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新村車站

傳說中的新村車站 (2018/02/21) 候車處就位於階梯旁邊剛要進入右彎的地方
位置:花蓮縣花蓮市
廢止時間:1982年
現存:無

昔日花蓮臨港線的新村車站位於美崙站與花蓮舊站之間,與美崙站距離相當近,僅有600公尺。確切位置是在海岸路與民權五街的路口,這裡的路邊是一片草坪和涼亭,與自行車道之間有一段階梯,據說這個階梯旁邊就是以前新村車站的候車處。

新村車站的名稱由來是以前這附近多為鐵路員工宿舍,為了與花蓮舊站週邊的舊宿舍區域區別,一般通稱為「鐵路新村」,而因員工通勤往來需求而設置的車站便叫做新村車站。雖然在日本時代可能就有相對應的招呼站,不過台鐵設置此站的年份是1952年,跟米崙改為美崙同時。30年之後,花蓮舊站到花蓮港之間的路線隨著東拓完成而停用,新村車站也走入歷史。

與美崙站目前的狀態不同,新村站並沒有任何復舊的設施,也沒有相關標示,要找到此站的位置完全只能參考老照片,幸好現在行動網路實在太發達了,現場拿著手機比對,馬上就能確認無誤,而且新村站的位置比美崙更靠近馬路邊,所以不一定要循自行車道前往,藉由其他交通工具也很容易到達。而說到此站附近的地標,那一定要提一下「亞士都飯店」。在1980年代北迴鐵路尚未通車之前,因為交通不便,來到花蓮的外地遊客非常稀少,如果問起花蓮有什麼住宿飯店,所有人都會告訴你:「統帥跟亞士都」。沒錯,昔日花蓮就是這兩間飯店最大最有名,其餘都是小規模的旅社。當然,現在因為觀光業發達,各大飯店民宿在花蓮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局面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統帥飯店在2018年2月因地震倒塌後,剩下亞士都飯店繼續存在;不瞞各位,當我看到亞士都飯店仍矗立在新村車站遺址旁,居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新村車站舊址處,往北面對昔日的臨港線鐵道(今自行車道)。
新村車站舊址處,往南面對昔日的臨港線鐵道。
從馬路邊的人行道下階梯,就是新村車站的位置。
海岸路與民權五街口,面北的方向,右邊路旁有草皮、涼亭,左邊則是美崙田徑場。
海岸路與民權五街口,左方即為亞士都飯店。較遠處則是鐵路新村的舊址位置,現在都已夷為平地。
海岸路與民權五街口,面南的方向。
亞士都飯店特寫照,在1980年代之前它是花蓮的指標飯店。
從新村車站到花蓮舊站有2.1公里的距離,這是因為鐵路繞向海岸,經過曙光橋(昔日的鐵道橋)、北濱,一直到中山路附近才向西大拐彎,平行進入花蓮舊站區域。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提出網路上的資訊,在新村與花蓮舊站之間還曾經有一個「民立」車站。但可佐證此站存在時間的資料太少,且在1970年代就已經確定消失(美崙、新村則確切存在於時刻表中),因此不多做說明。我甚至懷疑,如果它真的如資料所記載,位於新村站南400公尺處,這種距離很難兩者並存,極有可能是新村站設置,民立站便隨之裁撤。

2016年自行鐵期間,騎車通過曙光橋。
北濱公園海邊往北眺望花蓮港防波堤,昔日鐵路也有經過這附近。
北濱公園海邊往南眺望海岸山脈,旁邊欄杆處自行車道就是以前的鐵路。
北上舊台東線美崙車站 南下舊台東線:花蓮舊站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美崙車站

美崙車站 (2018/02/21) 舊址處興建的「米崙」站候車亭,簡單的木造結構,與昔日真正的美崙站水泥候車亭無關。
米崙站候車亭的另一面,整體來說這建築物就是遮棚下的兩張座椅。
位置:花蓮縣花蓮市
廢止時間:1982年
現存:象徵性的重建木造候車亭一座

候車亭裡懸掛的「米崙」字樣

美崙車站舊址位於花蓮臨港線上,距離花蓮港站約1.3公里。現在這段鐵道路線是兩潭自行車道(七星潭~鯉魚潭)的一部份,不過大家可能還是比較習慣稱之為濱海自行車道。除了沿著自行車道從南北兩端前往之外,另外也有一條近路可以造訪,在海岸路與民權八街路口往北一點,仔細找找會發現一座階梯入口,往下方走便是美崙車站舊跡。

昔日本站的主要利用者為花蓮高中(距離很近)或花蓮高工(距離1.8公里)的學生,早晨從四面八方來到花蓮舊站乘車至美崙,然後步行一段路抵達學校;放學後則從此站搭車至花蓮舊站,再步行或轉乘公車返家,如果是住在較遠的縱谷各鄉鎮,也可能需要再轉乘火車返家。根據長輩的回憶描述,這樣的火車通學極限範圍是光復,搭乘最早一班光復發車的普通車(大約5:40),到花蓮剛好可以銜接往花蓮港的學生車;放學轉乘順利的話則在晚間7點以前可以回到光復。但我的老家大富剛好位於光復以南,超過這個範圍,也沒有適當的列車班次可以銜接,所以絕大多數到花蓮市區唸書的親戚都只能住校。唯一一位堪稱奇葩的是我的二叔,據說他4點多起床,花40分鐘騎腳踏車到光復車站趕5點多的火車,到花蓮轉車在美崙下車,再走20多分鐘的路到校,單程要3小時,每天通學的時間合計約6小時。聽他描述這段過程非常有趣,但也突顯出以前花蓮地區的交通有多麼不方便。

1982年東拓完成之後,花蓮舊站廢止,花蓮臨港線也停駛客運列車,美崙、新村一併裁撤。後來花蓮港至花蓮舊站的鐵道拆除,沿線改為濱海自行車道。推測大約在十多年前,花蓮縣府在自行車道美崙站舊址處,建了一座木造象徵性的候車亭,並掛上「米崙」的牌子。但它的樣貌跟廢止時的美崙站候車亭毫不相干,連站名都不一樣。當然我們現在知道,米崙是美崙的舊名沒錯,日本時代此站就叫米崙,直到1952年才改名美崙;但對大多數花蓮人的記憶來說,美崙已經成為耳熟能詳的稱呼(美崙山、美崙溪),一下子跳回日本時代的地名,或許實在太遠了一些。而使用了整整30年的美崙車站名稱,在紀念建築物上卻彷彿不存在一般,旁邊解說牌也完全未提到,這實在是情何以堪。

現在美崙站舊址附近的自行車道,兩旁樹木已經非常茂密,真正騎自行車的人不多,當作散步路徑也很適合。坐在候車亭裡讓時光回到1970年代,想像一下昔日木造黃皮列車經過並停站的畫面,一大堆穿著卡其制服的學生嬉鬧著上下車,這已是連老照片都不容易找到的場景了。另外在美崙車站北邊不遠,有一處少有人知的「江口良三郎紀念公園」,他是1920年代日本時期的花蓮港廳廳長,對於推動花蓮港埠的建設有功績,後人立碑紀念。然而到了國民政府時代,早期這種碑都只有被塗抹破壞的命運,直到近一、二十年才有機會重見天日。目前此公園入口處尚有一座日式鳥居,紀念碑位於裡面,但因位置隱密且知名度低,探訪的人非常少。

濱海自行車道花蓮港往美崙的途中,有綠色隧道的感覺。
美崙站舊址旁,往北眺望的自行車道景觀。
「米崙」站候車亭位置比自行車道稍高
一道斜坡通往候車亭
候車亭座椅,後方立有解說牌。
另外一邊的座椅,注意候車亭兩邊皆有車道,在這張圖左邊才是主要自行車道,右邊是通往上方的引道。
綠蔭下的「米崙」候車亭
候車亭後方的階梯,往上走可通往海岸路與民權八街路口附近,距離花蓮高中大概200公尺而已。
美崙站舊址旁,往南眺望的自行車道景觀。距離新村車站舊址約600公尺。
江口良三郎紀念公園入口處的鳥居,據說是後來才立的,並非日本時代產物。
江口良三郎紀念碑,正面字樣為「江口廳長頌德」,背面是「昭和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米崙在住者一同」。
自行鐵期間,攝於美崙站舊址北邊海岸路上花蓮港入口處(這條通往港口的道路已封閉不通)。
北上舊台東線花蓮港車站 南下舊台東線新村車站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花蓮港車站

花蓮港車站 (2018/02/21) 貨運站房,形式與一般客運站有很大不同。
位置:花蓮縣花蓮市
屬性:貨運站,無客運服務
設站時間:1939年
設施:貨運站房、五線路軌,無月台

「花蓮港車站」僅有的站名標示,位於站房門口右側。

因為地緣關係加上年幼時的淡薄記憶,我對東拓前的花東舊線有非常強烈的尋訪意願,一直很想把那些只存在於古老時刻表之中的站名化為實際影像,無論是否還有任何蛛絲馬跡。前幾年零星拜訪了幾個地點,包括田浦、林榮、大興、舞鶴、德高、嘉豐、檳榔等站;直到今年中,我才終於全部收集完畢。

東拓前的台東線雖然一般皆以花蓮舊站為北端起點,但實際上尚有往北延伸至花蓮港的路線,正式名稱為「花蓮海岸線」,長度大約有4公里。在日本時代後期「五州三廳」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之下,花蓮地區是屬於「花蓮港廳」,現在的花蓮市叫做「花蓮港市」,因此位於市區的主要車站是「花蓮港驛」(即後來的花蓮舊站),而真正位於花蓮港邊的車站則稱之為「東花蓮港驛」。這個特別的名稱定位,至今仍能從台鐵列車阿美族語站名廣播中聽到,花蓮站是叫做「KARENKO」(即日文的花蓮港かれんこう)。戰後國民政府將花蓮港改為花蓮,車站亦正名為花蓮車站,而東花蓮港驛便取而代之成為花蓮港車站。

花蓮海岸線雖然名為貨運路線,但在東拓之前,仍有少少的客運列車運轉。在1972年的台鐵旅客列車時刻表中,台東線頁面有以下的標註:


從花蓮到花蓮港之間設有新村、美崙兩站,每天早晚各有一班列車往返,全程約10~12分鐘,假日停駛。其時間點完全是配合花蓮高中(位於美崙車站附近)的學生上下學及沿途區域台鐵員工往返花蓮市區上下班,由於學生乘車人數眾多,往往拉到七、八節車廂,比正規列車還長;但編組時不太在乎車廂狀況,通常都是老舊的木造車廂,一般花蓮民眾,包括我的長輩親戚們皆稱之為「學生車」。

隨著北迴線通車、東拓完成,花蓮舊站裁撤,花蓮海岸線也停止運作。但花蓮港車站仍有貨運的必要性,因此台鐵在北迴鐵路興建時早已從北邊拉一條路線過來,成為今日的花蓮臨港線。花蓮臨港線與北迴鐵路主線的分歧點是北埔車站,但實際分歧處位於車站南邊約3公里處;搭乘北迴線列車經過北埔站之後,往東邊窗外望去,會發現多了一線臨港線的軌道,不久便能看到它向東拐往花蓮港。以前還有從今日的花蓮車站到花蓮港車站的直通路線,與北迴線、臨港線形成三角線的型態,但後來已經拆除,不過從Google Map之中仍能看到痕跡,在中央路四段新生橋上亦能眺望整體規模。為了增加調度彈性,花蓮臨港線目前也已經完成電氣化工程,從北埔到花蓮港的整體長度則是7.4公里。這條路線目前的最大宗客戶便是水泥貨運,而且全部是由北迴線沿線礦區運送至花蓮港,使得花蓮港站成為台鐵最大的貨運到達站(如果以貨運噸數計算),2017年有將近270萬噸的水泥原料或成品,經由鐵路運達花蓮港然後裝載上船輸出。由此可知花蓮臨港線和花蓮港車站對於台鐵貨運的重要性。

花蓮臨港線沒有客運列車,所以要造訪花蓮港車站只能自備交通工具。最簡單的路線是縣道193,也就是經過七星潭那條路,往南一直走,有幾處轉彎,最後接到港口路就是花蓮港車站了。如果是從花蓮市區沿縣道193(海岸路)前往,因為有單行道的關係,最後一段路要繞一下。花蓮港車站因為僅有貨運服務,不需要指引旅客前往,也沒有宏偉的站名標示,雖然站房本身還蠻有規模,但只是位於路邊的一棟建築物,如果不是對鐵道特別有興趣的人,恐怕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車站門口並無管制人員進出,但這樣一處單純辦公的地方,閒雜人貿然進入也很奇怪,所以我只是拍幾張外觀照片作為紀錄。其實從站房旁邊繞過去,不需要侵入路線就能觀察到整個站場,總共有五線軌道,而貨運站的特點就是沒有旅客月台設施,現場只能看到水泥貨車廂停放在其中一線。當然,可想而知,現在花蓮港貨運站的樣貌跟東拓前窄軌時代的花蓮港站已有很大不同。

北埔站往南約3公里處,花蓮臨港線與北迴鐵路的實際分歧處。
花蓮臨港線拐向東邊,通往花蓮港車站。可注意到其電氣化設施完備。
沿港口路南下到接近花蓮港車站處,看到了電力機車與水泥貨車廂,趕緊停車拍照。
電力機車E331單輛運轉通過花蓮港車站北邊的「5號碼頭平交道」
從5號碼頭平交道往北眺望,可以發現花蓮臨港線的許多分歧路軌,而最遠處隱約可見往右拐通往亞泥、台泥廠房的側線。
從5號碼頭平交道往南眺望,分歧出總共5線路軌,前方不遠處便是花蓮港車站。
花蓮港車站附近的港口路,往來車輛不多,有的話大都是貨櫃車或砂石車。
花蓮港車站站房位於路邊,因為跟一般客運車站長相不同,其實很容易就忽略。
花蓮港車站站房斜側面特寫
花蓮港車站正面玄關,招牌掛在門口右邊。這輛車的停車方式非常欠揍,但此地並非開放的公共空間,我們也無從置喙。
從花蓮港車站站房旁觀察其廣大的站場,水泥貨運是最大宗客戶。
花蓮港車站是貨運站,即使是緊鄰站房的軌道,旁邊亦無提供上下車的月台。
如果要看花蓮港車站,其實有一個更好的角度,那就是在花蓮港景觀橋上,因為它位處臨港線軌道上方,往北可以輕鬆俯瞰完整的花蓮港站(包括站房及路軌),往南也可以看到延伸過去的軌道,而望向東邊便是花蓮港的航道與防波堤。從景觀橋往南邊一點就是由舊花蓮海岸線鐵道路基改築成的自行車道,現為兩潭(七星潭~鯉魚潭)自行車道的其中一段,但一般仍通稱為濱海自行車道。沿著自行車道走下去,我們將繼續造訪美崙、新村,以及花蓮舊站。

花蓮港車站旁,通往花蓮港區的車輛管制哨。上方橫亙者即為花蓮港景觀橋。
從花蓮港景觀橋上眺望,最左邊是港口路的管制哨,再來是花蓮港車站站場,右邊則是港埠碼頭。
花蓮港景觀橋上,鐵軌位於正下方。
花蓮港景觀橋上,這個角度更清楚,站場五條路軌及站房完全呈現。
花蓮港景觀橋通往花蓮港的親水遊憩區,不過這個「親水」並不代表能直接下水遊玩。
花蓮港景觀橋南邊,眼前為花蓮港航道,臨港線鐵路從車站延伸過來。
花蓮臨港線鐵路從車站向南延伸了大約一公里,直到港口南半部區域。其相對位置已經很接近美崙舊車站。
右上方是自行車道,中間是港區道路,挾著鐵軌繼續往南延伸,左邊是花蓮港航道及最外側的防波堤。
北上花蓮臨港線北埔車站 南下舊台東線美崙車站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保安車站

保安車站 (2017/07/28) 門口兩盆栽移走了,也許是不希望它擋住門面。
保安車站 (2016/08/18) 並無變化
保安車站 (2012/09/10),白色塗裝木造站房,與縱貫線上其他木造車站造型皆不同。
位置:台南縣仁德鄉(台南市仁德區)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1928年日式木造建築

月台:3(岸式x2、島式x1)
註解:小型城郊交通運輸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4,271,第53名
2012年~3,878,第59名
2013年~4,104,第60名
2014年~3,732,第67名
2015年~3,653,第67名
2016年~3,519,第68名
2017年~3,530 (+0.32%),第68名 ()

(2018) 保安車站新式站牌,只存在於未啟用的月台上。其中正對路軌的一面(左)很正常,但拉長手臂去拍背面(右)的時候,我笑了。原來它的鄰站中洲並沒有改為仁德,做事別只做一半啊,台鐵。
(2018) 保安車站舊式站牌,仁德的標示無誤,但變得好髒。
(2018) 本站在月台遮棚下方以及兩端邊緣也有站名標示,造型亦不相同。
(2012) 保安車站站牌。與台南站之間有7.6公里的距離,絕對有增設捷運化通勤車站之空間。
(2012) 安放在新建第一月台的保安車站新式站牌,圖示是站房本身。
縱貫線鐵路過了台南之後,是連續四個小站(保安中洲大湖路竹),以前是都不會有對號列車停靠。現在因為聯絡高鐵台南站的沙崙線通車,加上台鐵對號列車停站增加,這四個站的狀況各有不同變化。保安車站是其中的第一個。

保安車站原名「車路墘」,原本位於南方1.5公里處,後來因為仁德糖廠(舊名車路墘製糖所)的運輸需要,於1909年遷移到現在的位置。根據台鐵權威網站「驛站之旅」所述,保安車站的木造站房是建於1928年,站房的木料採用阿里山的檜木,品質優良,使用至今仍是歷久彌新。戰後,因為村莊境內有「保安宮」而將車路墘改名為保安村,不過火車站是在1962年才改名保安車站。當時命名的人可能沒想到,這個名稱湊巧造就了後來「永保安康」的熱潮。

保安車站雖然規模很小,也不是位於鄉鎮的主要市街,但應該是附近居民的重要通勤手段,帳面的進出站的人數還不少,平均每天有4千多人。不過這個統計數字很有意思,因為在2011年,保安車站的下車人數比上車人數多了大約30萬,而永康車站剛好相反,上車人數比下車人數多了29萬,在其他各站兩種數字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沒有理由每天平均有8百多人從永康搭車到保安,然後就不回去或利用其他交通手段離開了。很明顯,這個數字便是「永保安康」的車票銷售量。很多人買了這種車票,甚至不只一張,但並不會真的從永康搭車到保安,而是從此保存起來;不過台鐵仍舊會把這種車票販售計算為進出站人數,所以造成這麼大的落差。不過,保安車站的數字差距還不是最誇張的,真正差距最大的第一名是蘇澳新站,而那又是另一個有趣的原因。※後來台鐵可能是改變了計算方式,2012年以後這個差距就不再這麼明顯了。

保安車站是鄉間小站,原本只有一個島式月台,也沒有天橋,進出站要跨越軌道。現在不僅興建了天橋,為了沙崙線的調度,月台也擴增,現在已有三個之多。第一月台是最近才完成(我造訪時還未完工啟用),位置在站房南側的岸式月台,長度較短,專供沙崙線北上列車停靠(通常只有四節)。第二月台是最初的島式月台,兩邊是縱貫線主軌,提供縱貫線北上列車和所有南下列車停靠或通過。第三月台是前幾年為了沙崙線調度而增建的,只有列車待避時才會用到。因為保安車站位於縱貫線列車與沙崙線列車重疊的區域,班次密度頗高,為了待避或調度方便,並且減少對號列車的誤點機率,才會產生了這麼多月台。很多人覺得,保安的小站風情因此大打折扣。

出了保安車站,正面是一條窄窄的灰磚道,左邊有個池塘,右邊有一些低矮的民房,看起來就是普通的鄉下聚落,不過搭車的通勤通學乘客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絡繹不絕,月台上候車人數也真的還不少。為了紓解保安車站的運輸壓力,台鐵已經在南邊舊車路墘站的位置興建新的通勤車站,命名為「仁德」,硬體方面已經完工,應該快要啟用了。衷心期盼保安車站的木造站房能夠永遠運作下去,不要退役成為失去生命力的歷史文物。

(2016/08/18、2017/07/28、2018/02/10再次造訪)
(2018/06/25添筆)
這幾年來,陸續到過保安車站幾次,但一直到今年我才想起站牌的事情,總算在今年2月份把照片補齊。自從仁德車站登場後,保安車站的進出站人數減少大約六分之一,持續下滑至2017年才終於止跌。

保安車站增建了無障礙設施,不過在描述這方面的變化時,得先釐清本站的月台編號。在之前的內文中我提到,靠近站房的南側新建了一座岸式月台,照理來說編號自然就是第一月台,中央的島式月台變成第二月台,最遠端的岸式月台則是第三月台。可是,也許是列車頻度沒有想像中高,也許是保安站人力不足無法維持其運作,這個新建月台至今沒有正式啟用,變成一個幽靈般的空月台,所以它本該擁有的「第一」月台編號也沒有用到。目前台鐵甚至已經把它的標示遮蓋掉,彷彿沒有這座月台一樣;所以原本的最主要島式月台,仍佔用著「第一月台」的名稱;遠端偶爾會有待避車輛停靠的岸式月台,則是第二月台。因此,總結來說,保安車站形式上有三座月台(二岸一島),但只有兩座有在使用(一島一岸),編號上也只有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

那麼,我們重新檢視一下保安站的無障礙設施。從站房到島式第一月台原本就有天橋,現在直接又增添一座無障礙通道,變成好像兩座天橋並立。島式第一月台和岸式第二月台之間則是沿用,將電梯出入口建在天橋旁,形成了兩端不太協調的畫面,不過近年來台鐵有許多車站都因為新建無障礙設施而產生這種局面。

保安車站站房本身及週邊並無太大變化,不過最近兩次造訪我都順道去了奇美博物館,從車站步行往返是完全可行的,大約只要5分鐘便能抵達它東側的巨大停車場。奇美博物館有其獨特之處,雖然門票頗貴、參觀規定亦相當嚴格,但如果有去過歐美大型博物館(尤其是大英或大都會)的人就知道,它是國內最接近西洋展示風格的一個。雖然展示品的等級還是有差距,但奇美的建築型式和庭園景觀頗具水準,內部展館佈置與參觀氣氛也都很講究,尤其是兵器與樂器方面的收藏豐富程度,絕對值得一遊。

從保安車站幽靈月台眺望第一(島式)、第二(岸式)月台,遠方有一列南下區間車駛離。第一月台在這一部份的遮棚是後來新建的。
DR3000型柴聯自強號通過保安車站第一月台A側,這是南迴線372次台東到彰化的列車。
從保安車站幽靈月台眺望站場南端。可以看到原本月台上標示「第一月台」的「一」被黑膠布遮住了,但英文字樣還是露餡。
從保安車站第一月台B側觀察第二月台及無障礙設施與天橋共構
保安車站一、二月台之間,近端軌道為南下正線。
保安車站幽靈月台與第一月台之間,一般天橋與無障礙通道是分開的。
保安車站天橋上,向北眺望,最明顯的地標是仁德糖廠煙囪和台86線的橘紅色拱形橋樑。
位於第一月台遮棚邊緣的保安
位於第二月台遮棚下的保安
保安車站站房內側,總覺得這站名燈箱對於老木造站房的屋簷有點沈重。
保安車站候車室,木條座椅保持完整。
這次我特地把「保安車站沿革簡介」拍得清楚一些
台86線三爺宮溪橋,橋拱倒映在河水中。
奇美博物館東側的超大型停車空間,從保安車站走過來這裡只要5分鐘。
奇美博物館建築物側面與庭園
奇美博物館正門
(以下為2012年保安車站景象,月台編號依照當時第一、二、三的順序狀態)
沙崙線EMU600型彩繪電聯車停靠保安車站第二月台B側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保安車站第二月台A側進站中。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停靠保安車站第二月台B側
南迴線DR2800型柴聯自強號(台南~花蓮)通過保安車站
保安車站全景,自右至左包括木造站房(遠後方為第一月台)、第二月台、第三月台,月台間有天橋相通,而且可以看出原本天橋只有右半部,左半部是因應第三月台的增建而加蓋的。
保安車站第一月台(岸式),當時尚未啟用。
保安車站第二月台(島式)及後方的第三月台。
保安車站第三月台(岸式),只有待避時才會有列車停靠,平時不見人跡。
保安車站北端,很清楚可以看出南下北上主軌各分岔出一條側線,總共只有四條路軌。
保安車站南端,也是很明顯的四條路軌。新的仁德車站離這裡不遠。
保安車站天橋上,向北。三個月台與站房清楚可見。遠處的煙囪即為仁德糖廠。
保安車站天橋上,往南。
站內所見保安車站站房,原貌保持可算是完整。除了站名燈箱外基本上沒有太多添加物。
保安車站站房進出月台的通路特寫
保安車站剪票口,兩邊掛著「平安」的剪紙。
保安車站售票處,有一台自動售票機和電腦化售票窗口,但以前的木柵欄還保留著。
保安車站對外的大門
保安車站候車室,大清早就有不少學生在等車。
保安車站門面特寫
保安車站旁的解說牌,是1993年所立。上面所寫的內容,大致上我在本篇的文字中都有描述。
保安車站販售的永保安康硬式車票
保安車站正面的灰磚通道和民房,完全就只是一個小聚落景象,但事實上出入旅客不少。
保安車站左邊的池塘
北上台南車站 南下仁德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