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車站 (2012/09/09),這是西側出入口,嚴格來說是後站。 |
南科車站東側出入口,理論上這邊才是前站,但是幾乎無人會從這邊進出。 |
位置:台南縣新市鄉(台南市新市區)
構造:跨站式高架車站
站體:2010年鋼骨高架建築
月台:2(岸式x2)
註解:小型捷運化通勤站《秘》34
2016年~2,438,第84名
2017年~2,456 (+0.76%),第82名 (↑2)
南科車站設計非常新穎,跨站式的高架站房,兩側都有出入口。站房覆蓋許多太陽能面板,這在南台灣是很有價值的作法,可充分利用當地的長日照時間。站場是標準的捷運化通勤站規劃,兩側岸式月台,南下北上各佔一邊,兩條主軌,沒有待避空間。比較有趣的是,南科站第一月台是南下月台,靠東側,所以代表此站的前站方向是東,後站是西,可是南科園區其實是在西側方向。
假日下午的南科站乘客雖不多,但有些確實就是商務人士形象,一下車就問怎麼搭車到園區,或是直接有車來接人。這顯示此站漸漸有發揮其功能,畢竟就是為了園區才設立。2011年南科站每天有1300多人進出,2014年已成長至2300多人,相當驚人,對照車站週邊什麼都沒有的鳥不生蛋景象,更是令人讚嘆。這些人想必也都是往來園區通勤或洽公出差的商旅,幾乎不可能是當地居民。另外外勞應該也貢獻不少數字,畢竟他們不太可能有私人交通工具,要往台南市區不是搭火車就是搭公車。
基於個人理念與現場實際所見,我把南科劃歸秘境車站。此站東西兩側全是荒地和水塘,或有少數農田,車站旁的建築物數量是零。聯絡道路上人車極為稀少,尤其是東側前站方向,我相信就算站在門口一小時,也不見得會有人車經過。站在高處遠望,南、西方向有不少廠房或建築物,但車站週邊真的什麼都沒有,所以秘境車站絕對是當之無愧。
構造:跨站式高架車站
站體:2010年鋼骨高架建築
月台:2(岸式x2)
註解:小型捷運化通勤站《秘》34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1,389,第96名
2012年~1,844,第92名
2013年~2,093,第88名
2014年~2,381,第86名
2015年~2,452,第87名2016年~2,438,第84名
2017年~2,456 (+0.76%),第82名 (↑2)
南科車站站牌,注意其副站名是「台南科學園區」而不是「南部科學園區」。 |
南科是台鐵新設的捷運化車站,於2010年啟用。顧名思義,南科的設站位置靠近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台南園區,距離其東側出入口不到1公里。這個科學園區主要位於新市、善化兩行政區,而夾在其中的南科車站,也幾乎就落在兩地交界處,不過門牌還是新市,但車站北邊就屬於善化。
南科車站設計非常新穎,跨站式的高架站房,兩側都有出入口。站房覆蓋許多太陽能面板,這在南台灣是很有價值的作法,可充分利用當地的長日照時間。站場是標準的捷運化通勤站規劃,兩側岸式月台,南下北上各佔一邊,兩條主軌,沒有待避空間。比較有趣的是,南科站第一月台是南下月台,靠東側,所以代表此站的前站方向是東,後站是西,可是南科園區其實是在西側方向。
假日下午的南科站乘客雖不多,但有些確實就是商務人士形象,一下車就問怎麼搭車到園區,或是直接有車來接人。這顯示此站漸漸有發揮其功能,畢竟就是為了園區才設立。2011年南科站每天有1300多人進出,2014年已成長至2300多人,相當驚人,對照車站週邊什麼都沒有的鳥不生蛋景象,更是令人讚嘆。這些人想必也都是往來園區通勤或洽公出差的商旅,幾乎不可能是當地居民。另外外勞應該也貢獻不少數字,畢竟他們不太可能有私人交通工具,要往台南市區不是搭火車就是搭公車。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南科車站第二月台。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楚看見站體的造型,覆蓋的都是太陽能面板。 |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進站中 |
南下E1000型PP自強號快速通過 |
南科車站跨站式高架站房構造,所在位置為第二月台往北方向。 |
南科車站跨站式高架站房構造,所在位置為第一月台往南方向。 |
南科車站南端 |
南科車站北端,前方為西拉雅大道(聯絡台1線省道與南科園區)跨鐵路高架橋。 |
高架站房上所見,南科車站南方景象,遠處為新市街區。 |
高架站房上所見,南科車站北方景象,視線被高架橋擋掉大半。橋下陰影處差不多就已經是屬於善化。 |
南科車站高架站房出口處 |
南科車站高架站房剪票口,注意此站到沙崙區間可以使用悠遊卡。 |
南科車站高架站房的售票處,有兩台自動售票機和兩個窗口(其中一個應屬備用)。 |
南科車站高架站房候車空間,座位上幾乎全是外勞。 |
南科車站西側的聯絡道路,左轉通往園區。 |
南科車站西側眺望,近處全是荒地,遠處才有園區廠房。剛剛上一張照片的紅色小車正在臨停接送區(Kiss and Ride)等著接人。 |
南科車站東側聯絡道路,是一條交通流量趨近於零的道路。 |
南科車站東側看出去的樣子 |
爬到比較高的位置再眺望一次,嗯,確定500公尺內無人類活動跡象。 |
若有機會
回覆刪除清晨在南科站看日出相當漂亮
你人是死了嗎? 更新這麼慢
回覆刪除出國回來看到這個留言,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刪除我一直認為部落格是個人抒發心情、紀錄生活點滴的空間,
我想沒有人可以用這種語氣強迫別人「更新」自己的網頁。
如果閣下是希望能儘快看到更多、更好的內容,這出發點是很好,
但你用的文字卻是非常不得體。
相信你是一位還未出社會、見過世面的小朋友,我也沒興趣跟任何人筆戰,
只是,如果這就是你與人溝通的方式,你將來一定會吃大虧的。
別生氣嘛~我又沒罵你
回覆刪除只是看你太久沒更新 擔心你是不是出了意外而已
第三格應該是PP
回覆刪除已更正。以前常把E1000寫成EMU1000,現在總算弄清楚了。
刪除很好奇這邊既然這邊的聯絡道路,交通流量趨近於零,那這邊的人如何靠此車站來做通勤呢?是不是席大來參觀的時候不是通勤時間的關係,所以幾乎沒有車輛經過?
回覆刪除我前往的時候是星期日,當然也不是通勤時間。至於此站在通勤時間是什麼景象,我恐怕無緣見到,只能請在地人士分享了。這一站每天平均有2千多人上下車,我想,在尖峰時間應該很熱鬧才對,說不定還有交通車接送之類的。
刪除這一站平日會有免費的南科接駁車
回覆刪除自本站出發
在南科繞一圈沿途載客
每小時約有兩到四班
之前曾在平日下班時間搭乘接駁車到此站
車上載了很多從南科下班的人
以及從南科實中下課的學生
一群人魚貫而入
尖峰時間搭車人數不輸週遭的二等,三等站
果然如我所料,這一站的週邊雖然荒涼,但南科的客源不少,就如同其他通勤屬性的車站一樣,尖峰時間應該是很熱鬧的。
刪除小弟是當時縣府工程承辦單位科長,本工程是縣府幫台鐵局代辦,但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幾乎是由縣府主導。
回覆刪除從2008台灣燈會的臨時車站(月台)到2010年7月14日通車啟用,我跟當時的兩位承辦人實際歷經工程的誕生過程。車站上樑、頂蓋、加貓道,在下工前的天幕下,幾個人上屋頂鳥瞰、遠望南科特定區及新市周邊,不時有列車從跨下穿梭而過,油生君臨天下之感。
感謝站長介紹本站。
回憶之餘,不得不提及,工程間有一位工人不幸犧牲,相當惋惜;我的一位承辦人在去年過世,他是這站的蓋站英雄,我相當感念他。
姑借版面一誌。
原來是這樣,多謝分享。南科站起初雖然不被看好,但現在旅客量增加,已發揮其設站功能,可見這是一個有遠見的規劃。
刪除南科現在已經不是祕境車站了,周圍蓋了一些大樓
回覆刪除截至2016年8月造訪之時,車站東側仍是一片荒涼,因此還是列在秘境車站之中。
刪除這秘境車站人多到超過不少二~三等站
回覆刪除嚇我一大跳
未來是否還會更多?
個人建議 真的可以從秘境車站除名
回覆刪除因為這站人數實在太多 不符合秘境兩字的意念
秘境就是要人越少越好啊
確實可以考慮除名了,因為好像有不少人覺得這一站實在不符合。
刪除車站配置不太像秘境車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