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湖車站 (2018/03/22) 舊址,原來的站場及路線都已成為右邊道路的一部分,左邊隱身在樹叢間的小建築物便是傳說中的廁所。按照現場狀況及道路分佈判斷,眼前這條岔路的路口很可能是以前木造站房的位置。 |
在清水湖的公車站牌旁,有荒廢的涼亭及林務局所立的車站介紹牌,這個區域應該也都是昔日站場的一部分。 |
廢止時間:1979年8月
現存:破爛廁所一間
林務局所立的金屬製解說牌,標示的是舊名「清水」,但往天送埤的里程跟天送埤車站的站牌不同(3.36公里跟3.7公里),何者才正確已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裡的里程是依照日本時代的英哩數據而來(2.1X1.6=3.36)。 |
這張圖雖然簡略,但對於我確定林鐵行經路線及清水湖車站與公路間的相對位置十分有幫助。 |
林務局所立的金屬製解說牌全貌,是一個火車造型,後來我發現大洲、清水、牛鬥、土場,四個長得都不一樣。 |
羅東林鐵自天送埤之後,開始進入地勢較為複雜的路段。實際上這是因為天送埤是蘭陽溪南岸平原的最西端,再往上只能沿蘭陽溪河岸前進,遇山鑿洞遇水築橋。而在天送埤與清水湖的中間,就有一塊天然的山丘,最高處海拔約330公尺(比天送埤高了將近200公尺),完全擋在鐵路向西行進的路線上。之前雖然提過羅東林鐵的路線十分簡陋,基本就是在蘭陽溪岸邊有崩落風險的山壁上興築,但在這裡也不得不開鑿了第一座隧道。而後來開闢的公路台7丙線則利用了完全不同的路徑,也因此接下來的舊跡探訪變得較為困難。
自天送埤往西仍有1.75公里的林鐵路段是可以通行的,現在是一條觀光步道兼車道,沿途有三星鄉公所設置的幾處站牌和象徵性的鐵軌,包括有應公、叭哩沙、自來水區、破布烏堤防、九芎湖。到了九芎湖月台便是道路終點,鄉公所在這裡興建了一段架高的步道,原本似乎是想直通800公尺外的一號隧道口,但只延伸了大約20公尺便無以為繼,不知是預算問題還是工程風險,因為這裡要面對的就是蘭陽溪洪汛期沖刷岸壁的問題,這也正是當年羅東林鐵路線經常中斷、修復之後亦難以支撐太久的最大關鍵。
天送埤西側站外的林鐵舊線,地上還有埋立鐵軌的痕跡。 |
有應公廟,其實是收埋無主骸骨的地方,後人加以祭拜,希望有求必應。 |
有應公月台解說牌 |
叭哩沙月台旁的林鐵舊線 |
叭哩沙月台解說牌。「叭哩沙」是三星舊名,指竹林茂密之地,後方不知是刻意還是本來就有,真的種了竹子。 |
自來水區月台,這裡的取水淨水場供應三星地區,我平常喝的水可能也是從這裡來! |
自來水場門口還有象徵性的月台及軌道 |
自來水區月台解說牌 |
破布烏堤防,外面就是蘭陽溪的寬闊河床。破布烏是一種植物。 |
破布烏堤防解說牌 |
破布烏堤防外的蘭陽溪景觀,最遠處可以直望牛鬥橋。 |
接近九芎湖月台,路旁出現象徵性的鐵軌。 |
另一段鐵軌與道路景象 |
九芎湖月台,號稱「幸福月台」,有一座涼亭。 |
九芎湖月台解說牌 |
原來九芎湖是引發日本殘酷理蕃計畫的起點 |
九芎湖月台旁的高架步道,本來以為可以好好走一段,結果前面轉個彎就是盡頭。 |
試圖從下方繞過去,也是不行。 |
在高架步道盡頭處眺望清水湖方向,遠遠看到一座水門。 |
旁邊的蘭陽溪河床,春夏之間是種植西瓜的季節。 |
原本我想要穿過工程圍籬繼續步行探查,不過對於前方狀況並不清楚,也不想成為一個硬闖禁區而進退兩難的刁民,所以決定回頭。從天送埤經台7丙線公路,繞了很大一圈(這一段的詳細路徑最後再述),跨越蘭陽溪的支流清水溪,來到清水湖這一端的堤防邊。清水溪注入蘭陽溪處的河床相當寬闊,但枯水期水流很小(農民甚至都搶在颱風季前利用河床砂質地種植西瓜),只要天氣良好沒有突發性大水的風險,可以輕鬆步行通過。我一面揣摩著昔日林鐵清水溪橋的方位,一面走向天送埤端的岸邊,發現一座小型的水壩,而這個建築物正是我在九芎湖那邊遠遠眺望見到的,無法通行的兩端終於連結在一起。在水門頂端我觀察許久,大致歸納出林鐵沿著岸壁前進的路線,以及一號隧道的東口位置。有了這個現場資訊,再回到清水溪河床上,也不難推算出隧道西口連接著清水溪橋的約略樣貌。很明顯這一段鐵路不是直線,而是向內陸劃一道弧線,然後在清水湖設站。再對照一下林務局設置的簡略地圖便很清楚了。
從公路繞行,來到標示著「清水湖」的地方 |
公路旁有岔路通往清水溪河床 |
枯水期的清水溪就只有這一點點水在流動,連褲管都不用捲就可以走過去。 |
就是這裡沒錯!在九芎湖那一端所看到的水門。 |
水門頂端所見的蘭陽溪河岸,以前羅東林鐵沿著岸邊開過來,而按照距離判斷(九芎湖月台往西800公尺),一號隧道很有可能就在我標示的位置附近。 |
遠遠亦能望見九芎湖月台的高架步道,而延伸過來的水泥工事,可能就是為了接下來的步道工程所建。 |
回到清水溪河床,一號隧道西口的位置應該也八九不離十,就在標示處附近。出隧道馬上就接著清水溪橋。 |
清水溪河床,想像一下以前鐵路橋就在眼前的景象。 |
從清水溪到清水湖車站的路線應當就是紅線部份,黃色圈起來的是發電廠引水管的位置,車站在它的下方。 |
清水溪匯入蘭陽溪處,這裡風景很漂亮啊。 |
清水湖車站原名清水,名稱應當是來自於旁邊的清水溪;事實上以前蘭陽溪是叫做濁水溪,兩者形成對比。清水溪因為上游沖刷狀況較輕微,水質清澈;而蘭陽溪源遠流長,自上游挾帶大量泥沙,水質自然較混濁。清水車站可能是因為與海線的車站同名,所以在戰後不久的1953年改名為清水湖,配合此地本來就有的清水湖地名。現在這附近並無真正的湖,所以有可能是以前曾經存在,或者是傳統台語「湖」也可以指周圍環山的凹地。清水湖最重要的設施是蘭陽發電廠圓山機組,就位於清水湖車站後方的山腳下,它是引蘭陽溪的河水利用落差進行水力發電。昔日因為發電廠的員工及眷屬,加上原有的農民,在清水湖這裡形成不小的聚落;但隨著電廠改為自動化運轉以及鄉村人口大量外移,可說是十室九空,住戶非常稀少。老實說,我到過這裡三次,除了聽到豬、狗叫聲之外,還沒遇到過真正的在地居民。
寫到這裡才真正開始介紹清水湖車站本身,主要是因為它幾乎已經無跡可尋。原本的鐵道路線和站場,現在已經變成台7丙線公路的一部分;而木造站房當然也早已消失,甚至連位置都只是依現場地勢推測。唯一還殘留下來的,竟然只是它的車站廁所建築。據說在林鐵停駛之後,這間廁所被當地居民改建利用;後來當然也是廢棄了,不過並未拆除,就一直留存到現在。儘管它已經嚴重傾頹,門窗皆消失,不過內部有一座馬桶還在;想要憑弔清水湖站,建議各位拉下褲子,勇敢地跟40年前的旅客一起享用同一座馬桶吧!(這當然是開玩笑)
清水湖公車站牌及候車亭 |
清水湖,這裡的客運班次稀少,只有往牛鬥或梨山的班車經過。 |
清水湖公車站牌旁的涼亭,不知道當初是不是為了標示車站遺跡而蓋?但現在已經荒廢。 |
清水湖車站旁的廢屋(左)與廁所(右),旁邊山坡可以看到發電廠的引水管。 |
蘭陽發電廠圓山機組引水管特寫 |
車站旁與公路平行的道路,前方似乎仍有住戶。 |
這圈矮牆我不敢確定是否與車站有關,廁所在它後方。感覺上是以前員工宿舍或道班之類的設施,但牆內的建築物已經消失。 |
清水湖車站廁所特寫! |
從公路這端所見的樣子,非常破爛。 |
這馬桶不知還能不能沖水使用? |
最後我們回到現在能行經的公路上,從天送埤至清水湖,路徑與鐵路大不相同。先是從天送埤的街上拐向南,經拳頭姆步道入口、蘭陽發電廠眺望絕景、櫻花林景觀區,然後在比較低的點(最高處約250公尺)切過山丘,經一段下坡到長埤湖風景區;接著再經過清水地熱入口處(距離真正的遊憩區尚有4公里多),轉向西跨越清水溪橋,來到復興村,這裡有一處櫻花溫泉;最後再轉往北,沿清水溪河岸至清水湖與鐵路舊線銜接。基本上它是以一段ㄩ字型的路線避開山勢,並選在河道較窄的地方築橋通過。雖然這邊感覺上在繞路,但沿途景點頗多,事實上是很受歡迎的觀光路線。
天送埤往清水湖路上,可遠眺整個三星以至於羅東地區,甚至能看到龜山島。下方近處為蘭陽發電廠。 |
拳頭姆步道入口 |
台7丙線櫻花景觀區,開花的季節約為2月初。 |
長埤湖風景區 |
長埤湖的噴泉地標 |
清水地熱聯絡道入口處,拍攝當時處於閉園狀態。 |
台7丙線跨越清水溪的清水橋 |
清水湖的蘭陽電廠圓山機組俗稱清水電廠,這裡有一座清安廟,牌樓位於路旁。 |
清水電廠園區設施,現已完全無人化。 |
公路旁的廢棄建築物 |
清水湖聚落一景,居民已經很少。原本的清水國小廢校之後,現在有一間正規體制外的教育機構「清水小校」利用舊校園運作。 |
看橋工房好像有找到版主所找的隧道,網址:https://blog.xuite.net/ticket0610/oldway/4911668
回覆刪除國土測繪圖資有提供羅東林鐵的歷史路線:
回覆刪除https://maps.nlsc.gov.tw/go/121.595337/24.645026
進入後右上方開啟圖層設定,開啟圖層套疊,選擇歷史圖層、日治地形圖(陸地測量部1924),可以調整透明度以對照林鐵與現今地圖的差異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