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頭城車站

頭城車站 (2017/07/26) 整建完成之後的外觀,其屋頂的斜向造型跟蘭陽博物館有點神似,而正面紅磚廊柱則是頭城老街的意念。
頭城車站 (2016/08/09) 整建中,站前這座斜斜的裝置藝術後來拆除,只剩三角形的底座。
頭城車站 (2012/09/16) 外觀看起來真的很小
位置宜蘭縣頭城鎮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
1963年鋼筋混凝土建築、2016年整建
月台2(岸式x1、島式x1)
註解中型城鎮交通樞紐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4,007,第57名
2012年~4,053,第58名
2013年~4,092,第61名
2014年~3,661,第68名
2015年~3,270,第74名
2016年~3,046,第75名
2017年~2,921 (-4.12%),第77名 (↓2)

(2017) 頭城車站站牌,上面的圖案相當複雜,包括龜山島、賞鯨船、衝浪、蘭陽博物館等意象。而往外澳的里程不知為何要貼掉小數點第二位,因為往頂埔是同樣的顯示方式。
(2012) 頭城車站站牌
宜蘭地區的「城」是指入墾漢人所搭建防禦原住民的工事,此地是自北部進入蘭陽平原的第一個,所以叫頭城,後面還有二、三、四、五城。後來清朝地方官認為這些其實不算城(以中國傳統「城」的標準來看),而且在現在的宜蘭市真的建了噶瑪蘭城,所以把上述地名統統改為「圍」,因此城跟圍在宜蘭地區地名中經常被混用。日治時期延續清朝地名,頭城一直都是叫頭圍庄,戰後初期則為頭圍鄉,但不知為何突然又改回頭城,不久並且升格為鎮,變成了頭城鎮至今。二圍、四圍等地名也跟著變成了二城、四城。

頭城鎮位於宜蘭縣最北端,靠海且南北狹長,正好宜蘭線鐵路沿海垂直通過,從頭到尾長達25公里,總共設有七個車站(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外澳、頭城、頂埔)。毫無疑問,頭城鎮是全台灣擁有最多台鐵車站的行政區。在這段漫長路程中,只有頭城車站是有對號列車停靠的中型車站,其餘全是小站,所以顯得格外重要,有地區樞紐站的特質。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頭城鎮全鎮人口約3萬,比礁溪、冬山都還要少,而且有七個車站分散客源,即使有對號列車停靠,照理說客運業績可能不會太突出;但事實則不然,頭城車站在以前甚至是僅次於羅東、宜蘭、瑞芳的宜蘭線第四大站。不過2012年起蘇澳新站暴走,礁溪也急速追趕並超越,2014年以後頭城已落居宜蘭線第六,而且人數、排名皆逐年下滑。

從石城到外澳中間各站,鐵路都沿海而行,且海邊腹地都不大,所以車站規模較小;到了頭城鎮上,終於有較大的平地空間可以設站。頭城站有一個岸式月台和一個島式月台,南下列車停靠第一月台(岸式),北上列車停靠第二月台(島式)A側,B側則供待避、始發運用。第二月台外側還有很大的貨運站場和側線,有些甚至沒有電氣化,但看起來已經沒有在使用,此站的貨運業務事實上也已經停止。

站場雖然寬廣,但頭城的站房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大。此站的站房像是稍微放大版的四城車站,雖然造型並不完全相同,但磁磚外牆很像。而這兩站的改建時間也幾乎一樣,看來是用了類似的設計圖。頭城的站房內空間應該是有刻意加大,把面對月台側的牆打掉,變成一面開放的結構,所以外觀看起來小小的,內部卻比礁溪車站還要寬廣。

頭城雖然人口不多,但街上相當熱鬧,具有濃厚的傳統小鎮風味,不像礁溪這種新興觀光區。以前主要街道是開蘭路(這名字取得好),現在大部分商機轉移到青雲路(台2線外環道)。頭城鎮的觀光據點非常多,比較靠近市區的是頭城海水浴場,不過因為沙灘大量流失現在已經停止開放;蘭陽博物館是這幾年的熱門景點,在頭城站與外澳站之間,步行是可以但有點遠,頭城車站有接駁車行駛到博物館。烏石港在博物館東側,是龜山島旅遊賞鯨的出發港口,也有海鮮攤商,假日人潮眾多。頭城搶孤大概是此地最有名的民俗活動了,從頭到尾活動延伸將近整個鬼月,吸引相當多的觀光客。

(2016/08/09、2017/07/26再次造訪)
(2017/10/12添筆)
2016年8月自行鐵期間,我見到的頭城車站站房正在整修,完全被鷹架鐵皮所包圍。不過整建工程很快在年底完成,而我雖然在2017年1月就拜訪過,但直到7月才正式對它進行記錄。

整建後的頭城車站站房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基本上表達出兩個意念,一是前方的紅磚廊柱,代表頭城老街;二是上方屋頂的斜向三角裝飾,跟蘭陽博物館的建築神似,而其來源則可追溯到龜山島。這些景物上的連結,也頗能說明頭城鎮的主要觀光亮點,可說十分恰當。而車站正面因為左右廊柱的延伸,也使得站房看起來比以前大,改變了原建築給人的狹小窘迫感覺。

至於站房內部配置並沒有改變,售票處、候車大廳、剪票口及出口都在原來的地方,不過全部加以更新,並將支柱和部份牆面裹上紅磚,配合外側廊柱的形成一致的感受。唯一不同的是將自動售票機移至站外的牆上。而月台和站場除了早先就已經啟用的無障礙升降梯通道之外,則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頭城站目前的停靠狀況仍然跟礁溪一樣(兩站皆停或兩站皆不停),也有太魯閣、普悠瑪列車,不過這幾年的進出人數直直落,三年間掉了約一千人次,相當於現今旅客人次的三分之一,而且已經落後礁溪有一段差距。對照頭城外環道(青雲路)假日塞爆、沿線名店生意興隆的景象,究竟為什麼大家越來越不願意在頭城站上下車,這點恐怕值得台鐵好好研究,可千萬別以為改建了新的站房就能扭轉頹勢。

北上EMU500進站停靠頭城車站第二月台
頭城車站一、二月台之間,除了遠處的無障礙通道(一般旅客仍是利用地下道),這部份並沒有什麼改變。
頭城車站新設置的進出口自動閘門
頭城車站人工進出通道亦更換了新的閘門,上方也改成LED時刻顯示。
頭城車站候車大廳,座位還是偏少,呈現空曠的感覺。
頭城車站售票窗口,這一站有提供人與自行車的共乘服務,也就是所謂的「兩鐵環保列車」。
頭城車站的兩台自動售票機則移到站外,可對照下一張圖片。
頭城車站正面特寫,其實出入口跟舊站房的格局、寬度都一樣。自動售票機是在右邊的廊柱牆上。
左翼部份,站房內這個區域是候車室跟盥洗室。
右翼部份,站房內這是售票處和辦公空間。
頭城車站廊柱特寫,應該就是要傳達老街的感受。
頭城車站站前廣場,左邊的三角形就是以前裝置藝術品的底座。小有名氣的油炸蔥油餅則是在右邊停車場裡。
2016年8月頭城車站前(當時整建中),有巨大的「頭城搶孤」活動介紹,時間橫跨整個農曆七月。
(以下為2012年頭城車站景象)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頭城車站第二月台
另一列北上電聯車進站中
頭城車站兩月台中間分別為南下(左)及北上(右)主軌,列車主要也都是停靠這兩邊的月台。
頭城車站兩月台都有一樣的遮棚,但第一月台靠近站房的那一段是由站房延伸出來,造型不一樣。
頭城車站第二月台外側有大量的貨運側線,還有一個看似貨運月台的區塊,但很明顯已沒有在利用。
頭城車站北端,遠處為「開蘭陸橋」(復興路)。
頭城車站南端,前方為吉祥路平交道,最遠處隱約可見省道2庚(青雲路)的跨線陸橋。
頭城車站站房緊鄰的第一月台,但上面標示寫著「往蘇澳、花蓮、台東旅客請過地下道在第一月台上車」,有點似是而非的奇怪邏輯,明明就已經在第一月台,為何還要再過地下道?原來,那是寫給人在第二月台的旅客看的。
頭城車站第一月台相當寬敞
頭城車站進出月台處是連串的鐵柵欄
頭城車站剪票口,人不多的時候都只開放一個通道。
頭城車站售票處,有兩台自動售票機。
頭城車站候車大廳,座椅數量還是比礁溪站多一些。空間也比較寬敞。
頭城車站正面進出口很狹小,跟車站等級與進出人數不成比例。
頭城車站站前廣場,有一個特別的裝置藝術。
頭城,「開蘭第一城」。
頭城站前的廣場在假日經常人潮眾多
頭城車站出站右邊的纘祥路,很特別的路名。這是為了紀念盧纘祥先生,頭城出身的第一任民選宜蘭縣長。
頭城車站出站正對面的民鋒路,算是主要市街。
頭城車站出站左邊的纘祥路。頭城車站週邊主要市區的路名,沒有中正、中山、中華,令人激賞。
開蘭路是昔日的省道,也是頭城主要市街,但現在過往車輛大多改走外環道青雲路。
頭城車站旁的「文風旅遊小棧」,由日式老建築整修而成的文創區域。
南下頂埔車站 北上外澳車站

19 則留言:

  1. 頭城好像快要整修好了是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近兩度經過,正在大規模施工中,還看不出樣貌。

      刪除
    2. 剛剛看到最新消息說預計11/20完工
      鐵貓大大可以再去看看了
      網路上照片滿漂亮的
      另外聽說11月底八斗子站也要通車了~

      刪除
  2. 頭城目前應該是管理最多車站(5個)的台鐵三等站
    對頭城車站會不會負擔太大了點?(有三個是簡易站而且以後可能還有增加烏石港車站)
    我覺得可以考慮給同是三等站的福隆管理一些

    回覆刪除
  3. 頭城車站改建工程在2016年12月30日完工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已造訪並記錄,新的畫面即將貼出。

      刪除
  4. 頭城車站改建得很漂亮
    但是之後又要隨宜蘭鐵路高架化估計會被拆除
    這已經讓我不得不佩服我們國家是這樣花錢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宜蘭段鐵道高架化根本還在評估中,10年後都還不見得會蓋好;但頭城車站站房已經超過半個世紀,說不定根本撐不到那時候就出問題了。看看中壢車站的例子,所有人都認為它早在十幾年前就應該改建,可是為了等待鐵路立體化硬撐到現在,搞得現在大家一致公認為全台最爛的車站,或許提早改建的錢是省下來了,但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

      刪除
    2. 原來是這樣
      我是希望既然改建了盡量不要短期內出現之後又要拆的情況(臨時站例外)
      像沙鹿改建跨站式站房聽說也花了不少如果林佳龍希望的海線高架化又拆了改建等於錢丟入大海

      刪除
  5. 運量會衰退我想還是客運太方便了吧,頭城一些在烏石港週邊的景點幾乎都可以用國光客運從台北一車到達,相對坐到頭城火車站還要轉車。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有國5開通應該也有關
      以前要到台北要走死亡公路9號北宜
      現在直接國5

      刪除
    2. 頭城車站上下車的旅客人數直直落,是值得台鐵和我們思考和改善的課題

      刪除
    3. 這恐怕是難解題
      以前沒有雪山隧道想走北宜公路得小心
      現在雪山隧道一通車子都往那跑再也不用去挑戰全台三大死亡公路所以想必開車的會暴增然後搭台鐵的......

      刪除
    4. 本人就是雪山隧道的重度利用者,不管是搭乘國道客運或自行開車。確實,搭乘台鐵北宜段的機會少很多。不過如果台鐵多開行復興號等級的列車,速度介於自強號與區間車之間,不要太慢,我還是很願意利用。現在的問題就是:自強號(普悠瑪、太魯閣)雖然快但票價太貴又很難買;區間車耗時又太久,幾乎是國道客運的兩倍而票價相近,這樣誰會想搭乘。

      刪除
    5. 頭城最大的客源以前是學生,我就是其中之一。
      蘭陽技術學院學生越來越少,別說外縣市學生了。
      連當地通勤生也不多。
      以前要擠沙丁魚。
      及成群的學生從車站走到學校。
      現這些景像已不復見。

      刪除
  6.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7. 2020年6月1日:由三等站升為二等站。

    頭城升等了恭喜
    不過我覺得管理一堆車站的頭城人力本來就很吃緊升等也是合理

    回覆刪除
    回覆
    1. 頭城升二等站?台鐵終於想要出招挽救票房了嗎?不過我想主要原因是它管理的車站實在太多,需要編制人力。

      刪除
    2. 一口氣管理五個的確吃不消,不過冬山好像降為三等站了

      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