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社頭車站

社頭車站 (2012/09/08)
位置:彰化縣社頭鄉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1975年鋼筋混凝土建築

月台:2(岸式x1、島式x1)
註解:小型城鎮交通運輸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2,105,第80名
2012年~2,259,第81名
2013年~2,384,第83名
2014年~2,420,第84名
2015年~2,481,第85名
2016年~2,410,第85名
2017年~2,434 (+0.97%),第84名 (↑1)

社頭車站站牌
社頭車站原本與花壇車站類似,雖是「鄉」的交通樞紐,但一直被視為小站,不會有對號列車停靠。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社頭站每天固定有少數莒光號停靠,週日還會增停一列自強號!是的,你沒看錯,社頭現在有自強號停靠!先別罵,或許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彰化縣南端的三站分別是社頭(鄉)、田中(鎮)、二水(鄉),傳統大站是二水,因為它是集集線的分歧點;而近年來田中漸漸有凌駕之勢,不斷增停各式對號列車;社頭則一直是被忽略的小站。但是,這三個行政區的人口數,居然是社頭>田中>二水,社頭人口才是最多的!這樣看來,社頭開始有對號列車停靠,倒也不是那麼不合理。

社頭的站場完整但不大,有一個岸式月台(第一月台)和一個島式月台(第二月台),以天橋相連。縱貫線南下路軌靠近第一月台,所以南下列車停靠第一月台;北上路軌靠近第二月台B側,所以北上列車停靠第二月台;而這兩路軌中間另有第二月台A側的路軌,便成為待避的空間。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社頭車站第二月台B側
集集線DR1000型柴客停靠社頭車站第一月台
社頭車站站場全景,左為第二月台(島式),右為第一月台(岸式),由天橋連結,站房在右邊。
社頭車站第一月台及後方的站房
社頭車站北端
社頭車站南端,一列北上電聯車正駛近。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它的主軌分別對應第二月台B側和第一月台,中間夾的才是待避側線(第二月台A側)。
社頭車站天橋上向北眺望,左為第二月台,右為第一月台,旁邊還可看見站房的屋頂。
社頭車站天橋向南眺望,左邊是較熱鬧的市區,右邊則為農田,成明顯對比。
社頭車站售票處,一大早購票乘客還不少。
社頭車站候車室,一大早也有不少人在等車。
社頭車站剪票口
社頭車站站房全景與前方的廣場
社頭鄉是台灣傳統產業從發展到沒落的縮影。大學時有位同學是社頭鄉人,他告訴我們,社頭的織襪產業非常有名,全台灣、甚至可以說全世界都有很高比例的襪子都是社頭生產。當時我只覺得他一定是唬爛,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事情。後來我才明白,這種小規模傳統產業,在台灣很多地方都創造了驚人的產值,實質上奠定早期經濟發展的基礎。當時這些吃苦耐勞的勞工,領著極低的薪水,月休只有兩、三天,工作時間可能超長,卻還是甘之如飴,只要還能夠養家活口,從沒聽過什麼怨言。另一種型態是「家庭即工廠」,以接單的方式,進行廉價、長工時、勞力密集的編織產業。以前台灣就靠著這種優勢,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不過,隨著社會變遷、生活富裕之後,這種工作型態後繼無人,加上成本提高造成商品競爭力衰退,不要說外銷了,連內銷都被廉價的中國或東南亞產品打死,社頭的織襪產業其實已經所剩無幾了。而現在的政府也不是很在乎這些傳統產業,只知道拼命發展科技園區、拼命叫大家去中國投資設廠(然後再傾銷回來把堅持留在台灣的本土廠商徹底擊潰)。其實,瞎子都看得出來,台灣的農業及傳統產業處於極端弱勢地位,政府根本沒打算去扶持它們,說難聽一點就是要它們自生自滅。反正一家鴻海大概就抵得上全台灣所有傳統產業產值,對以「數字治國」的政府而言,唯有能創造出漂亮經濟數據才是王道,其餘都是垃圾。我想這才是最值得我們擔心的地方。

社頭車站正面為社斗路,顧名思義它是通往北斗鎮,再往前行與縣道141線(中山路一段)交會,附近便是社頭鄉的核心市街。在中山路一段右轉會看見「樂活觀光襪廠」,這是當地產業尋求轉型的一個機會。

社頭車站旁邊的停車場與休憩空間
「同仁社」,從日本時代就開始營運的鐵路貨運公司,結束之後辦公房舍仍保留,現為「台灣織襪文物館」。
社頭車站正面的社斗路,遠處綠燈的十字路口便是中山路一段。
社頭車站後站方向(西側)的田園景象,與車站前差別極大。
北上永靖車站 南下田中車站

21 則留言:

  1. 那班停社頭的自強基本上也快到終點了所以感覺上也是還好XD
    我記得是開到二水
    其實沒啥好罵的(就像東部自強開到樹林的有的也會停萬華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前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現在什麼都有可能…尤其西線有高鐵,自強號只是表面上是台鐵頂級列車,停靠的站卻是以前復興號、對號快的等級。

      刪除
    2. 我看到的目前是每週日終點為斗南的自強號

      刪除
    3. 2018.10.12改點後改成僅每週日行駛田中-->七堵(海)的6160次一般自強號停靠了
      (當然海線六大站停好停滿)

      刪除
    4. 對社頭而言,星期日停靠北上的自強號或許比南下好一點,實質利用率應該也會較佳。

      刪除
  2. 那班自強號是開往斗南

    回覆刪除
    回覆
    1. 119次,七堵~斗南,星期五、六、日行駛。上行則是126次,斗南~基隆,一樣是五、六、日行駛。值得一提的是,126次沿途停靠斗六、二水、田中、社頭、員林、彰化、沙鹿、清水、大甲、苑裡、通霄、後龍、竹南、新竹、中壢、桃園、板橋、臺北、松山、南港、汐止、七堵、基隆等站,搭這班慢車的人,花的自強號票價可說是相當不值得。

      刪除
    2. 那班是EMU300 老車了 快要退役了 且也比PP舒適多了

      刪除
    3. 我個人認為,火車汰換年限是30年,可能是2018年或2019年,但PP自強號可能無法負荷太多運能,所以短期內可能不會退役。

      刪除
    4. 現在好像只剩上行的一班逢周日行駛的126次海線自強號有停靠了

      刪除
    5. 結果台鐵好像聽到板大的聲音了,現在126次減停清水、苑裡、通霄、後龍、南港,並截尾至七堵站,其實速度上跟現在一般的海線自強號差不多XD

      刪除
    6. 不過海線清水、苑裡、通霄、後龍等站民眾可能會有微詞。

      刪除
    7. PP自強號那種車,真的很不舒服,尤其是煞車時(因中間無動力)。臺鐵口中嚷嚷著換新車的原因之一是舒適度,可是我覺得EMU300沒有一點不比TEMU2000差(除了後者有桌型車廂)

      刪除
    8. 搭乘EMU300絕對比PP舒適,完全同意。普悠瑪就更不用講了,座椅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擺式列車先天搖晃就大,聽說有人搭了是會暈車的。

      刪除
  3. 照片第一張(不含站房、里程牌)底下有點小錯誤:
    北上EM500型電聯車停靠社頭車站第二月台B側
    應該是「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社頭車站第二月台B側」
    少打了一個U喔~

    回覆刪除
  4. 多年前的影片,坐這班自強號的乘客,看到對面通過的集集線區間快…心裡應該X的要死=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YIY38UIuMs

    回覆刪除
  5. 聽說社頭車站最近有整修過了

    回覆刪除
  6. 車站西側沒有進出口? 也應該沒有需要?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