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2016自行鐵戰記 DAY 7

DAY 7

大約6:45出門,比平常稍晚。本日的目標是海線全車站踏破,至少到彰化,如果狀況許可就再騎一段彰化以南的縱貫線。先到後龍車站前面拍照記錄,大清早沒什麼人;接著用過早餐,便出發往下一站。

後龍車站高架路線下的橋孔空間
前方橋下建築便是後龍車站底式平面站房
站前廣場的立體站名
後龍車站~龍港車站 4.3公里
離開後龍市區,循台1線跨越後龍溪,遇到台6線路口右轉,經過頭上的西濱高架橋之後,龍港車站就在路邊。此站站房封閉已久,主要聚落都在後站側,前站可說是一片荒涼。

龍港車站站房早已停用
北上EMU500區間車停靠龍港車站第二月台
龍港車站站房內側。旁邊的天橋有一段悲情的興建緣由。
龍港車站~白沙屯車站 9.3公里
接回西濱快速道路的慢車道,這條在自行車環島時的熱門路徑,我們卻只能在崎頂和龍港附近各騎一小段而已,加起來甚至還不到7公里。為了要繞去拱天宮,我們選擇從苗33線鄉道右轉,切到鐵路西側的小路前進,途中會經過一處「過港貝化石層」。進入通霄鎮抵達白沙屯拱天宮,我們輪流前往廁所撇條,另一個人就去拜一下媽祖,感謝她的保佑。結束之後穿越白沙屯聚落,切回台1線,前往南邊一點的車站。

有數百萬年歷史的過港貝化石層,表示這個區域以前是淺海。
白沙屯拱天宮,位於並不寬敞的道路盡頭,沒有複雜的牌樓門面,直接進去就是主殿,格局比其他著名的廟宇樸素許多。白沙屯媽祖的出巡是當地一大盛事,現在也漸漸有全國性知名度。
白沙屯車站離聚落稍遠,到拱天宮有些路程。
白沙屯車站內部古早風味的候車室格局
白沙屯車站~新埔車站 3.3公里
途經通霄精鹽廠,這裡有觀光園區及「鹽來館」可參觀,不過當天適逢週一休館。繼續沿台1線前進,在岔路處切進新埔聚落,經過國小之後便是新埔車站。我覺得它是海五寶之中最樸拙、不做作的站房,有人管理但幾乎沒什麼添加物,木條上斑駁的白漆更顯古意。當然,新埔車站南邊一點的秋茂園也是必經之地,雕像們重新上漆之後感覺好多了,彷彿回到民國60年代,我小時候大多數公園的場景。有些人說它很恐怖,但其實是濃厚的舊式風情;現在的小孩有手機平板網路遊戲,而我們小時候有什麼呢?能到這樣的公園玩就心滿意足了。

新埔車站木造站房未施太多胭粉,顯出真實原味。
內部陳設也很樸實不花俏
連木門都還在,時鐘也是老式的,可惜電子票證裝置不得不存在。
秋茂園的彩色雕像會讓人想起兒時情景
新埔車站~通霄車站 5.9公里
在秋茂園附近切回台1線,一直前進,遇外環道繼續直行中山路,便可來到通霄車站。原來本站的改變是增添了外牆的彩色裝飾,是海洋生物的風格,應該是要配合通霄的西濱海洋生態教育園區,不過這個園區因經營不善關閉了好幾年(本人曾經撲空),前一陣子外包民營重新開放,但已經轉變為海濱遊樂區,基本上沒有任何教育性質了。

通霄車站正面的圖案意象包括水草、氣泡、魚、鯨豚等。
車站內側牆上的「通霄」字樣
剛好遇到EMU1200在跑107次海線自強號,通霄站也有停靠。
通霄車站~苑裡車站 6.4公里
沿中山路接回台1線,跨越小小條的苑裡溪就進入苑裡鎮,接近市區的時候再次避開外環道,路名還是叫做中山路,不過是苑裡鎮的中山路。苑裡車站沒什麼變化,我們在站前的7休息了一下。

苑裡車站算是比較傳統的中型車站建築
苑裡車站~日南車站 8.1公里
重新上路,離開市區回到台1線,不久之後便看到「台中市」的標示;是的,我們又再次進入舊台中縣的範圍,但這次不用再折回北邊了,而是真正地一路南下,感覺上比較有進度,心中也踏實不少。話說這裡的行政區域劃分實在奇怪,主要市街皆位於大安溪以南的大甲區,卻偏偏有一大塊轄區是在大安溪以北,包括日南車站附近,推測應該是跟河道變遷有關。從日南車站起,我開始介紹M君購買硬式車票,不過一問之下才知道,日南附近前後站的車票早就賣光了(四年前還能買到苑裡跟大甲),現在最便宜的是到田中,雖是普通車也要67元,但既然來了,還是忍痛買一張。

日南車站外觀不變,但站前劃設了禁止停車的區域,門面清爽許多。
日南車站售票窗口,窗台和柵欄都是木造原汁原味。
日南車站剪票口
日南車站~大甲車站 5.5公里
欣賞完日南的木造站房,回到台1線,看著左前方的鐵砧山通過大安溪橋,進入大甲市區。有趣的是,避開外環道的舊路線,還是叫做中山路,甚至連下一個清水區也是,連續四個行政區都一樣。不過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那是因為以前通霄、苑裡、大甲、清水的省道台1線都叫做中山路,後來蓋了新的外環道,但路名並沒有取代。

到了大甲,還是不能免俗去鎮瀾宮看一看。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就是很熱,廟宇四周因為燒香燒金紙,更熱。於是,我們還不到12點就躲到附近一家牛排館吹冷氣,一待就是一個半小時,試圖避開中午的酷暑。

大甲車站門面整理得不錯,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不像以前那麼雜亂。
大甲車站~台中港車站 5.7公里
也不能一直耗下去,上路勉強繼續騎,大太陽真的很恐怖。跨越大甲溪進入清水,到台中港車站大約2點,真的不行了,又在裡面撐了半小時。看著站內貨運列車編組,應該是往來台中港支線的列車沒錯。

台中港車站貨運為主,旅客不多,但無障礙廁所設備新穎,令人激賞。
台中港車站的貨運列車編組
台中港車站~清水車站 6.2公里
沿著好像永遠騎不完的中山路穿越清水市區,看到清水高中,在對面停下來吃了剉冰。清水車站位於市區南郊,附近不太熱鬧,而且已經很靠近沙鹿。

清水車站的日式磚造混凝土建築
清水車站~沙鹿車站 3.8公里
接近沙鹿車站時,中山路終於換成了沙田路。彎進小條的中正街,沙鹿車站在望。這次我終於可以走到後站去看看了。嗯,難怪之前在地居民好像不是很在意後站何時開放,因為實在很少人利用這一側進出,而且正面的路還是沒通車。

沙鹿車站門面,舊站房搭配新的跨站式站房。
沙鹿車站往後站的通路終於暢通。對了,我很好奇台灣大道的名稱,現在有被台中人接受了嗎?還是大多數人仍叫它中港路?
沙鹿後站內部一片空蕩蕩
後站正對面的道路仍未開放
沙鹿車站後站門面,相當寬闊,不過出入者真的很少。
沙鹿車站~龍井車站 5.1公里
繼續沿著沙田路南下就是龍井,龍井車站內部的藍色系塗裝頗為亮眼。月台通路的部份有工程在進行。

龍井車站極有特色的門面,幾乎看不出來其實是跟大肚車站同樣的建築造型。
龍井車站內部是藍色系,而掛在候車室牆上的電子資訊看板也十分特別。
龍井車站~大肚車站 5.3公里
離開龍井,與寬闊的新台1線合流,接近大肚市區時又是一樣的狀況,外環道向左拐,但通往鬧區的仍是沙田路。到大肚車站,M君也配合購買了「大肚~成功」的吉祥車票,送禮自用兩相宜。這次在大肚車站遇到的外勞明顯減少,我想跟時間點有關,畢竟是星期一的下午。

若與龍井車站相比,大肚車站是極大的反差,什麼裝飾都沒有。
大肚車站~追分車站 5.1公里
終於來到了海線最後一站,同時也是海五寶規模最大的追分。意外的是,附近街上還蠻熱鬧的。剛拍完照片馬上就下起大雨,被迫在這裡又待了半個多小時。而「追分~成功」的車票當然沒有忘記買。

海五寶之中門面最寬闊的追分車站,拍完這張照片立刻就下起大雨來。
追分車站售票處,看看木柵欄的位置,原來真正的人工售票窗口應該是在左邊,右邊則是行李房;不過現在做了調整。
追分車站剪票口,現在又加裝了一些LED時刻顯示螢幕。
追分車站~彰化車站 8.3公里
好不容易等到雨勢轉小,趕緊上路。往彰化的路是沿著台1線,經過中山高王田交流道、距離成功車站僅500公尺遠的台1乙線中山路口、大肚溪橋(正式名稱為「大度橋」,不知為何「肚」要變成「度」),銜接彰化縣彰化市的中山路,看來本日就是無法擺脫中山路的宿命!進入市區之後改走通往車站的中正路,經過著名的北門肉圓,抵達雨後的彰化車站。車站景象依舊,六棵椰子樹也都還在,但好像變得比較光禿。

雨勢暫緩的彰化車站正面,不好意思,椰子樹少拍了一棵。
彰化車站~花壇車站 6.7公里
到達彰化車站的時間是5:45,本日里程也已經超過80公里,按理是該休息了,但我心中的惡魔又開始作祟,「才到彰化而已,不夠啦,到員林再落腳!」我跟M君的說法則是,明天要上集集線,要爬到三百多公尺的地方,所以今天一定要騎越遠越好。

於是,雖然已經傍晚6點,我們真的又騎上路了,切回台1線,直抵略顯昏暗的花壇車站前。這時大約6點半,天色已快全黑,我有點後悔剛剛的決定,但想在花壇市區找便宜住宿根本不可能,只好再繼續騎。

光線已經相當昏暗的花壇車站,不過相機蠻夠力的,拍得還算清楚。
花壇車站~大村車站 5.2公里
這時終於發生了慘劇,在縣道144甲(花壇街)跟鄉道彰56(金墩街)的複雜路口,M君在應該直行的地方右轉,迷失方向。我因為天色已暗只想趕路,一直騎至省道台1線上才發現他沒有跟上。花了一些時間聯絡指引,總算讓他找到正確的路徑。到達大村車站已經7點,而此站也成為自行鐵環島行程中,唯一一個在黑夜中拍攝的車站,之後我再也沒有重蹈覆轍。

不得不開閃光燈來拍攝的大村車站
再追加一張,這張站房上的三角錐比較清楚。
大村車站~員林車站 4.2公里
最後一段趕快騎就是了,終於在晚間7點半左右抵達員林市區,住在熟悉的車站前小旅社。為了補償自己的辛勞,本日晚餐是員林名產臭臭鍋。

本日一樣造訪了17個車站,不僅跑完海線車站,還加上彰化到員林段的縱貫線,總里程已接近100公里。而悲情的M君因為走錯路,加上往返多走的長度,實質上剛好超過100公里。恭喜!達成單日百里的壯舉!

本日造訪車站後龍、龍港、白沙屯、新埔、通霄、苑裡、日南、大甲、台中港、清水、沙鹿、龍井、大肚、追分、彰化、花壇、大村

本日騎乘里程98.4公里

本日最高海拔73公尺(日南車站附近中山路上)

10 則留言:

  1. 那做龍港車站的天橋或許有一段悲情的故事 不過我比較想改名為愚蠢橋
    就是這座橋開始 臺鐵開始大搞愚蠢政策 每個車站都蓋了天橋
    當然 為了安全或許無訪 但花東蓋了又拆 我實在不能接受
    國家人民的納稅錢是這樣亂花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電氣化列車速度快,有時候真的咻一下就過來了,老人家視覺聽覺還有動作都比較遲緩,來不及反應就被撞上。所以我是可以理解台鐵千方百計要消除跨越軌道到月台乘車的危險性,因為在這個時代,只要出了一次事情,立委和媒體一定拿出來大做文章,有天橋或地下道,台鐵還可以解釋說是個人不依規定路線行走;但要是沒有,不得不穿越軌道的狀況下,搞不好還要國賠咧。

      花東地區的天橋拆掉改地下道,這我就真的無法理解,好像只是為了更新而更新,但天橋有什麼問題嗎?為何一定要地下道?現在剩下的兩座,志學確定會拆(站員告訴我的),不過瑞源好像會整修後留下來,很可能是未來台東線唯一殘存的天橋。

      刪除
    2. 沒錯 我反對的是花東的浪費兩次納稅錢 至於現在有天橋的車站 就維持現狀吧 別再亂改建了

      刪除
    3. 很遺憾,連瑞源站的天橋都會拆,沒一座留下來。

      刪除
  2. 自行鐵戰記十分精采,再加上有M君的點綴更是錦上添花,可是感覺M君=甘草人物,哈~

    回覆刪除
    回覆
    1. 啊啊,好像開太多玩笑了,有點對不起他。

      刪除
  3. 台灣大道在口語上還是習慣講中港路,但如果是要找地址的話非得用台灣大道不可(門牌有重新整編,新舊號碼不同)。

    回覆刪除
  4. 有點好奇M君有沒有在看這個部落格,不知道他如果知道鐵貓大路上偶爾會冒出來的壞心眼想法會怎麼反應XDD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很熟的朋友,別擔心。只是我對他沒能騎完全程一直耿耿於懷,很想再拉他重新環島一圈。

      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