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永靖車站

永靖車站 (2012/09/08) 無站房
永靖車站 (2016/08/16) 的廁所與天橋,在無站房的狀態下,堪稱此站最明顯的建築物。
永靖車站 (2017/07/13) 東側進出口,設置的時間約在2013~2014年之間。
位置:彰化縣永靖鄉
構造:無人化平面月台站
站體:無

月台:2(岸式x2)
註解: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598,第133名
2012年~681,第133名
2013年~766,第132名
2014年~795,第134名
2015年~831,第135名
2016年~901,第132名
2017年~994 (+10.30%),第132名 ()

(2017) 永靖車站的新式站牌,有趣的是兩者規格仍然不太一樣,左邊的字體較大。
(2012) 永靖車站站牌,兩個規格不大一樣。
長久以來一直伴隨著縱貫線南下的台1線省道,過了員林之後終於決定暫時分道揚鑣。這是因為公路是從彰化縣溪州鄉~雲林縣西螺鎮之間跨越濁水溪,但鐵路是從較靠近南投的那一邊,彰化縣二水鄉~雲林縣林內鄉之間跨越濁水溪,所以路線不同。員林鎮南邊是永靖鄉,這裡雖然設立了鐵路車站,但真正的永靖市街是在台1線上,不是在永靖火車站附近。也因為如此,永靖車站沒有太多客源,很早就改為無人化招呼站,現在只有區間車停靠(有些集集線區間快車不停)。但永靖卻是全台鐵乘車人數最多的無人站,後面還有將近50個有人站業績不如它,或許台鐵應該認真考慮弄個站房並重新派駐站員。

永靖車站現在已經沒有站房,月台上唯一的建築物是廁所。兩個岸式月台一南下一北上,以天橋相連,但只有北上這一邊(西側)可以進出車站,另一邊則是農田。這個站場本身實在沒什麼特殊之處,唯一有梗的是側邊牆有小朋友的彩繪。

縱貫鐵路的設站並未改變永靖的主要聚落位置,市區是在車站西邊將近3公里距離之處。永靖車站週邊只有小規模的聚落,聯絡道路也只有巷道的寬度。附近比較重要的道路是永興路和員集路,永興路可往永靖市區;員集路就是縣道141,與鐵路平行南下直到二水,再轉變為縣道152通往集集。

(2016/08/16、2017/07/13再次造訪)
(2017/09/30添筆)
很早就聽說永靖車站在東側新增了進出口,但一直到2016年自行鐵期間我才親眼目睹,2017年7月終於有機會進行實地觀察。

由於鐵路阻隔,繞行南側九分路的平交道(只能通行機踏車)要500公尺,而繞行汽車能通過的永興路平交道更要將近1公里,永靖車站東側居民要前往車站可說是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所以這個進出口對於附近居民而言,可說是非常有意義。雖然車站東側放眼望去是一片水田,屋舍也不多;但從員集路到鐵路這一區域的住戶,也都能更方便地利用永靖車站進出,我想這正是此站乘降人數不斷增加的一大原因。事實上,永靖車站東側道路就是永靖、社頭的鄉界,距離員林的轄區也只有幾百公尺遠,可見得這個進出口的利用者,反而可能是以北社頭、南員林的居民為主。

前幾年有傳聞說永靖車站要向南遷移並擴建,以升格為簡易站或三等站為目標,理想的位置就是在永興路、高鐵聯絡道附近,這樣要前往西邊的永靖市區或東邊的員集路週邊聚落都更為便利。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可惜至今仍無下文。因此,永靖車站目前只能繼續站穩台鐵一般招呼站的王者地位。註:八斗子、海科館這兩個觀光屬性的招呼站,實際上沒有運輸價值,不應該拿來跟一般招呼站比較。

北上EMU800型區間車緩緩駛離永靖車站,正好通過月台遮棚雨天橋附近。
南下EMU800停靠時,已切齊永靖車站第二月台南端盡頭。
台鐵最速列車第三名北上版~136次普悠瑪通過永靖車站。旁邊剛好可以看到第二月台也有電子票證裝置,方便旅客直接進出。
E232牽引的北上莒光號通過永靖車站,這班車當天已經誤點了20分鐘以上。
永靖車站第一月台天橋北側額外興建的遮棚,與南側樣式不同,而且第二月台沒有。
永靖車站第一月台候車遮棚雨天橋連接的位置,外牆有彩繪圖案。這裡也是本站最多人候車、接送的地方。
永靖車站第一月台遮棚下
永靖車站第二月台遮棚下
永靖車站天橋,廁所就位於第一月台的階梯下方,算是共構的設計。
永靖車站天橋上,向南眺望。遠處可見剛啟用沒多久的高鐵聯絡道跨線橋,當地稱之為「高鐵星光大橋」。
永靖車站天橋上,向北眺望,可見到員林市區的建築物。一列EMU800正在進站。
永靖車站東側進出通道,就在月台邊。
永靖車站東側近出口門面,很陽春。
永靖車站東側緊鄰一片水田
永靖車站東側聯絡道路叫做「崙饒路」,事實上往南這個方向已經是社頭鄉的轄區。
另一邊的崙饒路折向東北,正好是永靖、社頭分界線,所以馬路左邊是永靖鄉,右邊是社頭鄉。
(以下為2012年永靖車站景象)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永靖車站第一月台(西側)
北上E1000型PP自強號準備通過永靖車站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永靖車站第二月台(東側)
永靖車站站場全景,由北向南。
永靖車站站場全景,由南向北。
永靖車站第二月台,注意後方緊鄰農田,2012年當時不能直接進出站。
永靖車站北端,一列電聯車正駛離。
永靖車站南端。永靖、社頭這一段的縱貫線路軌基本上是筆直的,彎道極少。
永靖車站月台上的重要建築物,廁所。
從車站外側看永靖車站的廁所與天橋
永靖車站側牆的彩繪,是為了配合天橋落成啟用而安排的。
永靖車站月台旁的通路及民宅,不用懷疑,2012年當時是進出車站的唯一通道。
永靖車站聯絡巷道,這條永崙路可接永興路,通往永靖市區。
北上員林車站 南下社頭車站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善化車站

善化車站 (2016/08/18) 的門面略有變化,另外比較明顯的是右側增建了無障礙升降梯設施。
善化車站 (2012/09/09),當時正在施工。
位置:台南縣善化鎮(台南市善化區)
構造:平面車站
站體:1963年鋼筋混凝土建築

月台:2(島式x1、岸式x1
註解:中型城鎮交通樞紐站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6,350,第42名
2012年~6,574,第42名
2013年~7,003,第41名
2014年~7,371,第41名
2015年~7,272,第42名
2016年~6,979,第41名
2017年~7,096 (+1.68%),第42名 (↓1)


(2017) 善化車站站牌,已更換為新的樣式。
(2012) 善化車站站牌,「南科」的站名很明顯是後來才貼上去的。
明鄭時期的統治疆域,大概就是今天台南、高雄的平原區域,也留下了不少當時的地名。除了派軍隊去屯墾所產生的「營」之外,在一般比較有開發的區域,明鄭設置了「里」這種行政單位(面積大小跟現在的鄉鎮差不多),共有24個,都是一些很正面、很吉祥、很有中國傳統禮儀教化屬性的名字。其中留存至今並且成為行政區域名稱的包括善化、新化、永康、仁德、歸仁等,而善化、永康、仁德則是設有台鐵的車站。

善化位於整個台南縣市的正中央,有其交通地位上的重要性,人口有4萬多,本來已經開始在減少,但近年來拜南科之賜,居然又重新緩緩增加。而善化車站原本與隆田是同等地位,早期是新營~台南間唯二有停靠對號列車的車站;演變至今,隆田還是只有部份莒光號停靠,但善化則是莒光號幾乎全停,還加上一些自強號停靠。善化的發展也反映在進出站人數上,每天有7千人左右,在整個台南地區次於台南、新營、大橋,比永康還多。

善化車站的規模其實並不大,站房是早期一般中型車站的標準造型,不過在站前蓋了一個好大的屋簷(遮棚),等於把整個車站往前擴展,看起來確實比較有氣勢。至於站場,在中南部甚至算是偏小,只有一個島式月台,南下北上列車全都包辦,主線之外還有幾條側線,然後就是貨運設施和綿延的倉庫群,其中包括很特別的「鐵路穀倉」。註:2017年新建第二月台啟用,供沙崙線列車停靠折返。

小時候對善化這個地名非常有好感,甚至會以「善化市」稱呼它,這表示在我心目中希望善化變成一個大城市,擁有很大的車站。不過事實上,這次造訪所有車站,卻才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善化。善化車站前的廣場非常大,但是那時正在施工(不知在蓋什麼),旁邊則有剛落成的「沈光文紀念亭」,是一位明鄭時代的文人。令我有點小小遺憾的是,善化並沒有我小時候想像中的熱鬧,站前街道雖然筆直寬闊,但只是普通的市街,沒什麼商業活動,也沒有高樓大廈。

車站西北方的善化糖廠是台灣唯二還有在製糖的工廠(另一個是虎尾糖廠),不過距離車站有3公里多,不在步行範圍內。

(2016/08/18、2017/07/13再次造訪)
(2017/09/29添筆)
善化車站為了要讓沙崙線列車有月台空間停靠折返,特別新設了第二月台,啟用之後列車不再只行駛到南科,而是多跑一站到善化。第二月台位於站場最東側,利用原本的側線建成岸式月台,鄰近旁邊已經停用的倉庫群。雖然沙崙線列車多半是4輛編成,但這座月台仍有足夠長度容納8輛編成的區間車,所以它也能滿足一般待避的需求。從目前班表來看,確實有少數區間車會在善化待避,應該就是利用第二月台。

事實上,台鐵為了增加班次頻率,目前沙崙線的列車大半是在台南或永康就折返,大約每隔1小時多才會有一班車駛至善化折返,一天總計是11班。

近年來善化站的對號列車狀況是一般莒光號僅北上562次不停靠,自強號南下北上各有五到六班停靠,數量持續增加,但進出站人數卻開始有些下滑。

沙崙線EMU500型列車抵達善化車站第二月台,停靠一陣子之後就會折返回沙崙。
E1000推拉式自強號通過善化車站第一月台(此班車未停靠),對照在第二月台停車中的沙崙線區間車。
北上EMU800停靠善化車站第一月台
善化車站第一(左)、第二(右)月台之間
第二月台旁邊就是倉庫群
第二月台的地下道入口處
善化車站第二月台南端,2017年7月28日莒光號列車出軌事件就發生在不遠處的西正線,造成新營台南的區間完全中斷。本人很榮幸在台南站躬逢其盛,目睹了非常驚人的等待人潮,最終只能選擇退票,改搭乘國道客運。
善化車站通往第二月台的地下道
從第一月台觀察,第二月台長度相當標準,足夠容納正規編組的列車。
沙崙線列車停靠第二月台等待折返,4輛編組只佔用一小段空間。
新增了第二月台之後,善化車站北端的景象。
從第一月台北端眺望整個站場
善化車站站房內側,南部有許多車站在這個位置都留有岸式月台的痕跡。
善化車站候車室的販賣部已經變成OK便利商店
售票窗口沒什麼改變,令人感動的空襲避難位置圖也還在。
新裝設了自動閘門、電子票證裝置,上方也換成LED時刻顯示,剪票口和出口算是回到一般人熟悉的位置。
「善化文風鼎盛自古聞、化育台灣先民沈光文、車輛縱橫馳騁科學園、站映產業繁榮氣象新。」首字橫唸是「善化車站」。
善化車站旁邊的善化轉運站,可考慮來這邊換換手氣。
夾在轉運站客運站牌中間的沈光文紀念亭
(以下為2012年善化車站景象)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停靠善化車站第一月台B側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善化車站第一月台A側,正好位於月台與站房間。
善化車站只有一個島式月台,遮棚是舊式造型。
善化車站南端,前方為大成陸橋。
善化車站北端,前方為光文陸橋。
善化車站站房內側
善化車站東側有許多倉庫,但現在利用率應該極低,台鐵也只能設法出租增加收益。
善化車站東側的倉庫,其中包括「鐵路穀倉」。
善化車站旁的一棟木造工務小屋,保存完好,但何時會消失誰也不知道。
善化車站候車室,後方有便利商店進駐。
善化車站往月台進出口,實際剪票口是在此門後右邊。
善化車站售票處,牆上則有各式各樣資訊。
善化車站正面大遮棚下的情景,整個站內的狀況也是一清二楚。
善化車站正面特寫
善化車站正面在施工,左邊是造型特殊的沈光文紀念亭。
善化車站正面施工景象
善化車站前的中山路,往繁華市區的最重要通道。
善化車站前的路口,光文路、中山路、民族路匯集於此。
面對善化車站左邊的光文路及遠處跨鐵路陸橋。
北上拔林車站 南下南科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