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志學車站

志學車站 (2017/07/11) 終於有了一點動靜…右側開始搭建圍籬,並且把上方的站名燈箱先拆了。雖然站前看起來還是差不多,但站內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志學車站 (2014/10/05),一直有謠言說本站已經開始更新,甚至圍上了圍籬、準備拆除天橋,不過還是眼見為憑,答案是完全還沒動手。
志學車站 (2012/09/14)
位置花蓮縣壽豐鄉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
1981年鋼筋混凝土東拓標準站房
月台2(島式x2)
註解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298,第157名
2012年~419,第149名
2013年~469,第146名
2014年~524,第146名
2015年~582,第145名
2016年~600,第147名
2017年~596 (-0.68%),第148名 (↓1)

(2017) 志學車站站牌,其實還是同一塊,但有一面變得很髒,另一面則是紅色部份都掉光了。
補貼一塊志學車站站名標示。上方的「往天橋出站」字樣即將成為絕響。
(2012) 志學車站站牌,字體與附近各站不太一樣。
志學位於壽豐鄉北邊區域,荖溪與木瓜溪之間的沖積平原。最早以前原住民語稱呼近似於CHIHAKU,是一種植物名稱;日本人先據此轉化地名為「知伯」(ちはく),後來因為賀田金三郎招募開墾移民,改稱「賀田」移民村。戰後打算恢復舊地名,因為CHIHAKU與台語發音的「志學」有點像,所以便改名志學,後來南邊又分出了平和村。

東拓前志學、豐田都是相當重要的車站,當時花蓮始發的對號快,第一個停靠站通常就是志學,而且很可能不停壽豐,下一站就是豐田。這也顯示從賀田、豐田移民村承繼下來的村落規模,早期其實都大於壽豐村,不過現在豐田逐漸沒落;壽豐因政、商機能而地位提高;志學則出現另一個不同的境遇。

東拓後志學降為次級車站,只有少數對號列車停靠。不過,1994年東華大學正式成立,廣闊的校地就位於志學、平和兩村之間,建校後持續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大學城。這使得志學車站的重要性又大幅提高,近幾年開始增停自強號,現在自強號約有一半班次會停靠,亦有普悠瑪、太魯閣的班次。而志學站的乘車人數也逐年增加,2012年比前一年度增加約四成,毫不意外成為台東線業績成長最多的車站。

志學站是東拓標準站房,有天橋與月台相連,但最特別的是,此站有一個西班牙式月台布局的結構。志學站第一與第二月台間,只有一條路軌(但不是正線,正線是在第一月台A側),所以當列車停靠在這條路軌,不是自動門控制的狀態下,乘客是可以從兩邊下車的。不過,由於進出站要過天橋,但天橋並未延伸到第二月台,所以你在第二月台下車也沒辦法直接出站,還是要跨越軌道回到第一月台。我搭復興號車廂的區間車在志學站下車時就很有意思,先打開了第二月台側的門下車,走到月台末端發現沒辦法跨越月台,這時列車長剛好也在對面第一月台附近,他建議我再上車,從另一邊車門下車,循第一月台天橋出站。就這樣,我算是充分體會了志學站兩邊月台獨特設計。

《2017/07/11再次造訪》
《2017/08/28添筆》
等待了好幾年,花東新車站之中的壓軸,志學車站總算有了動靜。不過請不要期待太多,因為比較大規模的變化集中在站場內,站房建築還只是剛開始準備動工。然而我比較在意的是,台東線最後一座使用中的天橋,即將走入歷史。因此,這一次造訪我把它定位為「最後的天橋巡禮」。

志學車站的主要月台(第一月台)早已面目全非。大理石鋪面被水泥蓋掉、東拓特色的遮棚被鋼架取代,可預期無障礙升降梯、人行地下道也都很快就會出現。地下道完成之後天橋就會被拆除,也許還會更提早,因為站員已經允許乘客在沒有列車通過的狀況下,直接跨越軌道上下月台。至於形同虛設的第二月台,目前狀態還是一樣(又短又無法進出站),車站改建之後下場會如何,只能靜觀其變了。

老實說,我對這一次在志學站天橋上看到的景物,只有「失望」兩字可以形容。原本電氣化之前遼闊、清爽的視覺感,換成一大堆水泥與金屬,連帶著旁邊的青山也顯得十分無奈。是的,志學車站附近比以前更熱鬧了,停靠列車也一直增加,不僅有普悠瑪,還有以志學為起訖站的太魯閣;不過昔日花東地區特有的車站風情,也一點一滴地流失中。如果你無法能體會我所說的,不妨看一看2012年在同一座天橋上拍的照片,比較一下便知。

E406牽引的復興號區間車停靠志學車站
志學車站月台新的鋼架遮棚正在施工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月台遮棚下還有地下道出入口、無障礙電梯等設施也在進行。遠處就是東線最後一座天橋。
在站員引導下跨越鐵軌前往月台,途中拍下這張照片。原本右邊的側線已提前拆除,為站房施工做準備。
志學車站第二月台,我習慣稱之為小月台,在富里、東里舊站也有。電氣化施工時,最外側的軌道也有涵蓋,不過我沒看過有列車利用。
雖然是小月台,但站牌也不馬虎。
志學車站站構內的工務段宿舍(?)
志學車站站房內側,也許是最後一次看到了。
志學車站天橋上的景象,朝北。404次柴聯自強號在第一月台B側待避中,408次普悠瑪號(未停靠本站)正疾駛通過。
志學車站天橋上的景象,朝南。悲情的柴聯自強號被普悠瑪超越後,緩緩駛離本站。
志學車站站前停車場越來越大,附近房舍也更為密集。
天橋上所見的志學車站站場全景
志學車站停車場的一大特色:自行車比機車多,機車比汽車多,主要利用者當然是東華大學學生。
志學車站站前一瞥
(以下為2012年尚未電氣化的志學車站景象)
北上復興號區間車車尾位於志學車站兩月台之間,兩邊都可以下車,這就是西班牙式月台。
志學車站第一月台遮棚,旁邊停靠的是復興號區間車。
R113牽引北上莒光號進站,因為等一下有交會列車,所以停靠了第一月台B側,也就是第二月台A側。
志學車站交會列車,兩列都是莒光號。
志學車站全景,包括站房、天橋、兩個月台。
志學車站第一、第二月台之間僅有一道路軌。
志學車站天橋連結站房與第一月台,但不能通到第二月台。
志學車站第一月台上,旁邊有工務段、工程車和貨運月台。
志學車站北端
志學車站天橋上,往南。
志學車站天橋上,往北。整個志學車站站場一覽無遺,可看出它緊鄰西邊山,而月台的布局也清清楚楚。
志學車站西南側,山坡綿延下來,遠處有一些集合公寓,極可能是出租為學生宿舍。
志學車站站房內側,是標準東拓站房,但磁磚顏色較深。(或是塗裝的關係?)
志學車站剪票口
截至2014年10月為止,志學車站天橋仍在。
志學車站售票窗口,旁邊也有一台自動售票機。
志學車站候車室,簡單的擺設,窗明几淨。
志學車站正面特寫,站房位置較高。
志學車站就在新的台9線旁,從車站正對的中正路向東,可通往東華大學附近的繁華街。由於這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區域,而且為了吸引年輕學生族群的消費,店家都較新、各有特色,跟花東地區鄉鎮傳統市街截然不同,連過往旅客也蠻容易被吸引。志學站附近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利用火車的乘客也越來越多,站前機車、自行車停得密密麻麻;列車停靠前後,站務員賣票、剪票、收票,還真有點忙不過來的感覺。

志學車站正面看出去的景象,紅綠燈處就是台9線(花東公路)與中正路交叉口。
從台9線交叉口看志學車站,大概就是這個距離。
志學車站對面的中正路,也就是東華大學商店街,可說完全是因為東華而興起的市街。
志學車站旁台9線,往北,吉安方向。
志學車站旁台9線,往南,壽豐方向。
南下平和車站 北上:(干城車站)~吉安車站

49 則留言:

  1. 遠處集合公寓=500戶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不太懂你想表達什麼。

      刪除
    2. 意思大概是500個套房

      刪除
    3. 剛好看到這篇
      敝人是東華的學生
      500戶是那個社區的俗稱
      他叫東華新世紀 附近居民跟東華學生多半叫他500戶 那邊總共有大約500戶公寓 個人覺得不太能算是套房 印象中好像都是樓中樓
      很多東華的學生會一次四五個人這樣租

      刪除
    4. 原來是這樣,非在地人實在不知道箇中奧秘。

      刪除
    5. 順便一提 東華新世紀也叫志學新邨
      那社區的正式地址也是用這名稱 譬如: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新邨X號
      那邊並非全都是住學生 也有一般民眾居住 且該社區也有雇保全在管理
      我大學時有住過那邊 那社區應該沒樓中樓這設計 都是一戶兩層樓的設計
      (一二樓是一戶 三四樓又是另一戶 另外三四樓的那戶 最上面還有個小閣樓)

      刪除
  2. 志學站月台部分已經完成升高,車站部分尚未進行拉皮,只知道目前發包中

    回覆刪除
  3. 9/7去志學時,發現天橋還在

    回覆刪除
  4. 干城火車站還在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在,我今年4月去過,站房保存很完整。有機會我會把各個廢站再整理一下貼出來。

      刪除
  5. 有點想知道為何會有些車站會有這種西班牙式月台布局的設計?
    除了志學好像還有中壢跟彰化?
    這些站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構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志學站為何有這種設計,這我真的不知道,感覺上並不需要。中壢跟彰化則應該都有分散上下車人潮的考量。

      刪除
    2. 需要喔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tF3znzJlY

      刪除
    3. 搞不好最初預想會有三車會的需求
      就弄一個簡易月台讓司機/車長能夠下車走走也說不定

      刪除
    4. 應該是在列車調度十分擁擠,不得不在志學進行待避加上交會列車時,才真的會用到這個月台。

      刪除
  6. 為什麼這一站等級為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是鄉鎮所在地、但有對號列車停靠、車站規模不大,我都是歸類「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不是說它真的聚落很小,純粹是以車站規模而定。跟志學同等級的車站,包括豐田、南平、萬榮、富源、東里、東竹、瑞源等等,都算是同一等級。不過志學因為東華大學的關係,有較多對號列車停靠。

      刪除
  7. 志學月台上的遮棚拆了QQ

    回覆刪除
  8. 我是東華大學的學生,據說志學車站的天橋今年10/23要準備拆除......想看花東線僅存天橋景象的得趁早了
    (但當然也要先等地下道啟用,不過似乎也快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剛剛看到鐵改局的10月施工概況更新,志學車站的天橋已經拆除了...

      刪除
    2. 嗚呼…台東線最後一座天橋…

      刪除
    3. 早該拆了 當年上學時 如果碰到下雨要走天橋 滿身行李還要提雨傘 路面濕滑 真是苦不堪言

      刪除
    4. 下雨天無論進出什麼車站都不會方便,這不是天橋的錯。我們覺得可惜的,是整條台東線鐵路連一座天橋都沒有留下來。

      刪除
    5. 其實天橋是可以設置遮雨棚防雨的
      只是這站那個沒有

      刪除
  9. 志學站是我觀察台鐵以學生為主通勤站裡等級最高也是對號列車最高級別的車站
    有太魯閣號而且站等是三等站
    站前景象在台鐵台東線裡感覺算是比較熱鬧
    有大學生在果然比較容易熱鬧
    像台中龍井最熱鬧的地方就是東海別墅商圈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基本上此站的興盛完全是東華大學的關係。站前延伸下去那條路上有很多出租學生宿舍。

      刪除
    2. 估計日後也不會有比志學更高級的學生通勤車站
      因為台鐵捷運化新增基本都是簡易甚至招呼站
      目前我好像還沒看過哪個新增是三等或以上

      刪除
    3. 志學的屬性跟北湖、長榮大學這種以學生為主的通勤站不同,東華大學其實離志學車站還有一段距離,真正當天搭火車往返的學生並不多,大半是住校或在附近租屋。因此,此站的熱門時段是在假日前後,例如星期五下午以後(離校)和星期日、一(返校)。

      刪除
  10. 請問志學車站還再施工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天橋已拆,無障礙設施啟用,月台整建完成。但目前站房仍沒有動靜,事實上我也很好奇這「花東新車站」的最後一站,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改好。

      刪除
    2. 花東新車站似乎在花蓮站完工不久就全部結束了(?

      刪除
    3. 要成為東括車站的活化石了嗎?(如果內部沒變的話,售票口就跟東括時差不多)

      刪除
    4. 活化石請看大富
      前面放幾個牌子跟月台有變而已
      站名印象還是東拓原樣

      刪除
    5. 志學好像真的不會改動了,那這樣的話就有志學、大富、東竹、瑞和等站基本保留了東拓標準站房原貌。

      刪除
    6. 兩年前 (2021年) 造訪過志學站,站務人員說是因為經費不足所以站房一直都沒有改建,只在屋頂裝上新招牌,等經費下來了站房就會開始動工;但去年暑假搭車經過志學站時發現站房樣貌完全沒有任何變動,仍維持著原始的東拓標準站房外觀。

      刪除
    7. 照理說,志學站客運人數在台東線也是不差的,為什麼難以拿到經費?

      刪除
  11. 志學站最外側靠山的那條軌道就我所知唯一的用途是用來放561次莒光號的編組,看起來應該是花蓮站容量不夠因此拉到該站過夜,於每天早上固定會有GE機車頭單機到該站將編組拉回花蓮載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2jxrzMSWI),不過現在因為吉安站第一月台長度足夠因此561編組已經改成到吉安站作業。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二月台無天橋或地下道,長度亦不足,就我判斷是不會有正規列車停靠,如果只是停放過夜就十分合理。

      刪除
  12. 幾天前去志學,前面的腳踏車跟機車停放到一個很誇張的地步,幾乎整個站房右方都被機車佔滿,這附近真的越來越熱鬧,路口出去直接就一家7-11跟全家在互相傷害(?)。
    說真的,發展跟原鄉的感覺很難並存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東華大學師生數量等於幫志學附近增加了一萬多人口,整個壽豐鄉也才一萬八,扣掉旅居外地,很可能東華的人數已逼近壽豐鄉實際人口。當然很多學生還是會往花蓮市跑,但光志學附近的熱鬧程度也很可觀了。

      刪除
  13. 目前志學站應該已經完工,站體的部分依然是東拓標準站房,外部有大理石貼皮,車站招牌有更新,去年應該就都已經完成了,本人是東華大學的學生,我覺得版主有空可以再來造訪一次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今年還有去過志學,也有拍到新的站牌及月台景觀,但因為變動實在不大,所以沒什麼更新網頁的企圖心。唉,最近總覺得有點對不起鐵貓的讀者。

      刪除
    2. 對了 忘記補充 列車資訊版也起用囉!!

      刪除
    3. 志學沒有大幅改變我想也是好事…至少留一個有人的東拓標準站房做紀念。

      刪除
    4. 也是東拓時代的一個見證!

      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