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拔林車站 (2013/10/24) 東側月台入口處,電子票證裝置立於兩旁像門神一般。 |
新拔林車站 (2013/10/24) 西側月台入口處,難以想像的簡陋。 |
拔林車站 (2012/09/09) 的站房已經被拆掉,成為無人化月台站。 |
位置:台南縣官田鄉(台南市官田區)
構造:無人化平面月台站
站體:無(已拆除)
月台:2(岸式x2)
註解: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秘》31
2016年~307,第168名
2017年~313 (+1.92%),第166名 (↑2)
拔林是縱貫線南段乘客人數最少、也是唯一具有秘境駅條件的車站。此站就位於曾文溪北岸,縱貫線鐵路曾文溪橋的北側橋頭,所以車站南端無法進出,東西兩側也都是樹林和荒地,於是只能利用北端;而北端剛好是171縣道的跨線高架橋,所以車站進出口就在橋下。最特別的是,此站沒有天橋,但也不允許跨越鐵路軌道,想要到另一側月台,唯一的方法就是離開車站,利用人行通道的階梯走到高架橋上,然後到另一邊走下來,再進到車站月台。從車站四望,週邊真的沒什麼建築物,但如果看了Google空照圖就會發現,其實車站東邊的民宅還不少,西邊的工廠也很明顯,只不過剛好被樹林或高架橋和工地擋住,不容易直接看到。
(2012年)拔林站南邊的曾文溪橋是台鐵少數還在使用的鋼樑長橋,不過距離退休也不遠了,因為新的大橋正在旁邊施工。除了新曾文溪橋之外,南岸還會有一段變成高架路線,北岸的拔林站則會因應橋樑位置改變,稍微往東側移動一些。為了進行這個工事,原本拔林站有一個已停用的小站房,因為正好就在新的路線上,所以直接被拆除。新拔林站已有一點雛形,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仍是兩邊月台、沒有側線的招呼站,我推測應該也不會再建新站房,就維持目前的樣態營運下去。只是新的拔林站會不會因位置改變而使秘境感降低,甚至根本不再是秘境駅?這就要再觀察了。
變動過的拔林車站還是位於縣道171的拔子林陸橋下,橋孔的位置也一樣;從橋孔以南則整個向東移,原本的大彎道因此而縮小了角度,不過看起來仍然是很彎。月台的位置也有改變,東側月台(應該是第一月台吧)向北拉出很長一段,大大超過了橋孔範圍;但西側月台(第二月台)的北端就跟原來差不多,形成兩月台不平行的設計。看看兩邊月台的入口處就明白了:東側月台在差不多中間,西側月台則是在最北側,但兩邊是事實上是一樣的位置。
往來拔林新站兩邊月台還是要利用陸橋上的人行道,這點跟舊站一樣;但有趣的是,新裝設的電子票證驗票機只在東側出入口才有,對在西側月台上下車的旅客極度不便,即使他家就在月台旁,還是要乖乖上下陸橋到東側嗶一下,再返回西側。我想這或許會大幅降低此站乘客使用電子票證的意願。
這次我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好好觀察三代曾文溪橋的現狀。第一代曾文溪橋(1901)目前僅剩部份紅磚橋墩,雖然已被列為臺南市歷史建築,但並沒有任何保護作為,傾頹的狀態看了令人非常感傷。這些殘存橋墩位於二、三代橋樑中間,行水區部份當然不易接近,不過北岸有一座在堤防邊很容易抵達,甚至可以近距離接觸。第二代鐵橋(1953)剛好使用了一甲子,平心而論它並不漂亮,但以前的鋼樑鐵橋都有一種金屬的樸拙感,歲月留下的痕跡更使讓它有獨到的韻味。這條橋退役後並不會拆除,但鐵軌已逐步撤去,看來十有八九又要變成自行車道。第三代混凝土新橋(2013)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水泥風格,全台到處都有,毫無美感可言。這條新橋往南延伸成為拔林~善化間部份的高架路段。
(以下為2012年拔林舊站景象)
構造:無人化平面月台站
站體:無(已拆除)
月台:2(岸式x2)
註解:小型聚落交通運輸站《秘》31
每日平均上下客人數:
2011年~262,第162名
2012年~264,第163名
2013年~270,第167名
2014年~298,第165名
2015年~309,第164名2016年~307,第168名
2017年~313 (+1.92%),第166名 (↑2)
2013年新拔林車站站牌 |
2012年當時的拔林車站站牌,左邊是正常版本,右邊不僅里程小數點被拿掉,拼音也不知道在亂拼什麼(攀林?)。 |
如果說石榴這個站指的其實不是真的石榴,那麼拔林這個站指的就真的是芭樂了。拔林舊稱拔仔林,地名由來就是附近有許多芭樂樹。不過,經過我實地勘查,現在拔林車站旁邊並沒有芭樂樹。
拔林是縱貫線南段乘客人數最少、也是唯一具有秘境駅條件的車站。此站就位於曾文溪北岸,縱貫線鐵路曾文溪橋的北側橋頭,所以車站南端無法進出,東西兩側也都是樹林和荒地,於是只能利用北端;而北端剛好是171縣道的跨線高架橋,所以車站進出口就在橋下。最特別的是,此站沒有天橋,但也不允許跨越鐵路軌道,想要到另一側月台,唯一的方法就是離開車站,利用人行通道的階梯走到高架橋上,然後到另一邊走下來,再進到車站月台。從車站四望,週邊真的沒什麼建築物,但如果看了Google空照圖就會發現,其實車站東邊的民宅還不少,西邊的工廠也很明顯,只不過剛好被樹林或高架橋和工地擋住,不容易直接看到。
(2012年)拔林站南邊的曾文溪橋是台鐵少數還在使用的鋼樑長橋,不過距離退休也不遠了,因為新的大橋正在旁邊施工。除了新曾文溪橋之外,南岸還會有一段變成高架路線,北岸的拔林站則會因應橋樑位置改變,稍微往東側移動一些。為了進行這個工事,原本拔林站有一個已停用的小站房,因為正好就在新的路線上,所以直接被拆除。新拔林站已有一點雛形,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仍是兩邊月台、沒有側線的招呼站,我推測應該也不會再建新站房,就維持目前的樣態營運下去。只是新的拔林站會不會因位置改變而使秘境感降低,甚至根本不再是秘境駅?這就要再觀察了。
(2013/10/24再次造訪)
(2014/1/8添筆)
拔林車站南側的曾文溪橋改建,位置在舊橋的東邊,為了因應這個變化,拔林車站也在2013年略微東移,在6月28日完全切換新路線,舊橋正式停用。不過在這之前,東正線就已經先切換走新橋了,所以有一段時間,拔林車站是新舊並存;南下列車走新路線/新橋、停靠新的東側月台,北上列車走舊路線/舊橋,停靠舊的西側月台。變動過的拔林車站還是位於縣道171的拔子林陸橋下,橋孔的位置也一樣;從橋孔以南則整個向東移,原本的大彎道因此而縮小了角度,不過看起來仍然是很彎。月台的位置也有改變,東側月台(應該是第一月台吧)向北拉出很長一段,大大超過了橋孔範圍;但西側月台(第二月台)的北端就跟原來差不多,形成兩月台不平行的設計。看看兩邊月台的入口處就明白了:東側月台在差不多中間,西側月台則是在最北側,但兩邊是事實上是一樣的位置。
往來拔林新站兩邊月台還是要利用陸橋上的人行道,這點跟舊站一樣;但有趣的是,新裝設的電子票證驗票機只在東側出入口才有,對在西側月台上下車的旅客極度不便,即使他家就在月台旁,還是要乖乖上下陸橋到東側嗶一下,再返回西側。我想這或許會大幅降低此站乘客使用電子票證的意願。
這次我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好好觀察三代曾文溪橋的現狀。第一代曾文溪橋(1901)目前僅剩部份紅磚橋墩,雖然已被列為臺南市歷史建築,但並沒有任何保護作為,傾頹的狀態看了令人非常感傷。這些殘存橋墩位於二、三代橋樑中間,行水區部份當然不易接近,不過北岸有一座在堤防邊很容易抵達,甚至可以近距離接觸。第二代鐵橋(1953)剛好使用了一甲子,平心而論它並不漂亮,但以前的鋼樑鐵橋都有一種金屬的樸拙感,歲月留下的痕跡更使讓它有獨到的韻味。這條橋退役後並不會拆除,但鐵軌已逐步撤去,看來十有八九又要變成自行車道。第三代混凝土新橋(2013)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水泥風格,全台到處都有,毫無美感可言。這條新橋往南延伸成為拔林~善化間部份的高架路段。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拔林車站西側月台,歪斜的景象依舊。 |
北上E1000型推拉式自強號正通過拔林車站 |
從月台南端眺望拔林車站全景 |
從月台北端眺望拔林車站全景,不平行的月台設計在這個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
從拔林車站西側月台(北上用)看東側月台(南下用),後方所見便是利用拔子林陸橋往來兩邊的樓梯。 |
拔林車站北端,南下電聯車正在駛近。 |
從陸橋上所見的拔林車站北端,下方還可看到東側月台延伸到這個位置。右前方慈安宮依舊建在。 |
拔林車站南端,西側月台幾乎延伸到曾文溪橋頭。一列南下電聯車正行駛在橋上,可看出橋的位置比車站高。 |
拔林車站上方的拔子林陸橋,右邊看到的是另一邊的樓梯。 |
拔林車站西側的廠房,「舜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製造皮革的工廠。台灣中南部有好多傳統產業,生產著我們都不太熟悉的東西,早期就是靠它們撐起台灣產業的一片天。 |
拔林車站東側的聚落,老實說,看到這個畫面覺得似乎該把拔林劃出秘境車站。 |
對照左邊的新站,拔林車站舊月台已成一堆碎石,右邊的圍牆應該也即將消失。 |
並列在一起的三代曾文溪橋,左邊是新水泥橋,中間是只剩幾個橋墩的古蹟老橋,右邊是剛退休的舊鐵橋。 |
曾文溪舊鐵橋兩端引道鐵軌已拆除,但橋上的還在。將來變成自行車道或觀光步道應該是八九不離十。我個人倒是希望右邊草叢中的哨所可以留下來,做為以前戒嚴軍管時代的活教材。 |
夾在新舊兩橋中間的老橋墩,一定要好好保存啊。 |
1901年曾文溪橋紅磚橋墩殘跡,這座是在堤防內,可近距離接觸。可是很明顯,它也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想看的人還是趕快去吧,因為隨時都可能被破壞。 |
北上EMU500型電聯車停靠拔林車站第二月台,因為此站位於彎道上,所以列車顯得歪歪斜斜的;而且此站月台很短,八輛電車廂就是極限了,沒停好的話車門甚至會超出月台範圍。 |
南下EMU500型電聯車進站準備停靠第一月台。其實在此站根本看不到月台編號,只有提醒北上或南下的標示。第一或第二的月台順序是依原有站房的位置推斷的。 |
在第二月台位置所見的拔林車站全景 |
從車站南端盡頭看整個車站,彎道月台非常明顯。拔林車站是鐵道迷朝聖之地,在此站我居然遇到了不只一位拍攝車站的粉絲。 |
拔林車站第二月台的遮棚,造型很有古早味。後方的樹林,可惜並不是芭樂樹。 |
拔林車站第二月台(北上乘車)入口 |
拔林車站北端,上方就是171縣道的高架橋,從對面有樓梯的地方爬上去再從這一邊下來,便是往來兩邊月台的唯一合法手段。 |
拔林車站北端,北上電聯車剛駛離。 |
拔林車站南端,上方是東西向快速道路台84線(北門~玉井),再過去就是曾文溪橋。 |
高架橋上所見的拔林車站北端,右邊施工處就是新的路線。 |
北上莒光號剛通過拔林車站,前方的廟宇是慈安宮,拜觀音的。 |
拔林車站月台,較靠北邊的位置,遠處紅色圈圈的地方就是原來站房所在。 |
新的月台正在施工中,看得出來位置比現在高一些。 |
拔林車站新月台特寫,一樣是兩個岸式月台。 |
縱貫線曾文溪橋,1953年完成,少數還在使用的鋼樑長橋。左邊就是將來的新橋。 |
新曾文溪橋正積極施工中,南岸還會延伸出一段高架路線。務必注意右邊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橋墩,左前近處也有一塊,都是最早的曾文溪橋(1901年啟用)殘跡。 |
那個以前的"造型很有古早味"的雨棚, 以前似乎是站房的位置...
回覆刪除https://www.flickr.com/photos/81718361@N00/13814869633/
這張照片實在太讚了。
刪除拔林車站是整個大台南內,唯一沒有公車經過的車站呢!就連排名第24的南科車站也有一天來回各4班的綠4。
回覆刪除看來拔林車站真的有榮登秘境車站的資格,下次一定要再去一次拔林車站,看看那座紅磚橋墩(上次忘了看)還在不在。
刪除應該不會輕易拆掉吧,畢竟是貨真價實的古蹟。
刪除是怕被人破壞...就像你在照片中所講的一樣...
刪除我98年當兵收假搭電聯車北上到隆田看到拔林車站就知道要準備下車了
刪除那時候拔林站的月台看起來要解體,然後沒有月台椅就只有一張不知打哪來鏽蝕非常嚴重的鐵椅子
再加上一盞沒什麼照明功能的日光燈
活像日本傳說中的如月車站
這個點能夠一次看到三代跨河橋 堪稱稀有 值得光臨
回覆刪除不過 拔林站這個點動線實在太爛 或許在171縣道北側蓋新站點
並開闢通往拔林里的聯絡道路 會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拔林算是剛renew完畢,應該不會再改了,這個小招呼站台鐵應該也不會想多花心思在這上面。倒是台南市府真的可以考慮把這三代曾文溪橋的景點好好整理宣傳一下。
刪除另外 或許讓旁邊的舜x認養 甚至冠名贊助車站
回覆刪除也是一個提升拔林車站來客數的好方式?
最近去過 站牌已經換了 遮雨棚也用好了 兩側月台也有票卡機。
回覆刪除但兩側的進站動線還是沒變吧?必須爬上陸橋才能往來。其實這站可以挖個地下道也不錯。
刪除我以前就在拔林站邊當兵負責守曾文溪鉄橋。以前叫"那拔林",不知怎又叫拔林?芒果林是我部隊的財產,竟然被砍光改種他種植被,令我氣憤!不知誰的主意?可惡!除了月台的水泥地外,全都被改了。想當初,鉄路電氣化時,我看著工人將一根根木枕,換成水泥枕。大概這水泥枕如同鉄軌還是老樣,其他全變了!
回覆刪除哇,是前輩,鐵路電氣化是1970年代的工程,您在這裡當兵駐守橋樑(橋隧連)應該是40年前的事了。該地以前地名是「芭樂林」,發音或許比較接近「拔那林」而不是「那拔林」?相信您對舊站房應該也有印象了。
刪除201連的Han ei大學長好. 請問您那時橋隧201連的連部在那兒? 警備211梯 菜菜菜鳥學弟拜上
刪除我是民65年預官26期,當輔導長。手下都是老兵,在大陸生、長大,後來不知怎的到台灣的老兵。別客氣,我們都是同袍。我那時叫警二總隊直屬第二中隊。你是警備總隊被納編時改的番號。
刪除請到
https://andro0918.pixnet.net/blog/post/191346468-警備總隊與警備兵%28下%29
那是一個警備兵的文章,我在上頭跟版主回應了很多對話。去看看,可以勾起你的記憶,我也要問問你後來的事。
對不住版主,要跟我的弟兄在別処聊。謝謝你網站的引介,讓我碰上稀少的同袍。
版主看到那舊鉄橋,勾起不少回憶。那時,我有兩個班駐在橋南北。我常要從橋上走過去探班。過橋時,火車是不停的南北衝。那是有奌拼命,鉄道工都有對講機,知道啥時有火車,可預防。他們也有同事可以互相扶持。我是一個人在上走,走沒拾步,就要前後看看。
刪除印象中,舊站鉄軌比較直,尤其在站上水泥月台邊應是直的。那時沒早點名時,偶而會故意上車站去看女學生。我的分隊長,也是預官,跟我説某某好看,我就去瞧瞧。啊!那美好的歲月,站上女生,只看不追,是最愉快事!她們比我小太多,就斷了我的慾望,不是我假仙!
刪除在台南有兩個舊名叫那拔林 目前都是指芭樂林沒錯
刪除但有一說法是西拉雅族語中某種植物的音譯
舉證的原因是這兩個區域 都是西拉雅族曾經生活過的區域
為了避免困惱
官田這個那拔林就改成拔林 新化那個那拔林就改成那拔
席特曼,真的叫那拔林,不是拔那林。
回覆刪除這裡回覆通知,只給你?還是seven也可收到?
刪除查"拔子林"車站時看到您的blog,是2011年7年前的文章了!當時我還是國中剛畢業,謝謝您blog的紀錄,這幾天又造訪了一次拔子林車站,真是令人懷念的年歲....
回覆刪除車站雖小,但承載很多人的記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