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線區間内相對變化
縱貫線北段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基隆 | 3,031,976 | 2,699,592 | 15,702.93 | 0.42% |
三坑 | 495,572 | 502,391 | 2,734.15 | 2.54% |
八堵 | 902,833 | 829,226 | 4,745.37 | 0.61% |
七堵 | 2,160,890 | 2,218,342 | 11,997.90 | 2.86% |
百福 | 947,336 | 943,819 | 5,181.25 | 3.45% |
五堵 | 715,934 | 615,073 | 3,646.59 | 6.58% |
汐止 | 3,659,747 | 3,799,642 | 20,436.68 | 3.45% |
汐科 | 3,277,683 | 3,345,989 | 18,147.05 | 2.92% |
南港 | 3,824,383 | 4,067,379 | 21,621.27 | 6.66% |
松山 | 6,017,459 | 5,960,522 | 32,816.39 | 0.57% |
臺北 | 22,387,491 | 22,230,613 | 122,241.38 | 1.23% |
萬華 | 1,609,731 | 1,574,380 | 8,723.59 | 1.56% |
板橋 | 7,792,832 | 7,816,734 | 42,765.93 | -0.45% |
浮洲 | 1,056,368 | 994,482 | 5,618.77 | 3.45% |
樹林 | 5,442,220 | 5,397,609 | 29,698.16 | -1.56% |
南樹林 | 405,545 | 400,195 | 2,207.51 | 7.52% |
山佳 | 573,143 | 542,485 | 3,056.52 | -4.60% |
鶯歌 | 3,168,444 | 3,168,394 | 17,361.20 | 2.96% |
桃園 | 10,211,629 | 10,435,160 | 56,566.55 | 1.05% |
內壢 | 3,376,596 | 3,340,657 | 18,403.43 | 5.03% |
中壢 | 9,820,743 | 9,936,247 | 54,128.74 | -0.09% |
埔心 | 2,157,116 | 2,034,084 | 11,482.74 | 2.96% |
楊梅 | 1,948,501 | 1,864,011 | 10,445.24 | 2.45% |
富岡 | 648,430 | 652,073 | 3,563.02 | 3.21% |
新富 | 26,532 | 33,852 | 165.44 | 25.90% |
北湖 | 315,163 | 317,330 | 1,732.86 | 0.42% |
湖口 | 1,367,991 | 1,405,233 | 7,597.87 | 2.39% |
新豐 | 2,033,624 | 2,003,482 | 11,060.56 | 3.57% |
竹北 | 1,903,488 | 1,873,612 | 10,348.22 | 4.69% |
北新竹 | 785,934 | 833,688 | 4,437.32 | 8.44% |
新竹 | 7,339,360 | 7,420,216 | 40,437.19 | 0.31% |
三姓橋 | 411,939 | 365,767 | 2,130.70 | 3.71% |
香山 | 209,112 | 210,365 | 1,149.25 | 6.80% |
崎頂 | 85,184 | 98,411 | 503 | 1.05% |
竹南 | 3,050,217 | 3,059,607 | 16,739.24 | 5.01% |
研究台鐵搭乘人數總會有意外的驚喜,2019年縱貫線北段就是一例。原本一般推估,這一區間因為路線容量不足、許多車站極度擁擠、往來交通手段增加等等狀況,數據已經很難再有所提昇,但這一年卻徹底打臉。35個車站,只有4站(板橋、樹林、山佳、中壢)比前一年衰退,而且跌幅除山佳之外都相當緩和;除此之外其餘各站都有所增加,尤其松山、台北、桃園、新竹等超級大站皆止跌回升,雖然幅度不大,但總算是近幾年來難得的榮景。甚至基隆~板橋(不含)、中壢(不含)~新竹兩區間是一片長紅,看起來真的很刺眼。增幅超過四趴的有五堵、南港、南樹林、內壢、新富、竹北、北新竹、香山、竹南等站,其中新富的25.9%還是最高,但已比前一年降了一半,畢竟當地客源非常有限,它永遠只會是縱貫線北段的老么,連超越崎頂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另外幾處有趣的站點:汐科與內壢的廝殺,原本以為2018年已出現黃金交叉,汐科從此將揚長而去,但誰知道內壢並未放棄,2019年以更高的增加率拿回領先!這「全台最大的小站」頭銜競爭真的非常激烈,每次看到內壢那又小又擠的站房和月台,就會非常佩服在該站進出的旅客,台鐵應該每人頒發一張獎狀才對。而汐止彷彿也產生了危機意識,先集氣突破了2萬大關,汐科想追上至少得再等5年。另外,湖口—新豐—竹北的恩怨情仇也進入了大結局,新豐、竹北都已成為萬人大站,但湖口只有7千多,就算加上北湖也才9千出頭,根本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但別忘了,在北湖站設立前,湖口曾是三者中第一名,2015年與北湖合計也曾締造破萬的榮景,但看看現在?
板橋與中壢都只有零點幾趴的負值,比較讓人擔心的則是樹林與山佳。事實上,自從南樹林站設置後,樹林與山佳就是一路滑落,而且即使三者合計仍呈現緩慢衰退,這一段沿線尚無捷運開通,道路交通亦沒有多大變化,不過利用鐵路的比例確實在減少中。
縱貫線北段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178萬人次,提昇約1.60%。
山線(台中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造橋 | 121,450 | 135,529 | 704.05 | 5.63% |
豐富 | 308,788 | 306,626 | 1,686.07 | 13.88% |
苗栗 | 2,213,852 | 2,164,442 | 11,995.33 | 1.29% |
南勢 | 42,196 | 45,963 | 241.53 | 0.07% |
銅鑼 | 329,254 | 329,361 | 1,804.42 | 5.49% |
三義 | 305,919 | 309,189 | 1,685.23 | -1.88% |
泰安 | 209,899 | 218,498 | 1,173.69 | -1.65% |
后里 | 1,380,539 | 1,400,874 | 7,620.31 | 23.95% |
豐原 | 3,094,105 | 3,231,217 | 17,329.65 | 1.55% |
栗林 | 207,979 | 207,646 | 1,138.70 | 35.61% |
潭子 | 990,044 | 972,214 | 5,376.05 | -10.18% |
頭家厝 | 181,566 | 171,917 | 968.45 | 8.41% |
松竹 | 372,263 | 385,496 | 2,076.05 | 27.80% |
太原 | 1,160,818 | 1,157,624 | 6,351.90 | -14.24% |
精武 | 383,680 | 394,208 | 2,131.20 | 28.57% |
臺中 | 9,529,623 | 9,448,606 | 51,995.15 | -0.11% |
五權 | 475,100 | 496,255 | 2,661.25 | 30.55% |
大慶 | 1,079,385 | 1,061,435 | 5,865.26 | 1.73% |
烏日 | 312,509 | 327,174 | 1,752.56 | 0.46% |
新烏日 | 2,779,212 | 2,549,336 | 14,598.76 | 9.06% |
成功 | 241,979 | 376,220 | 1,693.70 | 2.07% |
以山線整體而言,2019年成績仍相當亮眼。這是台中段高架新站第一個完整年,大幅成長自不在話下;后里靠著前幾個月花博的人潮,全年平均仍拉出24%增幅;豐富、新烏日在高鐵加持之下,也都繼續著上升趨勢;苗栗、豐原兩大站人數微幅增加,指標性的台中車站在前後兩新站分食之下也算是維持平盤。21個車站只有5個處於下滑狀態。
但我們最想要探討的還是新設站的成長態勢及潭子、太原的崩跌效應。高架化五座新站中,栗林、松竹、精武、五權皆有30%上下的大量成長,唯獨頭家厝僅8.4%,這實在是非常詭異的現象。一般預期栗林的票房可能會比較不理想,因為它週邊的聚落密集程度最低,然而它的成長率卻是最高。仔細分析頭家厝的問題所在,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聯絡道路太狹窄,尤其是兩側方向幾乎緊鄰建築物;另一個可能則是關鍵,那就是距離頭家厝最熱鬧的地區稍遠,有些地方居民或許會覺得與其走過去搭火車,不如利用其他交通工具較方便。此外潭子(-10%)、太原(-14%)的大幅滑落,或許令人訝異,但也不是這麼意外,這很明顯就是被前後新站分食掉客源,再加上部份對時間非常要求的乘客因列車停站變多而離去。目前這路段區間快的班次仍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都不停太原只停大慶,這種大小眼的規劃簡直就是要讓太原的乘客更加流失。
新烏日早已成為山線第三大站,何時才會有更多對號列車停靠?我認為這其實是假議題。以其高鐵連絡站的地位,需要的是往週邊大站的區間快車,10分鐘內可到台中、彰化,25分鐘內可到豐原、員林,只要班次夠密集,自然就能解決乘車需求,亦能改善密集設站區間的乘客流失問題。只是…缺乏待避空間才是最大的排點難題。
山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175萬人次,提昇約7.31%。幅度相當大,人數上也可說不輸縱貫線北段。
海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談文 | 13,574 | 15,815 | 80.52 | -13.99% |
大山 | 42,194 | 45,376 | 239.92 | -5.75% |
後龍 | 451,005 | 432,411 | 2,420.32 | -0.38% |
龍港 | 6,496 | 7,785 | 39.13 | -13.17% |
白沙屯 | 160,597 | 165,184 | 892.55 | 25.36% |
新埔 | 23,211 | 24,157 | 129.78 | -1.77% |
通霄 | 311,889 | 323,365 | 1,740.42 | -3.14% |
苑裡 | 576,231 | 564,440 | 3,125.13 | 4.31% |
日南 | 97,900 | 93,912 | 525.51 | -1.86% |
大甲 | 1,028,802 | 1,040,953 | 5,670.56 | 3.16% |
臺中港 | 35,275 | 29,507 | 177.48 | -5.09% |
清水 | 425,460 | 430,069 | 2,343.92 | 0.37% |
沙鹿 | 981,154 | 963,534 | 5,327.91 | 2.79% |
龍井 | 151,004 | 147,167 | 816.91 | -2.62% |
大肚 | 262,228 | 250,368 | 1,404.37 | -1.58% |
追分 | 222,352 | 90,460 | 857.02 | -2.80% |
2019年海線的狀況相當有趣,16站只有5個上揚,但這其中包括海線六大站之中的4個(苑裡、大甲、清水、沙鹿),以及增幅高達25%的白沙屯(媽祖的力量)。下滑較多的是談文、龍港都超過13%、大山、台中港都超過5%、通霄、龍井、追分則在3%上下,但因為是以小站為主,所以光靠大站增加的數據就足以彌補。海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8萬多人次,提昇約1.74%。
六大站的態勢仍沒有改變,大甲還是領先沙鹿,後龍也固守在清水之前。
縱貫線中南段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彰化 | 5,436,564 | 5,564,294 | 30,139.34 | 1.19% |
花壇 | 437,078 | 466,935 | 2,476.75 | 4.12% |
大村 | 337,493 | 353,302 | 1,892.59 | -2.38% |
員林 | 3,103,640 | 3,121,748 | 17,055.86 | 2.64% |
永靖 | 179,885 | 206,853 | 1,059.56 | 0.63% |
社頭 | 445,221 | 426,226 | 2,387.53 | 2.67% |
田中 | 1,053,162 | 1,048,874 | 5,759.00 | 0.71% |
二水 | 435,625 | 435,827 | 2,387.54 | 2.26% |
林內 | 300,465 | 296,422 | 1,635.31 | 3.04% |
石榴 | 66,804 | 79,139 | 399.84 | 10.90% |
斗六 | 2,290,333 | 2,315,041 | 12,617.46 | -2.97% |
斗南 | 794,969 | 790,805 | 4,344.59 | -1.78% |
石龜 | 57,076 | 69,061 | 345.58 | 5.77% |
大林 | 657,066 | 652,675 | 3,588.33 | -3.41% |
民雄 | 768,437 | 737,966 | 4,127.13 | -0.52% |
嘉北 | 322,901 | 342,354 | 1,822.62 | 2.53% |
嘉義 | 3,799,410 | 3,735,804 | 20,644.42 | -2.24% |
水上 | 264,758 | 265,303 | 1,452.22 | -0.54% |
南靖 | 76,917 | 81,801 | 434.84 | -3.48% |
後壁 | 229,049 | 227,696 | 1,251.36 | -1.40% |
縱貫線中南段這兩年呈現南北反轉的態勢:2018年嘉義縣市境內車站表現不錯,彰化縣境內主要車站則呈現頹勢;2019年換成彰化區域全面翻升,嘉義區域向下滑落。若以石榴~斗六做為分界線,南北各10個站,北邊除大村外皆成長,南邊除石龜、嘉北外皆衰退。我們很高興看到彰化重新登上3萬大關、員林亦首次突破1萬7千;但也很遺憾斗六跌破1萬3千、嘉義即將面臨2萬保衛戰。
在小站方面,石榴連續兩年蟬聯這段區間的成長之王,石龜亦維持漲勢;但永靖在突破千人並正式成為無人站王者之後,增加幅度反而趨緩;另外花壇近幾年來的表現都不錯。大林、南靖這兩年震盪較大,是跌幅較多的車站,但都還不到3.5%。
縱貫線中南段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12萬人次,約為1.01%。
縱貫線南段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新營 | 1,981,973 | 1,984,260 | 10,866.39 | 1.29% |
柳營 | 328,917 | 330,583 | 1,806.85 | -4.78% |
林鳳營 | 218,186 | 225,868 | 1,216.59 | -0.73% |
隆田 | 562,316 | 554,504 | 3,059.78 | -2.10% |
拔林 | 56,508 | 59,448 | 317.69 | -1.51% |
善化 | 1,314,457 | 1,307,776 | 7,184.20 | 0.62% |
南科 | 505,323 | 456,038 | 2,633.87 | 1.57% |
新市 | 957,736 | 942,826 | 5,207.02 | -2.48% |
永康 | 1,183,869 | 1,175,908 | 6,465.14 | -1.80% |
大橋 | 1,368,154 | 1,300,017 | 7,310.06 | 0.40% |
臺南 | 9,590,062 | 9,825,668 | 53,193.78 | -0.37% |
保安 | 601,260 | 617,670 | 3,339.53 | -10.25% |
仁德 | 343,245 | 341,196 | 1,875.18 | 2.01% |
中洲 | 169,668 | 166,097 | 919.90 | -8.85% |
大湖 | 698,011 | 658,533 | 3,716.56 | -3.41% |
路竹 | 651,464 | 672,706 | 3,627.86 | -1.80% |
岡山 | 1,064,715 | 1,070,716 | 5,850.50 | -1.32% |
橋頭 | 533,503 | 603,173 | 3,114.18 | 0.61% |
楠梓 | 933,433 | 917,652 | 5,071.47 | -0.44% |
新左營 | 4,092,420 | 4,090,651 | 22,419.37 | 11.94% |
左營 | 312,459 | 317,721 | 1,726.52 | -20.10% |
內惟 | 237,673 | 237,312 | 1,301.33 | 27.79% |
美術館 | 319,126 | 308,962 | 1,720.79 | 13.71% |
鼓山 | 71,011 | 74,830 | 399.56 | 19.74% |
三塊厝 | 146,297 | 153,847 | 822.31 | 50.28% |
高雄 | 6,153,265 | 6,094,064 | 33,554.33 | -8.70% |
嚴格來說2019年縱貫線南段業績並不好,除了新左營和地下段新設站之外,較多車站處於衰退狀態,總計26站11正15負。近年來高雄車站的慘況和新左營車站的蓬勃發展呈現非常強烈對比,想當年開始統計排名的時候,高雄剛被台南追過但相差很有限,仍是4萬人次以上的前五名頂尖車站,而新左營開業不久日平均還不到1萬人次,連高雄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現在台南比高雄每天多大約2萬人次進出,另外新左營則追到高雄的三分之二,只差1萬1千多,而且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縮小差距。看在我的眼裡簡直就是怵目驚心,但不知台鐵是否有提昇高雄車站利用率的對策?
縱貫線南段左營~高雄之間四個地下化新站,票房不如屏東線部份的三個新站,比起台中高架段新站更有明顯差距。三塊厝因為基數低,增幅達到50%相當驚人,但也只有800多人次;內惟的28%還不錯,美術館的14%則算是偏低;鼓山雖然增加兩成旅客,不過每天還不到400人次,要知道這是都會區捷運化的設置,其數據實在令人感到尷尬。更扯的是左營,一方面受到新左營虹吸效應影響,一方面往高雄、鳳山、屏東方向新站實在太多了,以前一站就到高雄、兩站就到鳳山,現在五站才到高雄、九站才到鳳山,即使旅程時間並不長,但這真的會讓搭乘意願降到谷地,所以產生了20%的恐怖崩跌。
其餘區域的狀況真的不怎麼樣,只有新營、善化、南科、大橋、仁德、橋頭略有增加,但幅度都很小,光台南一站0.37%的減少人次大概就把這些都抵消掉。保安、中洲的跌幅偏高,柳營、大湖也不太樂觀。
縱貫線南段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只增加24萬多人次,約0.97%,數據上還不及美術館一站的增加量。附帶一提,新左營站增加約43萬人次,但高雄站減少55萬人次。
屏東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民族 | 207,450 | 204,286 | 1,128.04 | 31.75% |
科工館 | 340,715 | 336,745 | 1,856.05 | 33.39% |
正義 | 368,045 | 350,501 | 1,968.62 | 17.55% |
鳳山 | 1,883,783 | 1,823,135 | 10,155.94 | 4.11% |
後庄 | 253,861 | 259,350 | 1,406.06 | 0.49% |
九曲堂 | 451,390 | 466,182 | 2,513.90 | 8.68% |
六塊厝 | 54,772 | 56,386 | 304.54 | 21.58% |
屏東 | 4,007,790 | 4,077,038 | 22,150.21 | 7.74% |
歸來 | 81,397 | 86,199 | 459.17 | 37.09% |
麟洛 | 57,916 | 63,675 | 333.13 | 27.42% |
西勢 | 229,645 | 217,894 | 1,226.13 | 18.98% |
竹田 | 122,032 | 124,439 | 675.26 | 10.23% |
潮州 | 1,490,644 | 1,514,544 | 8,233.39 | 14.57% |
崁頂 | 39,676 | 43,618 | 228.2 | -12.82% |
南州 | 175,557 | 156,868 | 910.75 | -4.96% |
鎮安 | 4,094 | 4,149 | 22.58 | -4.01% |
林邊 | 163,328 | 151,269 | 861.91 | 8.57% |
佳冬 | 34,314 | 32,420 | 182.83 | -6.93% |
東海 | 18,715 | 21,110 | 109.11 | 1.88% |
枋寮 | 328,475 | 323,308 | 1,785.71 | -4.68% |
2019年對於屏東線而言是巨幅成長的一年。潮州(含)以北的所有車站進出人數都增加,有超過30%的民族、科工館、歸來,超過20%的六塊厝、麟洛,超過10%的正義、西勢、竹田、潮州,此外鳳山、九曲堂、屏東這幾個大站也都表現不錯。
三個地下化新站中,民族和科工館增加比例較高,尤其是科工館,我本來就認為它的位置新站中是最好的,等週邊環境及通路整理好之後業績應該會有很大成長空間,這也使得正義所保有的「高雄段最大地下化新站」地位即將面臨挑戰。鳳山穩定成長突破萬人大關,九曲堂、六塊厝、屏東皆創下近年來最大增幅,說明這一段的利用率提高不少。屏潮段各站狀況更是令台鐵笑呵呵,不論大中小站都彷彿脫胎換骨,越來越獲得旅客的青睞:跟高架電氣化之前的2014年相比,歸來、麟洛都是4倍以上,西勢將近3倍,竹田2倍以上,潮州將近2倍。大膽一點推估,潮州也有挑戰萬人的實力,我個人認為以當地人口量來看會有點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潮枋段則是另一個世界,近幾年只有林邊維持不墜,其餘各站都陷入長期的蕭條。累積下來崁頂、鎮安、佳冬都已經減半,南州跌破1千並繼續探底,東海、枋寮也都欲振乏力。雖然在12月下旬已經電氣化通車,但只有幾天時間不足以扳回頹勢。這幾年施工而流失的客源,2020年是否會大幅回歸?這還蠻值得觀察的。
屏東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139萬人次,而且一口氣突破了1千萬。比例高達15.62%,全台第一。
南迴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加祿 | 6,386 | 449 | 18.73 | 18.77% |
內獅 | 255 | 343 | 1.64 | 111.31% |
枋山 | 432 | 863 | 3.55 | 42.94% |
大武 | 73,783 | 76,272 | 411.11 | -10.73% |
瀧溪 | 8,617 | 11,477 | 55.05 | -13.90% |
金崙 | 155,536 | 154,545 | 849.54 | 6.62% |
太麻里 | 63,394 | 68,854 | 362.32 | -3.51% |
知本 | 233,697 | 234,562 | 1,282.90 | 0.51% |
康樂 | 4,107 | 5,488 | 26.29 | 8.70% |
南迴線電氣化正在施工中,預計2020年底就會完成。各站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整建,風貌已有很大改變。南迴線現存9站其實只有3站衰退,有6站成長,但因為大武、瀧溪的下滑幅度相當大皆超過10%,太麻里亦有3.5%,增加的部份無法彌補回來,所以整體還是小跌。大部分人都有看到蘇花改通車的消息,但可能很少人注意到南迴公路改良段也已經完工通車,尤其是草埔隧道對整體路程縮減貢獻極大,也使得南迴線鐵路客源流失了一小部份轉移到公路上,這應該就是大武、太麻里等站旅客量衰退的原因。
另一方面,南迴線旅遊風氣正夯,內獅、枋山這種無敵小站成長驚人,加祿的硬票銷售也是強強滾,以上這些本人也有所貢獻。金崙持續吸引觀光客源,知本票房回穩,連康樂都出現少見的正面數字,但我不敢斷定跟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否有關。
南迴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約4千人次,幅度不大約0.72%。2020年原本在電氣化施工與懷舊旅遊風氣的角力之下,是成長還是衰退還蠻令人好奇的,不過因為無可奈何的疫情因素,恐怕難有作為。
台東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花蓮 | 5,160,197 | 4,838,624 | 27,394.03 | -0.48% |
吉安 | 167,120 | 160,535 | 897.68 | 13.59% |
志學 | 118,918 | 115,377 | 641.9 | 1.50% |
平和 | 4,647 | 6,050 | 29.31 | -8.64% |
壽豐 | 106,446 | 104,566 | 578.12 | -2.66% |
豐田 | 23,166 | 22,656 | 125.54 | -6.73% |
林榮新光 | 11,721 | 10,993 | 62.23 | -9.21% |
南平 | 7,539 | 8,555 | 44.09 | 9.45% |
鳳林 | 132,506 | 131,672 | 723.78 | 1.40% |
萬榮 | 15,058 | 18,541 | 92.05 | -5.62% |
光復 | 167,588 | 163,289 | 906.51 | -1.32% |
大富 | 2,235 | 2,149 | 12.01 | -9.40% |
富源 | 16,281 | 15,047 | 85.83 | 1.88% |
瑞穗 | 229,809 | 233,911 | 1,270.47 | -0.55% |
三民 | 3,364 | 4,070 | 20.37 | 12.52% |
玉里 | 473,963 | 474,324 | 2,598.05 | -5.53% |
東里 | 5,775 | 5,667 | 31.35 | -12.53% |
東竹 | 4,521 | 5,268 | 26.82 | -8.05% |
富里 | 67,332 | 67,313 | 368.89 | -6.73% |
池上 | 195,658 | 199,795 | 1,083.43 | 1.57% |
海端 | 2,503 | 3,455 | 16.32 | -3.70% |
關山 | 217,277 | 210,525 | 1,172.06 | -4.38% |
瑞和 | 3,082 | 2,888 | 16.36 | 4.74% |
瑞源 | 15,012 | 14,313 | 80.34 | -2.27% |
鹿野 | 80,739 | 76,419 | 430.57 | -4.62% |
山里 | 2,073 | 3,302 | 14.73 | 5.95% |
臺東 | 1,966,535 | 1,952,009 | 10,735.74 | -0.58% |
2018年台東線的旅客量便已開始減少,2019年走勢仍相同但幅度不大。最大的花蓮和台東兩站各有約0.5%上下的跌幅;千人大站玉里、瑞穗、關山也都反轉衰退,只有池上勉強維持上揚;壽豐、光復、富里、鹿野等站也都下滑,但吉安、志學、鳳林則有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吉安締造13%以上的漲幅,不僅直追光復,也展現出挑戰千人的實力,預計兩年內就會達標。
台東線中小型車站漲少跌多,局面不太樂觀,只有南平、富源、三民、瑞和寥寥幾站是成長,其中三民在這幾年表現不錯,原本與大富、山里並列台東線最冷清小站的位階,但現在已經拋開一段距離。平和、豐田、林榮新光、萬榮、大富、東里、東竹等站的減少幅度都很明顯,令人相當憂心。東竹曾經是對號列車停靠站中人數最少的一個,前幾年被康樂拿走這個不太名譽的頭銜,但現在又快要回歸爐主了;林榮新光更是奇葩,設站第二年票房就往下掉,完全沒有蜜月期可言。
台東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將近3萬人次,幅度並不大,僅約0.31%。但此區間業績十分仰賴觀光客的挹注,在大環境不佳的景況下,2020年的數據應該會非常慘烈。
北迴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永樂 | 3,499 | 2,619 | 16.76 | -34.96% |
東澳 | 85,749 | 91,008 | 484.27 | -0.07% |
南澳 | 326,796 | 330,613 | 1,801.12 | -5.67% |
武塔 | 9,549 | 11,299 | 57.12 | -3.42% |
漢本 | 6,513 | 6,874 | 36.68 | 5.66% |
和平 | 278,305 | 285,241 | 1,543.96 | 6.76% |
和仁 | 23,417 | 29,447 | 144.83 | 3.69% |
崇德 | 15,035 | 14,522 | 80.98 | -3.12% |
新城 | 845,850 | 482,090 | 3,638.19 | -1.02% |
景美 | 5,329 | 7,871 | 36.16 | 1.85% |
北埔 | 56,490 | 55,550 | 306.96 | -6.33% |
蘇花改通車影響最大的便是北迴線沿途各站。2018年許多站都已經歷了雪崩式的慘跌,2019年反而陸續回穩,雖然帳面上只有漢本、和平、和仁、景美等站成長,但東澳、崇德、新城等站其實進站人數都還是增加的,所以整體而言不算差。只有永樂這可憐的小朋友,在2016年施工高峰期曾締造平均每日53人的成績,當時比武塔、漢本、景美都還要多,,但2019年只剩下不到17人,未及當年三分之一,隨便一個景美都是它的兩倍以上。不過我們也不必擔心它會被裁撤,因為每年在此站的卸貨量超過100萬噸,論貨運它絕對是名列前茅。
新城站從2015年最高點6千3跌到2018年的3千6,不過2019年就穩定下來,進站人數還小幅增加,然而團客造成的特殊型態仍在。2020年這類客源幾乎完全消失,新城和蘇澳新的互補分佈是否會被打破(當然大跌也是免不了),絕對值得好好觀察。
另外真心建議台鐵,北迴線南下區間車的時間分配太畸型,以漢本站為例,從10:55到16:30大白天中間有5個多小時的空檔,有些隨興到訪的遊客會被困在這裡連午餐都沒辦法解決!事實上北迴全線小站都是一樣的狀況,5個小時沒有班車對旅客非常不友善。
北迴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約1萬人次,逆勢上揚讓人跌破眼鏡,幅度約0.71%。
宜蘭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暖暖 | 140,034 | 142,631 | 774.42 | -0.15% |
四腳亭 | 235,808 | 218,317 | 1,244.18 | 5.25% |
瑞芳 | 2,115,478 | 2,361,569 | 12,265.88 | -2.87% |
侯硐 | 290,670 | 287,384 | 1,583.71 | 1.20% |
三貂嶺 | 36,011 | 49,500 | 234.28 | 12.05% |
牡丹 | 48,731 | 53,788 | 280.87 | 7.47% |
雙溪 | 295,938 | 302,706 | 1,640.12 | -0.36% |
貢寮 | 68,603 | 84,245 | 418.76 | 3.13% |
福隆 | 369,070 | 411,157 | 2,137.61 | -1.45% |
石城 | 11,231 | 12,000 | 63.65 | 5.01% |
大里 | 108,299 | 63,339 | 470.24 | 13.75% |
大溪 | 81,835 | 86,966 | 462.47 | 5.85% |
龜山 | 38,229 | 36,599 | 205.01 | 4.09% |
外澳 | 39,327 | 42,014 | 222.85 | 0.59% |
頭城 | 472,978 | 460,594 | 2,557.73 | -3.11% |
頂埔 | 40,086 | 44,894 | 232.82 | -7.82% |
礁溪 | 634,276 | 647,918 | 3,512.86 | 2.20% |
四城 | 48,381 | 51,378 | 273.31 | 10.00% |
宜蘭 | 1,690,885 | 1,683,236 | 9,244.17 | -4.07% |
二結 | 55,672 | 56,525 | 307.39 | 4.24% |
中里 | 13,862 | 17,028 | 84.63 | -12.26% |
羅東 | 1,994,185 | 2,000,640 | 10,944.73 | -6.03% |
冬山 | 246,436 | 246,773 | 1,351.26 | -5.16% |
新馬 | 8,158 | 10,710 | 51.69 | -3.44% |
蘇澳新 | 364,262 | 1,006,244 | 3,754.81 | 2.87% |
蘇澳 | 210,061 | 213,769 | 1,161.18 | -4.34% |
宜蘭線鐵路積弱不振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自2015年達到高點之後便逐年衰退。2019年指標性大站瑞芳、宜蘭、羅東各下挫3%、4%、6%,光這幾站的幅度大概就決定了全線的狀況;另外雙溪、福隆、頭城、冬山、蘇澳等中級車站也都持續低迷。宜蘭地區旅客除非是剛好要到東北角地區,否則搭乘鐵路的誘因實在很低,即使雪隧經常性壅塞,自駕及國道客運仍是完全打趴了鐵路。往南也受到蘇花改通車影響,部份旅客轉往公路。
2019年度成長的車站比往年多,26站有14站人數增加,但規模不足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大里跟三貂嶺這兩個觀光性質小站增長幅度最高,少有人注意的四城也有10%,另外四腳亭、牡丹、石城、大溪、龜山、二結都不錯,但看這陣容就知道皆非大站。礁溪和蘇澳新站當然屬於較大站,然而兩趴多仍只是杯水車薪,不過蘇澳新站的增加頗讓人意外。
小站中跌幅較多的是中里、頂埔。中里站因施工停止靠站改用公路接駁,2020年估計會掉更多,但此乃非戰之罪;頂埔持續衰退則據說是學生數量減少有關。至於新馬,歷經2018年的傷痛,2019年乘車人數其實並沒有掉太多。
宜蘭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27萬多人次,幅度約2.76%,是全台鐵狀況最差的主要路線。
内灣/六家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千甲 | 135,409 | 131,484 | 731.21 | 3.78% |
新莊 | 636,833 | 654,637 | 3,538.27 | -0.10% |
竹中 | 252,402 | 259,615 | 1,402.79 | 2.73% |
上員 | 22,431 | 23,985 | 127.17 | -1.02% |
榮華 | 52,675 | 49,156 | 278.99 | -0.52% |
竹東 | 195,479 | 176,910 | 1,020.24 | -2.19% |
橫山 | 36,215 | 37,927 | 203.13 | -3.56% |
九讚頭 | 18,636 | 19,092 | 103.36 | 0.17% |
合興 | 35,567 | 42,979 | 215.19 | -3.05% |
富貴 | 4,023 | 6,397 | 28.55 | 1.91% |
內灣 | 210,920 | 204,810 | 1,138.99 | -4.56% |
六家 | 1,059,892 | 977,067 | 5,580.71 | 5.41% |
內灣本線呈現下滑,成長的只有千甲、竹中、九讚頭、富貴,幅度都不大。連最大站新莊都面臨了瓶頸,無力挑戰更高點。指標性質的竹東、內灣則繼續下探。不過六家線票房依舊銳利,六家車站突破5千之後仍保持5%以上成長。
靠著六家車站的挹注,內灣+六家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增加將近4萬6千人次,幅度約1.76%。不過要注意的是,若只計算內灣線的話則是下跌0.42%。
集集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源泉 | 8,756 | 9,341 | 49.58 | 0.30% |
濁水 | 55,590 | 50,523 | 290.72 | -1.00% |
龍泉 | 6,109 | 7,015 | 35.96 | 3.24% |
集集 | 210,144 | 141,487 | 963.37 | -6.50% |
水里 | 71,278 | 72,821 | 394.79 | 1.95% |
車埕 | 174,787 | 247,986 | 1,158.28 | -2.70% |
集集線2019年比2018年的全面下跌稍好一些,源泉、龍泉、水里等站業績回升,不過主要的集集、車埕兩站仍繼續衰退,所以整體人數仍免不了減少。只搭乘從集集到車埕的單程團客,從2017年的15萬逐年遞減,2019年只剩7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往返的散客其實反而是有增加的。
集集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1萬6千多人次,幅度約3.03%。
沙崙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長榮大學 | 325,510 | 319,413 | 1,766.91 | -3.25% |
沙崙 | 921,886 | 825,649 | 4,787.77 | -0.35% |
沙崙線的長榮大學站從2017年開始反轉下跌,2019年沙崙站也終於結束漲勢,形成全線衰退的局面,非常可惜。總進站旅客減少1萬6千多人次,幅度約1.31%。
平溪線/深澳線
站名 | 全年進站 | 全年出站 | 每日平均進出站 | 與前一年度比較 |
大華 | 7,130 | 4,875 | 32.89 | 19.12% |
十分 | 542,397 | 550,967 | 2,995.52 | 2.18% |
望古 | 7,836 | 10,438 | 50.07 | 7.15% |
嶺腳 | 13,381 | 12,488 | 70.87 | 4.01% |
平溪 | 132,856 | 140,562 | 749.09 | -5.47% |
菁桐 | 263,918 | 257,328 | 1,428.07 | -17.96% |
海科館 | 152,084 | 159,915 | 854.79 | -34.07% |
八斗子 | 98,814 | 119,095 | 597.01 | 92.82% |
平溪線的人氣最高點在2015年,之後便逐年下滑。最慘烈的是菁桐,2019年進出站人數僅及2014年的四成;反觀十分,當年它大約是菁桐的一半,現在是菁桐的兩倍。而這種現象對台鐵毫無好處,因為菁桐才是路線終點,旅客只搭到十分的話票價有差,人潮越往十分轉移代表營收越少。平溪的人數也在減少中,但不像菁桐那麼嚴重。其他大華、十分、望古、嶺腳等站其實都還是有增加。至於深澳線,海科館的謎團仍未解開,它就已經自動跌到最高點的三分之一。八斗子靠著鐵道自行車鹹魚翻身,幾乎增加一倍。
平溪+深澳線2019年度總進站旅客減少8萬8千人次,幅度約6.74%,已是全台鐵支線中最差。近期實地觀察,因為外國遊客幾乎完全消失,平溪線即使是假日的列車也人人有座位,昔日擁擠不堪的景象已完全改觀(其實現在正是暢遊平溪線的好時機),預料2020年這條路線會出現大崩跌。
<總結>
2019年台鐵總計全年旅客量增加約488萬,比例為2.11%,可以說比預期好很多,其中西線(尤其是山線和屏東線)又比東線和支線強。這一年的表現,我覺得應該要給台鐵一些掌聲。但是很遺憾好景不長,外在因素使2020年的台鐵將迎接巨幅的衰退,大家都在等著看這個黑洞會有多大。
我在某個粉專看到網友點名最沒用三小站「南樹林、北新竹、三姓橋」但我看他們運量都已經超過兩千了北新竹甚至爆到四千多而且它們的業績都有在持續提升真不知道網友們怎麼想的…
回覆刪除其實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如果網友願意花點時間看看這幾年旅客人數的變遷,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刪除會有這樣的想法 主要原因就是車越開越慢 就這樣子
刪除貓大我有寄信給你喔,其實我覺得林榮新光會衰退很正常,那個班次表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提升乘客量(不知道可以去查台鐵時刻表這站停靠班次很神奇)。
回覆刪除好,我會處理。
刪除林榮新光想要增加旅客量,最主要還是要靠兆豐農場的套裝行程,不然除了鐵道迷之外,我實在想不出來有誰會固定利用這一站。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有啦,住在水車寮的那幾戶農家。34年前在溪口隧道南口當警備兵的人留
刪除週邊住家大概都搬光了吧,剩下的老弱殘兵我想也極少利用鐵路當作出入工具。
刪除沙崙線的問題我想會不會跟新左營有關?其實台南站對號列車下如果沒停岡山就會是新左營而且這樣的班次還不少,搭區間車中間要停靠四個站搭對號很容易馬上就新左營,然後高鐵左營站由於目前是南部直達列車會停靠的站讓想搭直達的不去沙崙直接去新左營。
回覆刪除補充:在自強號站站停情況下也可能增加不少善化人直接跑去新左營搭高鐵直達列車,雖然從以上數據可能很難看出但以前善化對號列車不是很多情況下可能會搭區間車到沙崙,但現在自強號不少停靠善化下善化人士有可能直接對號南下新左營。加上高鐵近年增加苗栗彰化等站情況下直達列車可能讓追求時間等於金錢的人更加注重時間方面的情況還有台鐵區間車停靠站也過多從善化到新左營其實不會比區間車到沙崙慢,站站停的高鐵時間方面也可能越來越比直達車更慢。或許在諸多原因下可能會促成部分台南人搭高鐵不是去台南而是跑去左營,就像彰化搭高鐵先不提北彰化南彰化的員林也很愛跑去台中高鐵站是同個道理。
刪除從台南到左營搭高鐵然後北上,不是不可能,但本錢要很粗才行。我想高鐵台南站的問題還是在於距離主要市區太遠,搭區間車接駁要花不少時間,不僅影響到這一站的利用意願,連帶沙崙線也會被拖累。另外一個可能是長榮大學的學生人數,也許近年來招生狀況已有衰退,但這方面我還沒有去仔細研究。
刪除會搭高鐵其實不少是有本錢的,就我認識的要趕課程(教授)會直接利用高鐵在短時間前往北部或南部,台南高鐵站位置雖不是很理想但如果利用人多應該不至於衰退但公車客運蓬勃其實倒不是不可能。我說說我的經歷,我去過台南也利用公車到達南紡購物中心跟德安百貨和林百貨,台南公車其實不少雖然可能沒有台中多但也有不少路線。這點員林公車偏少導致員林相當依賴鐵路,如果不是重視時間的或許台南高鐵站也有可能被私人運具或是公車瓜分。
刪除其實說個比較現實面,不管沙崙線還是高鐵台南站都是有點雞肋(同理中部的彰化站亦是如此),先說台南其實離高雄太近,就跟屏東情況差不多,在這種情況本來就不該再增加高鐵站,甚至我如果是高鐵公司的主管,台南站的班次我會放在跟苗栗彰化雲林一樣
刪除就算蓋彰化站,彰化一樣到台中搭,因為彰化人口稠密區就在彰北 彰化員林那邊,而台中站也剛好就建在中南,過一條溪 就到彰化的地方,再加上台中站車又多又有直達車,自然而然 彰化人一樣選擇台中搭車
刪除我去過多次台中高鐵站但沒去過彰化高鐵站
刪除高鐵在排班次其實有點僵化,目前1開頭專跑都市台北台中左營,6開頭舊8站,8開頭各站停,老實說這樣有點僵化
刪除其實以嘉義和台南的運量,基本上只停8開頭停站即可,6開頭著重桃園新竹比較好
還好沒聘請像阿杰這個可能從未跨過大安溪的自私天龍人
刪除6字頭(老八站)那樣改就跟1字頭中左間一站不停,只會載椅子
而且高鐵台南站長途營收還是可以的,不然怎麼有2字頭增停台南站而不像嘉義站減停?
而且高鐵台南站跟舊台南市區有比高鐵彰化站跟彰化市區距離還遠嗎?
高鐵嘉義站是另一回事,就高鐵台南站來說我完全不能苟同。
我覺得后里除非在有這種活動,不然一定跌回百萬一下 繼續回歸當他台中段小站(結果停一堆民代自強)的生活
回覆刪除而且正常的數據起碼要到2021,今年還有燈會,所以先打個預防針,今年2020后里數據依然不可考
我覺得2019的跌幅增長,應該也在為2020的大跌做準備..(包括便當zz
而我對北迴線也有一些意見,就像板大說的 五個小時空擋沒車,沒錯 台鐵要的就是應該加開電車才對,而不是拉高級列車 莒光號 自強號 去停,然後再說要考量久久沒車的窘境,例如貢寮,很多影片都顯示一大早272那班北花最龜PP自強號,如果團客除外,期他日期根本月台上除了拍攝者 一隻小貓小狗都沒有,結果台鐵的回應卻是說如果不停 那下一班車就會很久,那就是回到原本的問題,台鐵真正應該要做的是加開電車,畢竟把這種高級列車停在這種小站 就是一種入不敷出的成本,沒乘客沒搭乘率 停了也是浪費時間
並且本身宜蘭,花東線搭車的人數就已經很有限了,只有那幾個大站,結果為了討好花東人,還加開一堆普悠瑪跟太魯閣,高級列車都快比區間車還多,這種排車思維 台鐵真的待加強,成本一直入不敷出,只會讓自己不斷的虧本
,而且開高級車就算,到花東那邊還幾乎都被當區間車在用 根本是超長途區間快
即使有燈會加持,但疫情影響更大,推測后里今年一定還是會大跌。每天7千多的人次絕不是這個中型車站的正常規模。
刪除貢寮會停自強號真的只是對地方民眾或民代交待,因為它是一個鄉(現在是區),沒停對號列車會被罵。這裡的區間車再怎麼等也是一小時、最差一小時半一班,沒有台鐵所說「下一班要等很久」這種事。但北迴線跟宜蘭線的區間車利用率偏低,這也是事實,然而台鐵還是要讓班距合理化才能真正服務鄉親、培養固定客源,不然晾在那邊5個多小時沒車,這會嚇跑更多人。
其實乘客數量不等同營收,花蓮乘客量可能看起來沒那麼多沒有多到前十名但是營收是特等站裡僅次於台北車站,為何台鐵要開一堆普悠瑪和太魯閣?還有這兩種列車屬於無當次車票不能上車,被抓到等同無票搭乘,不可能拿來當長途區間快使用。台鐵的票價會隨里程變化,玉里到花蓮或到台東、台東到花蓮、台東到潮州、花蓮到七堵絕對超過70公里。拿電子票證絕對會在70公里開始出現自強號票價,當地的人不太可能把自強當長途區間這樣做,沒省到多少錢還沒有位置坐。至於上述普悠瑪和太魯閣我已經經論述過不再重複,有人可能不清楚就算是一等站乘客最低的玉里營收一定比你想得更驚人,只要一個玉里的搭到花蓮或台東其營收可能大於各都會區間幾十人甚至百人。為何台鐵不放棄東線長途對號因為營收數字會說話,光是那幾個大站數量不多但營收其實遠比西線很多站加起來更龐大。
刪除版大 關於大慶跟太原 區間快的問題我有去稍微詢問一下台鐵人,他們其實最主要的停靠點是基於「醫院」這點,會選擇停靠大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是有醫院的存在,客源是隨時都會有的狀況,而太原附近則是聯外道路以及學校,他的客源比較在固定的時間點,所以區間快的停站點會優先排給大慶,不然大慶如果沒有醫院的話,他們也是不會選擇停大慶,而是採 豐原-潭子-臺中-新烏日-彰化 的規格,而至於后里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本身那個時間點不是乘車率不高,就是那時段剛好有 后里-潮州 的區間車要發車停靠在月台 而導致必須在豐原開車或發車
回覆刪除所以也不是偏心不偏心的問題,而在今年最後一次排點,也確實有幫太原排進一班通勤時間的區間快(下午五點半左右),因此排區間快在大慶跟太原的停靠站來說 還是會依照客源為前提下去排車
只不過我現在個人覺得 成追線的區間快 也應該要正式上路,至少在臺中站完工後的改點 應該正式排入,並依照
大甲-清水-沙龍-大肚(依情況)-新烏日-大慶-臺中-太原(依情況)-潭子-豐原
不然成追都要搭站站樂 真的很費時
沙龍?應該是沙鹿吧?
刪除大慶有醫院我知道(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當時大慶設站是不是因為有醫院這點我就不太清楚了
刪除噢噢 打錯了是 沙鹿 抱歉(自動選字你懂得...
刪除當初設站的理由 的確不是醫院 應該是為捷運化舖個底,當個實驗性車站,而效果也意外的好
畢竟當時車站間隔的狀態,我記得版大在大村篇有提到過,也就是當時只在每個行政區設一個站,而大站之後都會隔一個很遠的站 比方說:
臺中-潭子-豐原,彰化-花壇-員林
因此在這長途區間中 當時就架設實驗性通勤站 大慶啦 大村啦 太原啦 就這樣誕生,我是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但我分析下來是如此
真的是第一座實驗性質車站
刪除1998年大慶的確是台鐵通勤式車站的試金石,但當時選擇這裡其實蠻令人意外,因為台中~烏日站距還不及潭子~台中,大慶車站週邊也沒有非常熱鬧,西側至今仍是大片未開發重劃區。不過大慶車站慢慢累積起來的乘車人數,倒也沒讓台鐵失望就是了。
刪除太原區間快排點真的很委屈.....
回覆刪除原本只有2027現在多一班2011還是很雞肋...
你說的這兩班完完全全就牛頭不對馬嘴= =
刪除這兩班不僅根本從頭到尾都沒停靠,2027(臺中-嘉義)甚至連太原的邊擦都沒擦到= =
是原本只有2042(員林-七堵),今年成追雙線才又多排一班2021(豐原-彰化)..
根本都沒對到車...而且2011(七堵-員林)沒什麼偏心的,這班大慶也沒停
那些停大慶的區間快,除了2016.2017.2021(豐原-彰化&員林)還有2042之外,其他都是(臺中-嘉義)往返的區間快
跟太原有沒有停靠偏不偏心根本沒有問題...因為她根本邊都沒擦到...
然後上面也有人提到,排車 還是會依當地情況而定 因為有中山醫的關係,台鐵才會比較願意去排點給大慶,2016.2017這兩班的時間都在三 四點,太原那邊以通勤上班上學居多,這個時間停也不會有什麼人上車....
應該這麼說 其實我也不太懂台鐵為什麼一堆區間快都要從台中發車而不從豐原?更應該說后里,后里我能理解 主要是因為他本身還有一堆 后-潮 的區間車要大量發車,所以沒什麼空間調度,只能選擇豐原,但是臺中我真的很不能理解,他本身車就很多了,其中一個月台還要被拿來當始發站,那從另一個角度看,臺中站也根本連一島式都沒有,而只有雙岸式,因為其中一島的一邊都固定拿去當始發站調頭,那一邊用來待避的車基本上只有兩三班,我不懂 如果豐原也有成追車要調頭,那你不從豐原 你從潭子也行啊(以前確實有從潭子發車的區間車),還有早上的101次跟371次,這兩班也為什麼都要從台中發車?我反而更希望從豐原,因為這樣潭子居民也可以搭最早班北上區間轉乘,你從台中,台中南下兩邊軌道都佔滿了,潭子 太原 甚至 后豐 的乘客是要搭個毛,有時候真的不懂台鐵的思維在想什麼
刪除是2021沒錯,但短程區間快更不用說乘客有多少人了
刪除唯一乘客比較多的大概只有2042 上次在太原看到滿多人上下車的
至於區間快車排點的部份....只能看之後改點台鐵怎麼安排了
假設把起迄站改成豐原,沒理由停大慶不停太原🥴
2016 2017就是開 豐原-彰化 的區快,2042人多很正常 因為是通勤時間+長途區快,所以客源不在話下
刪除台中這一路段的區間快,豐原~員林應該是基本概念,停車站豐原、潭子、太原、台中、大慶、新烏日、彰化、員林也才合理。甚至我覺得大慶因為沒有待避空間,非通勤時間可以跳過不停。排點則要配合高鐵直達列車的時間,才能營造出真正快速便捷的感覺。
刪除其實員林搭普悠瑪的人好像還不少?因為我看過平日夜間人工攔截普悠瑪乘客一堆人都拿著普悠瑪票給驗票的人看,實際上我有搭過該班普悠瑪早上從員林到板橋之後從板橋回員林,平日的來回票都很難全部訂到假日我看更可怕。至於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南彰化跟高鐵站距離是很微妙而員林境內沒有國道通過(員林交流道不在員林),估計有不少員林人會利用該班普悠瑪北上比起到新烏日轉乘高鐵更加方便。順帶一提普悠瑪需要有當次對號列車票搭乘,否則視同無票搭車加收50%,當然列車南下剩下的乘客不是田中就是終點站斗六。
回覆刪除其實280、283起訖站可改為員林,編組和278、285一樣迴送彰化過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283員林過後幾乎是空車,280也是員林才開始有人潮。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那樣做估計斗六和田中會有意見,雖然我也不知這兩站多少人搭。另外我發現員林站有時會因為誤點或是視情況會移動普悠瑪停靠月台(例如改為第2月台),估計用來防止逃票,人從哪邊下來都看得到。我也曾經遇過站務員判斷我當時搭區間車非普悠瑪,因為我從第1月台下來而當時普悠瑪在第2月台。有次從北部回來沒普悠瑪我搭太魯閣也是遇過人工驗票,員林站只要啟動人工驗票防止高級對號逃票會關掉自動驗票機器很有趣。
刪除之前連假的前1天搭283松山=員林,員林下車約90~100人,員林開車後整列車剩不到30人
刪除這麼誇張?難怪你會說過了員林幾乎是空車
刪除毫無疑問員林是台鐵大站啊!每次造訪都覺得利用人數相當多。
刪除內獅站成績驚人啊!
回覆刪除應該不少人去看新的月台吧?台鐵要搞月台總是會有人想去看看長什樣子,鐵貓文中也說他有貢獻也說他有貢獻。不過我希望隨著恆春線能增加多點區間車這樣才能發展觀光,不要設立後學現在南迴線這樣一天來回兩班這樣反而又鼓勵別人回去開汽車。
刪除"秘境車站"之名很有吸引力啊! 就算不每天加多點區間車也最少假日加些區間車啊!
刪除南迴線電氣化後或許能將區間車班次增加到比較正常的4~6班,不過這是兩面刃,遊客一多,秘境感也隨之消失,就像現在的三貂嶺與平溪線小站。
刪除南迴線應該比的三貂嶺與平溪線小站好一點? 畢竟平溪線是聞名到國外也知!
刪除今年會大幅衰退嗎?難說…
回覆刪除最近很多人報復性出遊啊!
那也只是一時的,就跟內獅一樣,你一天幾十個團體遊客下車,你之後到年底都一樣只有1~2個人 還是一樣
刪除無法國外旅遊,可能多了國內鐵道遊~
刪除關於這點我想還是要持續觀察,下半年的爆發是否能彌補上半年的慘況?另外,有多少人是選擇自駕或搭乘遊覽車取代鐵路旅遊,這也頗值得研究。
刪除乘鐵路來做鐵路旅遊才有感覺啊!
刪除版主你好 我對你的全車站紀錄很有興趣,想請問您是怎麼進入出戰內拍攝紀錄的,是與站務人員說一聲嗎?
回覆刪除如果能用觀光來帶動當地經濟,就能使城鎮繁榮起來嗎?
回覆刪除相信會有一時繁榮,但同時吸引其他地區的人進駐,本地人是否一定得益成疑問
刪除台中車站的2B 3月台快要啟用了
回覆刪除區間車擠在新烏日 太原 潭子待避的情況應該會減少許多
也能夠因此開行更多班次了
也希望能在台中高架段比照其他地區 潭子 新烏日 能有第三個台中自強號彈性停靠點
刪除如台南(主.台南 新營 彈性.善化 永康),彰化(主.彰化 員林 彈性.田中)
一個大都會區 結果只有兩個停靠點 說實在真的少得可憐,至少不要排在后里那種鄉下地方,要也是[潭新]擇一
也能夠在台中段加開如同高雄般密集的區間快車
山線松竹與大慶兩站未來有可能會因為與台中捷運共構,其運量有可能會再成長。特別是松竹站,此站位於北屯區,本身佔盡人口紅利的優勢,且捷運機廠附近的建案不斷推出,可以想見未來那區人口會有爆炸性的成長,又有捷運的加持,當地居民若要前往高鐵或舊市區都很方便,是山線中值得觀察的一站。
回覆刪除另外有趣的是同樣都是從松竹~新屋日(高鐵台中站),台鐵的行車時間竟然比中捷短,若不是因為班次無法像中捷那樣密集,也稱得上是偽捷運哈哈!!希望未來台鐵整個組織能夠有新的革新,在未來可以向JR看齊。
懷疑嘛....台鐵當然跑得比捷運快阿...看車站量就知道了...
刪除所以我才認為
大慶>>新烏日 根本就是脫褲子放屁,這條綠線本身就不會賺錢了,說實在我很不樂觀,北屯人口最多的地方就在太原,精武那邊了,我並不樂見松竹根大慶會有多少提升,會搭台鐵的還是會搭,不會有人特地在松竹下車轉捷運到新烏日,或是從新烏日搭到大慶,因為那個根本不符時間成本,就算班距比台鐵快,但就我所見,也約是7~10分鐘一班,這個班距,跟台鐵比起來 只是縮短1/2而已,所以這條捷運 真的不要太樂觀
(精武車站在東區不在北屯)綠線目的是要通到市政府那邊去不是搶台鐵客源,而九德跟烏日搭乘捷運到市政府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捷運本身會虧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捷運通車後,台鐵烏日站的人數很有可能會下降,可以考慮不要每班區間車都停。
刪除就你最後一點所說的烏日站這點,我認為可以套用在 后里/豐原>>>彰化/員林,這類台中高架段的[捷運車]作為區間快,已停靠 后里/豐原>潭子>(太原)>台中>(五權...客量最多的新設通勤站)>(大慶)>新烏日>彰化/員林 ,這樣的排點
刪除我覺得台中那段高架化除了台中跟豐原車站其他都不太好找,這點包括潭子在內,原因在於除了該兩站之外都沒有明顯到足以讓人容易從外側找到車站的標示(藍色浮雕燈只有台中跟豐原車站是東西向都有)。潭子車站藍色浮雕並沒有位於東西向足以讓人明確知道車站的位置,我覺得台鐵該改善不然不熟位置的找個車站也會迷路。
回覆刪除以我個人在地潭子人的角度,其實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有看過臨時化以前的潭子車站有個很特殊的景象,鐵道的確是很指標性把兩邊分開,一邊商業鬧區,一邊住宅區,這個在台中,豐原都非常明顯,但是車站大門口的那一側都會是鬧區,後站則是住宅,但潭子卻是獨特例外,大門口是面向潭子街市場,後站則是為了方便鬧區的客源到前站搭車而出資興建,而高架化車站時,潭子是原地高架,而不像台中,豐原一樣是清站場後高架,而潭子這樣也就表示它是靠住宅那一側高架,我覺得多少有一點關係,而且明明是台中段少數原站改造的車站,卻是比照通勤站方式建蓋,其實還蠻失望的,再加上過了四年,車班排點還是如此稀少,流失的客源真的只能雪上加霜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說也奇怪,高雄那邊至少都有很明顯的指標但台中這邊我只看到五權有其他的你要走過去看或是熟路的知道,就連屏東段高架招呼站兩側都有浮雕就是台中這段真的匪夷所思而且是連潭子都這樣設計。我覺得好歹也兩側弄個浮雕吧?這我覺得已經不是通不通勤的問題而是這個設計感覺很敷衍
刪除沒辦法,因為在台鐵的定義裡面,潭子站就是個比較「大型」的通勤站,因此就是比照通勤站的建蓋方式...
刪除所以有時候看看高雄段的重建原站以及台中,豐原,其實還蠻無奈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