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東竹車站

東竹車站 (2014/07/21) 經過整修完成,但看起來幾乎沒有改變。各位可以玩一下「大家來找碴」,仔細看看有哪些細微的變化。嗯,大概可以找出10個不同點喔。
東竹車站 (2012/09/13) 前的空間太小,一般相機拍不到全景。
位置花蓮縣富里鄉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
1982年鋼筋混凝土東拓標準站房
月台:1(島式x1)
註解
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秘》18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35,第204名
2012年~32,第206名
2013年~28,第208名
2014年~34,第210名
2015年~37,第207名
2016年~34,第213名
2017年~34 (-1.41%),第214名 (↓1)

(2014) 東竹車站新站牌,不過留給圖案的框框還是空白的,可以考慮放金針花的圖片。
(2012) 東竹車站站牌
東竹車站位於富里鄉竹田村,此地原名「頭人埔」,應該是與原住民頭目有關,不過後來被日本人套用日式地名「竹田」。由於屏東線已有竹田車站,為了區隔,日本人運用他們在本土的命名習慣,在「竹田」前面加上地區名稱「東部」,形成「東部竹田」這樣的四字車站。在日本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例如同樣是竹田,就有「竹田駅」(兵庫県朝来市)、「丹波竹田駅」(兵庫県丹波市)、「豊後竹田駅」(大分県竹田市),各在不同地點、不同路線上。

戰後國民政府大量改訂日式車站名稱,東部竹田被簡化為東竹,就這樣沿用至今。後來此地的小學也被改名為東竹國小,但村名仍舊是竹田村。東拓前的東竹車站曾經相當風光,是窄軌台東線的重要車站,有不少對號列車停靠。後來花東地區人口大量外移,東竹附近村落人口銳減,上下車人數也越來越少,目前平均每天僅有30餘人進出車站。雖然仍維持有莒光號停靠,但東竹還是無可避免地成為台鐵所有對號列車停靠站中,業績十分慘淡的車站。

東竹車站是東拓標準站房,它的位置比較特別,是在道路側邊,門前沒有其他聯絡通道,跟貢寮站相似。這種模式的小站還算蠻常見的,但有一定規模的車站則比較少見,通常是因為地形及街道分佈的關係。東竹站是台東線上唯一一個這種形式的車站,站前腹地狹窄,建築物稀少,而且聯絡道路的寬度連會車都有點困難;東拓標準站房在其他開闊空間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在這裡顯得特別巨大,有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從東竹車站走出來,沿著聯絡道路爬上坡,會在左邊看到富北國中,右邊則可眺望秀姑巒溪段縱谷平原,車站也在腳下。這一路上幾乎完全沒有聚落,要再往前進,經過一段緩下坡,才是竹田村的聚落,並銜接上台9線。竹田村聚落離車站約有500公尺遠,以前交通不發達,居民理所當然步行前來搭火車;現在公路便捷、私人交通手段又多,難怪車站業績銳減。

富里鄉六十石山是三大金針花產區之一,它的主要出入口在竹田村,離火車站約1公里遠的台9線岔路。但是,想要走路上山是不太可能的事,除非時間充裕而且真的想要爬山。

(2014/07/21再次造訪)
(2014/10/14添筆)
2014年東竹站已經整建完成,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它似乎是有人站之中,保留了最多東拓標準站房原始風味的一處站房。基本上外觀沒有任何改變(仍然很難拍到完整樣貌),內部則針對售票處做了調整,另外就是月台的整修,重鋪加高並換了新的金屬遮棚。

雖然東竹車站附近的稻田風光非常優美,還有著名的六十石山也由此去,但離聚落太遠是它的致命傷。這次搭莒光號前來,連我算在內還是只有2人下車,無人上車,旅客數量持續下滑可想而知。即使是金針花季,相信也很少人會選擇搭火車來東竹,要的話也是到較大的富里站。或許台鐵東竹站可以與六十石山的民宿結合,搭配做好接駁服務,應該可以吸引一些不想自己開車的遊客。

電力機車牽引的南下莒光號停靠在東竹車站的新月台,遮棚也是新的。左邊還可以看見以前就有的東竹站植栽和舊倉庫建築(可參考2012年舊照)。
東竹車站新遮棚的支柱挺複雜的,每一組有五根。右邊為整修過的站房,也能看見以前就有的袖珍庭園造景(可參考2012年舊照),不過它已經因為工程而遭到破壞。
東竹車站南端,之前在這個角度拍到很經典的光華號照片,而現在最明顯的卻是電車線和支架。
東竹車站北端,旁邊是尚未啟用的月台地下道。
從站房位置看東竹車站的月台和延伸向北的路軌。天橋拆掉之後,東竹站建了地下道和無障礙電梯,不過都還沒完成,這段期間反而只能穿越軌道進出站。
東竹車站站房內側,頭髮花白的老站務員仍堅守崗位。
東拓標準站房特有字體「東竹」,還能看到的地方已經不多。
東竹車站剪票口
東竹車站新的售票窗口
東竹車站候車室跟原來差不多,座椅也是沿用,不過很多原本掛在牆上的東西都被拿下,堆放在牆邊。
原有的庭園造景,只剩下魚池還正常運作,其餘都被整建工程弄亂了。
東竹車站的正面全景超難拍,將上面兩張照片結合,可稍微歸納出站前的景象。
(以下為2012年東竹車站景象)
光華號普通車停靠東竹車站正線
另一列光華號普通車停靠東竹車站側線,等待交會列車。
等待交會列車的空檔,列車長和站務人員以客家話閒聊。
東竹車站月台,遠處的燈光表示有列車要進站了。
東竹車站站場全景,站房在右,有天橋連結月台,左邊可看見紅磚色的倉庫。
東竹車站往南方向,月台延伸到盡頭是個彎道。
東竹車站南端,光華號普通車駛離中。
東竹車站天橋上,往北眺望。
東竹車站天橋上,往南眺望。這個方向可看見整個站場。
東竹車站旁的舊倉庫,但它並沒有貨運月台,甚至連向鐵道這邊的出入門都沒有,令人懷疑這以前到底是什麼用途。
東竹車站旁,修剪成「東竹站」三個字的植栽。
東竹車站站房旁邊有一個袖珍型的庭園造景,包括池子、假山、龍、涼亭。
從東竹車站站房處所看到的月台
東竹車站站房內側,原裝東拓標準站房。
東竹車站剪票口
東竹車站售票處
東竹車站候車室,保持得很整潔。
斜斜的角度,才有可能拍到東竹車站站房全部。
東竹車站前的通道,往富北國中、竹田村方向。
東竹車站前的通道,僅有民宅三、四間,其中有些可能已經無人化。
花蓮縣立富北國中
從較高處眺望東竹車站(在照片右邊可看到天橋),秀姑巒溪在中間流貫這一段縱谷。
東竹車站附近綠油油的稻田
大片稻田襯托之下的竹田聚落,遠處半山腰還可以看到盤旋向上、通往六十石山的道路。
南下富里車站 北上東里車站
南下舊台東線富北車站 北上舊台東線萬寧車站

11 則留言:

  1. 史大,東里車站的超連結壞了

    回覆刪除
  2. 竹田村0.0屏東也有一個相較竹田欸0.0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所以這一站原本叫做「東部竹田」,後來才改東竹。

      刪除
  3. 貓大下次去的時候可以拍拍左側那個"東竹車站"的名字
    感覺那是改建完最大的證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張照片顯示在左側紅磚建築物上
      東竹車站站名浮雕式站名
      這是東竹車站改建車站最大的證據
      因為這種浮雕站名是新式的站名牌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4. 六十石山的金針花很好看,不過路面狀況很差加上山區雷雨,如果不是特別想去的話,不會前往。

    回覆刪除
    回覆
    1. 玉里赤科山的路比六十石山更爛。相較於另外兩座金針山,六十石山的評價高於赤科山,但低於太麻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