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花蓮舊站的站房應該就在這個停車場遠處接近道路的位置 (2018/02/21) |
花蓮舊站前的噴水池已經變成這個「石來運轉噴水池」。這張圖合成了老照片中的車站輪廓,標示出站房與噴水池的大略相對位置。 |
廢止時間:1982年(站房建築於1992年拆除)
現存:週邊眾多鐵道文化資產(包括台鐵局花蓮管理處、舊工務段及舊警務段建築群、加水塔、舊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舊花蓮鐵路醫院)
首先要釐清的是,台灣鐵路史上從來就沒有「花蓮舊站」的正式名稱,只有花蓮港車站、花蓮車站和花蓮新站。
日本時代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紐、位於花蓮市區的花蓮港站,在戰後改名為花蓮車站,並一直使用至1982年東拓完成為止,其名稱皆不變。不過在1980年,1,067mm的北迴鐵路通車後,其南端終點已另外設於花蓮市區西邊郊區,命名為「花蓮新站」;所以在這段時間,花蓮有兩個車站並存,分別是北迴鐵路的花蓮新站和東線鐵路的花蓮車站。而當地民眾為了區別,也開始將市區的花蓮車站稱之為花蓮舊站,「新」、「舊」兩者各代表不同的車站位置與出現時間。而北迴線與舊東線軌距不同,但已在田浦站附近銜接,並將吉安站向北遷移作為東拓完成前的接駁車站。
到了1982年東拓完成後,台鐵並未將花蓮舊站至田浦的這段路線一併拓寬,而是直接廢除,且停駛範圍涵蓋花蓮港至花蓮舊站的臨港線,所以美崙、新村、花蓮舊站至田浦,這些車站全部同時裁撤。花蓮舊站(當時正式名稱仍是花蓮車站)廢止後,花蓮新站立刻取代之,改名為花蓮車站至今。而花蓮舊站的站房仍存續於市區一段時間,在拆除與保留兩方意見的角力之下,最終還是在1992年拆除消失。雖然不是正式名稱,但為了介紹上的方便,以下都還是以「花蓮舊站」來稱呼這個位於市區的已消失車站。
花蓮舊站存在於我9歲以前,畢竟年紀還太小,對它只有淡淡的印象。當然最多的回憶還是逢年過節從台北返鄉的時候,我們一家五口提著大包小包從台北出發,先花將近三小時搭乘宜蘭線鐵路到蘇澳,然後轉乘公路局(即台汽,當年一般人皆稱之為公路局)的金馬號經蘇花公路到花蓮,中途會在東澳、南澳、和平稍微停車休息,全程要四個多小時。現在很多人會覺得蘇花公路風景優美、行駛途中賞心悅目,但當年路況差、彎道多,車輛晃動劇烈,我小時候只有吐到七葷八素的印象。好不容易到了花蓮舊站前的公路局總站,通常我們不會停留太久,最多只是購買一些食物飲料或年節必需品,馬上又要轉搭東線鐵路的火車;因為大富站只有普通車停靠,光華號、對號快皆不適用,所以這又是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旅程。最後在大富站下車之後,再步行一小時到海岸山脈山腳下,我們才終於抵達老家。通常除夕早上六、七點出門,到達老家的時候剛好可以趕上吃年夜飯。另外我也有曾在凌晨三點多摸黑出門,下午抵達老家的印象,可能是銜接蘇花公路車班的關係。
北迴鐵路通車之後,返鄉之路從最長十二小時銳減為六到七小時,而且根本不會再經過花蓮舊站,也不進入花蓮市區,以上的記憶自此走入歷史。而大量旅客轉移至新站也意味著,舊站週邊商圈將要面臨嚴峻的考驗。不過花蓮市的地理環境跟台東不太一樣,原本舊站就位於整個市區最東的位置,再過去一點就是南北濱的海邊;而新站說穿了也只不過是移到市區西郊,並不像台東新站那樣遠離市中心,所以發展多年之後,花蓮新站週邊也成為頗為熱鬧的區域。而舊站附近亦沒有完全崩壞,只是確實有稍微沒落。不過歷經了十幾年的蕭條期之後,因為花東觀光業的蓬勃發展,舊站商圈開始有了復甦的跡象。除了原本就存在的中華路、中山路、中正路的三角精華區域之外,在舊站的站場原址還出現了規模龐大的東大門夜市,加上北濱附近如雨後春筍般的民宿、市區不斷開設的旅店,帶來相當多的人潮,即使不住在附近的遊客一樣會移動過來逛街購物。現在花蓮舊站週邊,雖然已無交通樞紐地位,但在觀光客加持之下,熱鬧程度可說並不輸當年。
花蓮舊站前「石來運轉噴水池」全景,面對中山路的方向。 |
花蓮舊站前中山路口,原本是鐵公路交通樞紐的位置。左前方金龍大旅社和郭乾香名產店據說都是舊站時期就已存在。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約350公尺就是著名的公正包子。 |
花蓮舊站前中山路往南北賓海邊的方向,右邊是昔日站場範圍,左邊多為鐵路員工宿舍或相關建築,因此現存建築物較少。 |
前方原本是花蓮舊站站場的範圍,現為東大門夜市,招牌上的「福町夜市」只是其中一個區塊。 |
從噴水池看過去,昔日站場及站房都已成為攤商的範圍。 |
前方這條福町路完全位於舊站站場範圍內,以前是月台與路軌。 |
花蓮舊站噴水池西側,隔著停車場就是鐵道文化園區的台鐵局花蓮管理處建築。 |
而花蓮舊站原本的廣大站場及週邊相關鐵道設施,在台鐵逐步撤出之後,拆除的拆除、荒廢的荒廢,其中大半土地成為道路或平面攤商,有許多珍貴文化資產就這樣流失了。幸好近年來文化意識抬頭,所以有幾個區域的建築物獲得保存,其中台鐵局花蓮管理處、舊工務段及舊警務段建築群已整合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對鐵粉而言,這是一處相當值得參觀的地方。
鐵道文化園區正門,攝於2016年8月,現在這兩側門柱上的題字已經不同,右邊變成「東線窄軌文史基地」、左邊變成「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
2016年8月時的台鐵局花蓮管理處建築正面 |
2018年2月時的台鐵局花蓮管理處建築正面,還多了一塊鐵道迷的攝影板。 |
台鐵局花蓮管理處建築正面特寫 |
展示區域的模擬售票窗口 |
南迴線三和站裁撤後,保存下來的票價表。 |
台東線大禹站裁撤後,保存下來的票價表。這裡面頗有玄機,其中台東線的車站為東拓後的狀況,唯一的變化僅有南華被塗改為干城,但仔細看會發現列出了舞鶴站。這似乎也證明了一點,就是東拓後原本要維持舞鶴站的客運,但並未實現。 |
日本時代留下來的花蓮港廳與台東廳地圖 |
傳統硬式車票票櫃,仔細觀察站名分佈會發現這是以前吉安站使用的票櫃。 |
東線傳統路牌傳遞與閉塞方式的展示,現在左邊的位置已經擺了兩台真正的閉塞器。這個我小時候戲稱為「套圈圈」的特技,在台灣已經絕跡;而這種路牌閉塞方式,也只剩下平溪、內灣、集集等支線還在使用,但已不需要拋接。 |
電氣路牌(裝在袋中)及其套環特寫,右邊是勾取時防止受傷的袖套。 |
從東線各站收集而來的文物展示,幾乎湊成一套辦公桌。 |
台鐵工作人員的服裝展示,包括一般男性站員及光華號隨車小姐的服裝,可以試穿試戴。 |
一些硬票、毛巾、玻璃杯的展示。以前台鐵服務人員的倒茶特技堪稱一絕,這我也親眼目睹過。 |
花蓮舊站週邊模型圖 |
這一間展示是東線各站的介紹,前方則有木造車廂的屋頂,聽說是洪老大撿回來的。地震後有些展示品已撤離。 |
公路局(台汽)汽車客運的相關特展 |
金馬號的特展,難忘的回憶。 |
當年即使在東線也很少見的大理石站牌,幸運被保留下來。站名由右至左、鄰站是花蓮而不是田浦、還有南華這個舊名,都說明它是東拓最初期的產物。 |
台鐵局花蓮管理處中庭區域,永懷領袖的蔣光頭銅像仍在。 |
台鐵局花蓮管理處的舊式木造建築 |
台鐵局花蓮管理處舊儲物間與員工餐廳 |
一段短短的月台路軌,加上窄軌的迷你油罐車。 |
台鐵局花蓮管理處典藏室 |
園區內的防空洞 |
展示於工務段警務段建築群區域,1942年日本製造的LDT103,東線窄軌鐵路最大型的蒸汽機車。 |
以前很常見的軌道調度裝置,這裡保留了三座。 |
工務段辦公室 |
模擬轉車盤的中庭後方,包括打鐵工房、警務段辦公室、拘留所等。 |
警務段辦公室 |
拘留所,裡面還有拘留室的牢房樣貌。 |
打鐵工房 |
那張三和票價為什沒有多良?
回覆刪除多良當時應該也在營運而且多良比香蘭跟三和都晚裁撤
這是個好問題,我也無法找出肯定的答案。唯一有可能的原因是,多良原本跟富山一樣計畫是號誌站,後來並未實現,但卻改成了招呼站,因此在最初的站名與票價表中,沒有多良。枋野也沒有列在上面,可見這份票價表的製作年代早於它曾經是客運站的時期。
刪除但如果是如此那三和應該會用美和?
刪除三和在南迴線1992年正式營運時,就已經叫做三和。美和這個名稱是用在1988~1992卑南~太麻里段臨時營運時期。
刪除所以最可能的解釋是,南迴線正式通車時這張「三和站旅客列車票價表」掛上去,但不久之後就新增了多良站,後來還有枋野站,而台鐵人員並未去添加修正,到了1997年三和站也就廢止了。
刪除那的確很有可能
刪除多良比較晚出現( 1992年10月28日 )
三和(1988年1月1日 )
據說戰後重建花蓮舊站時,設計圖是拿第三代台北車站。不知是真是假…
回覆刪除看網路上的老照片,確實有一點像。而第三代台北車站是1941年完工,花蓮舊站重建時間則是1949年,兩者也頗接近,我相信「參考」的可能性很高。
刪除郭乾香是古早年代花蓮市公告地價最高的地方XD
回覆刪除現在則是在中山與中正路口的摩瑪運動流行館,去年公告現值為每坪1,379,768元
以前的花蓮客運花蓮總站,在金龍大旅社左邊的自助洗衣房,雖然已經裁撤了,可是車子還是會開到噴水池門口載客人。
鐵道文化園珍藏還真豐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