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新馬車站

新馬車站 (2012/09/16)
位置宜蘭縣蘇澳鎮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
1970年鋼筋混凝土建築
月台1(島式x1)
註解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34,第205名
2012年~42,第201名
2013年~46,第201名
2014年~44,第202名
2015年~48,第202名
2016年~43,第207名
2017年~51 (+17.75%),第204名 (↑3)

新馬車站的站牌,往蘇澳新站的標示仍是舊里程1.1公里,現在調整後只剩下0.9公里。
新馬車站已經存在30年以上了,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覺得這名字很怪。要介紹此站的名稱由來就必須連蘇澳新站一起說明。最早宜蘭線在此設「新城驛」,因為這附近叫新城,宜蘭地區還有「頭城」、「四城」等地名,都跟當初漢人進入蘭陽平原開墾,築城防禦原住民有關。新城車站一直沿用到戰後,1960年代因為水泥運輸的關係,在新城站南邊不遠處另設貨運站「南新城」,後來也成為一個客運車站。1975年北迴線興建期間,南段(新城~花蓮間)先通車以供貨運之用,但這時卻產生「新城」站名重複了。一般有重複站名疑慮時,會將新設站改為其他名稱;但當時卻反其道而行,被改的是既有站名,而且一次改兩個。因為新城南邊緊鄰蘇澳鎮「聖湖里」,所以將新城改為「聖湖」,南新城改為「南聖湖」,不過聖湖站還是在新城里,根本不屬於聖湖里,居民也不會稱呼此地為聖湖,還是不符合命名習慣,這也種下日後再改名的原因。後來在1982年,南聖湖改為蘇澳新站,聖湖也跟著改,取車站附近兩大聚落「新」城與「馬」賽各一字,變成「新馬」。而蘇澳鎮有新城里,但沒有馬賽里,馬賽是當地居民慣用的舊地名,行政區域則是蘇澳鎮隘丁里。

新馬車站離蘇澳新站非常近,只有0.9公里,不過因為兩站之間是彎道,所以無法互望。蘇澳新站規模大、停靠車次也多,使得新馬站變得非常雞肋,目前每天40多人上下車,在宜蘭線各站中敬陪末座。照理說,維持新馬站營運相當不合成本,因為乘客少,卻要在很短距離內停車開車,不過長久以來倒是沒有聽說台鐵要把新馬站裁撤掉。這也讓我為台東線、南迴線眾多被裁撤掉的車站感到不平,台鐵對待那些偏遠地帶的小站,砍起來真是毫不手軟。

1998年我在武荖坑當兵,有一次被派去金六結師部出公差,我們大約15人就從營區步行到新馬車站(其實蠻遠的,差不多走了半小時),然後搭火車至宜蘭。當時我的印象,新馬車站小小的站房裡仍有售票,而電氣化前搭乘的當然是藍皮普通車。我也注意到,一位當地出身的士官,都稱呼車站附近為馬賽,他會說「我們要去馬賽搭車」,而不是「我們要去新馬搭車」。現在新馬車站站房仍在,但早已無人化,一座天橋從站房通往月台,也可以直接通往後站方向,沒有任何管制。新馬站的島式月台彎度很大,而且是從站房處(天橋的位置)向南延伸,所以月台末端更靠近蘇澳新站,我大概估了一下GOOGLE空照圖的距離,兩站月台大概只隔600公尺。新馬站月台兩側為宜蘭線東西正線,左右還各再有兩條側線,共計6線軌道,對一個無人化小站而言,還真是少見。其實說穿了,台鐵之所以沒把新馬站裁撤掉,是因為此站根本就還是蘇澳新站的調度區域,路軌都是直接延伸過來,這種超長的側線對於長編組貨運列車調度十分有利,所以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新馬車站月台,傾斜得很厲害,表示此站彎度大。
另一列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新馬車站,也是南下的方向。遠處可以見到月台的彎度和跨站天橋。
列車離開新馬車站向南疾駛,但大概1分鐘之後就要停靠蘇澳新站了。路軌上方是新馬陸橋。
新馬車站南端,此處離蘇澳新站月台僅有幾百公尺。一列北上電聯車駛來,想必才剛加速就要煞車停站了。
新馬車站最外側側線停放的貨車廂
新馬車站天橋可直通後站方向,因為是無人站,沒有任何管制,有心人要逃票也是極為容易。
新馬車站北端,彎道繼續向前延伸。
天橋上所見的新馬車站北方,特別放大出來的是冬山段的高架路線,大約在武荖坑入口附近開始。
新馬車站天橋上,向南,基本上這就是此站整個站場的景象。
新馬車站天橋從站房通往月台,也可以繼續往後站方向。
天橋上所見的新馬車站站房附近
新馬車站站房內側,月台上所見。
新馬車站的出口/剪票口十分低矮,就算柵門拉上,也是隨便就跨過去了,即使是有人站時代,也只能防君子。
右邊時刻表的位置是以前的售票窗口,左邊較矮的可能是行李房窗口,以前的車站會這樣設計。
新馬車站候車空間
新馬車站週邊為新城地區,傳統上是工業區,居住品質不佳,人口不多;往東則是馬賽地區,有較大的聚落,較為熱鬧,不過因為往來蘇澳新站距離也差不多,所以一般人不會選擇到新馬搭車。值得一提的是,國道5號蘇澳端終點離新馬車站很近,還有一座「新馬路橋」可直接通往車站附近的台9線。此外,新馬站離武荖坑風景區最近,但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步行至少要半小時;事實上,為爭取休假時間,北部兵仔都是在羅東搭計程車往來武荖坑,不會到新馬或蘇澳新站。

新馬車站正面廣場,人車都不見彈。
新馬車站面對的就是台9線
這個方向就是新馬陸橋引道,向左可通往高速公路交流道、馬賽地區。我開車往花蓮時的必經通道。
新馬車站前的台9線,往北,也就是冬山、羅東方向。
新馬車站後站方向是住宅、工業混合地區,有不少廠房。
南下蘇澳新站 北上冬山車站

27 則留言:

  1. 這一站真有點雞肋...
    應該裁撤...改移至武荖坑附近設站...
    這樣冬山至蘇新的站距也會平均些...
    又可增加觀光收益...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個不錯的建議,只是台鐵恐怕不會輕易去改變現況。現在的新馬站離武荖坑實在太遠了。

      刪除
    2. 但離蘇新似乎不遠

      刪除
    3. 目前根本不可能裁撤
      對蘇澳新而言這站很重要
      而對台鐵而言貨運你知道的也很重要
      證據?台鐵給新馬換牌子啦
      這表示台鐵是重視這站對蘇澳新貨運調度功能的而且蘇澳新站非常重視這個站的站場

      客運?
      這一帶台鐵眼睛看的比較偏向貨運

      刪除
    4. 新馬不必廢站,台鐵如果夠聰明,新馬直接改貨運站或劃歸蘇澳新站範圍,然後在武荖坑入口附近增設新站。

      刪除
    5. 估計不是不行但是前提是台鐵重視這一帶客運
      我覺得新馬站確實可以直接當蘇澳新貨運場
      客運位置爛但貨運位置好
      前面廣場大貨運都方便
      所以一堆車站都廢了但新馬沒廢

      刪除
    6.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14/1356307.htm?from=fb_et_news&fbclid=IwAR2Ks1acwJmw73Mpi5GpAt8b-GSNKBYmIlHJBQUG2lBR99-VZp3hkd-feJA

      新馬站要移了,三年前的構想居然成真了,但卻是因為事故才推動這個工程。

      刪除
  2. 在照片中間的住宅正是"我老家",見到的當下心中有說不出的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是太湊巧了,沒想到這些照片也能引起淡淡的鄉愁…

      刪除
  3. 會將這站改名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新城是花蓮一個鄉鎮名 為了確保新城能有同名車站 只好犧牲這站了
    不過話說回來 這站的位置確實不佳 甚至比中里更差(中里旁邊就是觀光工廠 離196縣道/五結台九線住宅區不遠) 但新馬後面是山坡 因此哪天若要裁撤一點也不意外
    或是另一種狀況 如同樓上所提 將這站遷往武荖坑 或是這站保留 另新蓋武荖坑也不錯
    這樣宜蘭就有現成的台鐵捷運化典範
    p.s.如果不裁撤這站 希望這站改回聖湖站 或是改名馬賽站 讓這站名副其實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站真的很慘,對照隔壁蘇澳新站天天爆滿的人潮,每天僅有40多人上下車,距離又僅有1公里,往北遷到武荖坑入口確實是可以考慮的作法。
      如果可以正名為馬賽我覺得很不錯,因為在文章我就有提到,在地人都稱呼這裡為馬賽,沒有人知道新馬是什麼鬼地方。(新加坡+馬來西亞?)

      刪除
    2. 1.這是政治問題,因為這車站在新城里,改成馬賽新城里會不爽,所以各取一字叫新馬
      2.這車站運量不佳,原因在於車站出路口面向台九線,而不是面向馬賽聚落方向。
      3.以前這站叫聖湖根本亂取,聖湖這地名以前叫「糞箕湖」,國民黨來了之後,覺得這地名難聽所以改叫「聖湖」。但聖湖這地名根本位在蘇澳國中、國小附近,當地就有公車站牌名就叫做聖湖,位置幾乎靠近蘇澳市街,改回聖湖不妥。馬賽地名由來和平埔族巴賽族(Basay)有關,改成馬賽或巴賽更好。

      刪除
  4. 台鐵其實有給新馬車站換新牌子呢
    其實新馬車站根本相當或是就是蘇澳新副站
    若蘇澳新貨車太多甚至遇到客運列車位置不夠時估計這站都可以用
    站前廣場也很大或許也不是沒用

    說道這永春站命運真的悲慘
    位置不好離蘇澳新又比較遠連成為蘇澳新調度區域的機會都沒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新馬確實是蘇澳新站的調度區域,所以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廢站的考量,反正早已無人化,留著還有貨運功能。

      至於永春,設站位置根本就是悲情,白米社區居民不可能辛苦爬上爬下搭車,離較裡面的永樂里又太遠,相信這也是當年兩聚落平衡點設站的考量,在北迴線、南迴線的例子甚多,幾乎都是失敗收場。

      刪除
    2. 我看過新馬貨運功能其實很強
      在一堆觀光客往蘇澳新站跑時蘇澳新的貨運似乎往新馬跑

      永春就是超級大悲劇
      比南迴線那些更悲劇
      被拆的屍骨不剩

      刪除
  5. 這次的意外 讓這站在記錄上添上黑暗的一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錯並不是出在車站本身的結構,我想列車速度過快或機件故障才是主因。

      刪除
    2. 沒錯 車速過快是主因,不然之前經過都是降速過的,就看查看看是氣壓問題還是其他的

      刪除
    3. 今天有更多消息流出來,看起來是人為因素比較多吧...
      和大里事故一樣都是關掉ATP繼續行車...台鐵都沒有汲取教訓嗎...唉......

      刪除
    4. 台鐵人力不足基本就是問題根源
      人力不足台鐵還可以設那麼多捷運化車站只會讓問題更加惡化
      如果人力充足一班車至少有兩個人檢修人員設備也充足今日或許不會發生這種事
      但為何會發生這種事?
      我就不想多說了
      知道的自己知道

      刪除
    5. 台鐵不做徹底的改革 怪誰都沒用
      更別提新馬的月台 若新馬月台太彎是肇事主因
      那新馬站當初2013普悠瑪通車時就應該直接廢站
      現在出事了才把帳推給新馬站 這是什麼理由?

      刪除
  6. 看新聞時有想到 老師上課時好像曾經說過有某站(是牡丹嗎)為了讓普悠瑪通過而削月台
    覺得有點感慨
    再看新馬這個小站 除了淡淡的哀傷感 也是覺得此站或許永久走入歷史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關於這點新馬不會走入歷史的
      新馬其實就是蘇澳新的貨運站
      蘇澳新的業績貨運成分很重但是蘇澳新要載客要分歧點調度所以新馬就成了貨運區
      要不然這個業績又離蘇澳新太近怎還在?

      刪除
    2. 看新聞有說...
      如果新馬這路段要做截彎取直...新馬站會消失...
      如果真要這樣...一定要去請願往北移在武佬坑附近設新站...

      刪除
  7. 因為普悠瑪號事故 新馬站確定要遷移了 往北遷移到武荖坑橋北端
    和蘇澳新/冬山距離比較適中 也可以改善彎道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維基百科2020年決議進行路線改善工程,原站址將因此而遷站,有甲乙兩案,甲案為武荖坑溪橋北端冬山鄉境內,經地方爭取後確定為蘇澳鎮境內的乙案,即原站址稍北的安永心食館對面。

      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