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小和田車站(小和田駅):靜岡縣.古老木造站房氣氛絕佳的戀愛成就車站

「秘境駅へ行こう!」網站排名:(位於無人地帶,遠處有一戶住家 / 古老木造站房 / 旁邊有一間民宅廢墟 / 步行到最近的聚落要一小時以上 / 附近的吊橋已損壞廢棄)
位置:靜岡縣濱松市天龍區水窪町
路線:JR東海.飯田線
站房:古老木造站房
候車室:站房內
月台:岸式月台x1(另一座岸式月台已停用)
路軌:1(工程車輛用側線轉轍器已拆除)
附近民宅:無,車站下方有廢屋一間
遇見人數:2008年無,2015年鐵道迷1人
感想筆記本:有(站房內桌上)

小和田車站 (2015/07/05) 擁有非常完整的古老木造站房,進出口與路軌平行,要經過右邊剪票口再沿著屋簷的階梯走向月台。
初次造訪小和田車站 (2008/06/17) 的景象
小和田車站站牌,位於濱松市天龍區,往豐橋方向的下一站是大嵐(おおぞれ),往天龍峽方向的下一站是中井侍(なかいさむらい)。
小和田車站的舊式站牌,掛在站房屋簷下。
2008年的列車時刻表
2015年的列車時刻表,班次數量完全一樣。

飯田線是JR東海的地方路線,從愛知縣的豐橋向北到長野縣的辰野,全長將近200公里。大部分的路段是沿天龍川河谷上溯,會經過不少十分荒涼渺無人煙的地帶,因此也造就出不少秘境車站;但令人意外的是,這種單線坡度大彎道多的路線,竟然已經全部電氣化。不過因為沿線人口不多,飯田線沒有全程的特急列車,只有豐橋~飯田之間的特急「伊那路」,班次也很少。而行走全程的普通車倒是存在,94個車站停好停滿,總共要6個多小時,非常標準的鈍行列車規格。

在牛山先生的「秘境駅へ行こう!」網站排名中,飯田線共有9站列名其中,比例非常高。而在路線中段大嵐~天龍峽之間,約35公里的距離就涵蓋了7站,其中又有6站(小和田、中井侍、為栗、田本、金野、千代),不僅排名皆在前26位,還有3站佔據前十大,可說是精華中的精華。因此,飯田線是日本少數以「秘境駅」為號召,開行特別觀光列車(飯田線秘境駅号)的路段。不過這種列車行駛日期極少,可遇不可求,每一站停留時間也有限,所以建議還是搭乘一般列車即可。我在2008年初次挑戰飯田線,當時經驗不足非常謹慎,一整天只安排了造訪兩站(小和田、為栗)加上天龍峽河谷散步;2015年就不一樣了,我直接針對高排名車站,利用各種往返乘車方式,早上6點出發,6站全部踏足且都長時間停留,不到下午5點就完成,搭車前往下一段旅程。本來按照時間點,我應該先寫小和田和為栗的介紹,過了7年再寫另外4站;不過後來還是決定直接把飯田線六大秘境車站一口氣完成,這樣才不會造成閱讀上的落差,現在,就從最南邊的小和田站開始。

想要造訪小和田車站,當然只能搭乘普通車,從豐橋出發要2個半小時左右。要利用特急「伊那路」到停靠站再轉車來節省時間的想法固然合理,但特急班次太少加上轉乘時間很難配合,變成沒有太大意義。不過我2008年第一次前往飯田線是真的搭特急到天龍峽,逛逛走走再吃個飯,然後才前往小和田、為栗;2015年只瞄準秘境站,就是乖乖拼最早的班次(豐橋6點發車),先到中井侍再折返一站回到小和田。為了方便大家看懂這一段六大秘境車站分佈,我利用Google Map做成以下的標示:

左上是飯田線南段(豐橋~天龍峽)的路線,右邊則是大嵐到天龍峽的放大圖,綠色字的車站代表特急列車停靠,紅色字就是六大秘境車站的分佈。一天逛完沒有問題!
豐橋車站,愛知縣東海道上的大站,也有新幹線停靠,轉車往飯田線相當方便。
在豐橋車站月台升火待發的特急「伊那路」,沿飯田線開往飯田車站。這是JR東海的373系寬景窗戶(ワイドビュー)列車,視野良好。
特急「伊那路」的側面標示
豐橋開往天龍峽的普通列車,313系電車。
2008年我第一次造訪小和田車站,在月台上就注意到它標示著「三県境界駅」,旁邊還有靜岡、愛知、長野三個縣的指示方向。不過仔細查閱地圖會發現,此站完全是在靜岡縣境內,而且在原來的行政單位水窪町併入濱松市之後,變成「濱松市天龍區」,不過這裡是一點都市風情都沒有的偏遠區域。至於愛知縣是在天龍川對岸、長野縣則在北邊,真正的三縣交界處約在車站東北方約250公尺處的河中央,是在月台目視範圍內。另外還可以看見寫著「恋成就駅小和田」的木牌,當下我也搞不清楚來龍去脈,不過後來才知道它的典故。原來是在1993年,日本皇太子德仁親王迎娶王妃,名字叫做「小和田雅子」,其娘家姓氏跟這個車站名一樣,所以炒作了此站的觀光熱潮,甚至還曾經行駛過「花嫁號」特別列車。至今在站房內部上方還掛著當年成親的照片,車站下方不遠處也有戀人專用座椅,就像去神社求個戀愛御守一樣,日本人很喜歡在各地設置這種戀愛道具,讓有情人能夠尋求心理慰藉,終成眷屬。而據說2019年日本天皇就要輪替,屆時這位王妃會變成皇后,說不定會再來炒作一下小和田車站。

本站前後皆為隧道,中間相夾而成的站場原本有兩側的岸式月台、可交會的雙線路軌,不過後來只保留了靠近站房的這一邊,另一側則撤除,月台也失去作用。小和田的木造站房非常道地,光是能夠正常開啟的鑲玻璃窗木門就讓人再三回味;候車室裡的木條長椅、舊式售票窗口和行李房窗口也都充滿古老的氣氛。遊客也不會錯過一旁桌上的感想筆記本,許多年下來已經累積好幾大本,當下我隨意寫了幾句話,這也為7年之後我再次造訪留下伏筆。

觀察完車站之後,接下來當然要前往附近探險。車站下方有一間很大的廢屋,雖然人去樓空但屋內還留了不少生活器具,形成一種詭異的氛圍,彷彿不久之前還有人居住。下到天龍川的河邊,往左可通往「小和田池之神社」,本來以為會有鳥居步道什麼的,走過去才發現只是一間小小的木屋;根據老一輩的說法,到這種遙遠的神社寺廟不可以任意許願,因為還願非常困難;不過我採用最刁鑽的技倆,許願「中樂透頭獎」!如果真的中了,就算來這裡還願我也心甘情願啊。至於往另一邊則有「高瀬橋25分」、「塩沢集落1小時」的標示,這已經超出我能夠往返的距離,所以也只能在河邊的步道晃一下,看看天龍川的風景、聽一聽鳥叫蟲鳴,享受秘境車站的孤寂樂趣。

小和田車站在之前一直都雄踞秘境車站排名第二位,最近這幾年才退居第三,可能是牛山先生覺得氣氛有一點點降低。不過,我在2015年再次來到這裡,除了站房旁邊多了一道柵欄,並未發現有什麼改變。走進木造站房,我立刻注意到桌上的感想筆記本,想到7年前曾經寫過,於是刻意翻閱以前的留言,花了一點時間,結果居然還被我找到!看著以前寫的文字,真是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同時也蠻佩服日本人的龜毛精神,這種鳥不生蛋的車站竟然有人把這些遊客留言都一一標示年份並整齊排列。我又再次寫了幾句話,並預約2022年再來看看是不是還在。不過可惜的是,我還是沒有找到任何其他台灣人的留言,所以無法知道是否也有同好來過這裡。

雖然這幾年我都沒有中樂透頭獎,理論上不需要還願,但我還是決定再去神社那邊看看。然而,因為當時連日下雨加上缺乏維護,原本步道已成為山澗而無法通行,連往神社的路標都消失了,不知道後來是否有修復。當然我是希望能恢復,這樣我改天中了樂透頭獎才能順利去還願啊。至於廢屋和天龍川河邊的景象都差不多,只是河水很混濁且河面偏高,應該也是前幾天下雨的關係。我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河邊坐著發呆看風景,並且發現有一種很規律的鳥叫聲,似乎是在警告我這個陌生動物。

小和田車站,站房非常古老、廢屋有點陰森、神社很迷你、天龍川很美,一個人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相當舒服、幽靜,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211系普通車停靠小和田車站,駛離前列車長正在張望自動門關閉的狀況。
列車往從小和田車站往南駛離
211系普通車進站中,與上圖不是同一班列車。
小和田車站北方,不遠處可以見到隧道口。
小和田車站原本擁有兩座岸式月台,現在只保留一側運作,山邊的月台有一段已被土石蓋住。
這一段則還能看見兩側岸式月台的規格,但另一條路軌也早已撤去。
從站房這一端觀察兩側月台,現役跟停用的狀況相差很多。
往南邊不遠處也是隧道,而這裡的工程車用側線其實沒有轉徹器,直線路軌的型態亦已無法切換,形同作廢。
小和田車站標榜三縣境界車站,不過並不是真的位於交界處。
從小和田車站月台眺望天龍川,真正的三縣交界處就在河道中央。
戀愛成就車站小和田
小和田車站月台與站牌
2008年當時,站房剪票口的屋簷下還保留了15年前「花嫁號」特別列車的車頭掛牌。
小和田車站站房形式上的剪票口,但已無任何設施。右邊可以看到放著感想筆記本的桌子。
累積了不少年的感想筆記本,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在桌上。其中一本被我拿出來翻閱。
2008年我在小和田車站撰寫感想時的英姿
2015年我再次在小和田車站撰寫感想時的英姿。人的習慣動作都不會變啊,看看兩腳所踏的位置就知道。
2008年的留言,7年後被挖掘出來,好感動。
2008年的時候看到告示板上貼了一些紀念品,我也如法炮製,貼了一張自動提款機的明細表。本來以為它會像北濱站那樣整個被貼滿,但2015年再度光臨時已全部清除。
小和田車站站房內的售票窗口(左)及行李房窗口(右),上方掛著週邊地圖和褪色的成親畫像。
相當古典風格的小和田車站週邊地圖,還標示當地的季節活動,包括春天的蕨類野菜和日本睡鼠、夏天的鯉魚和露營、秋天的紅葉跟健行,這些搭配還真有趣。
這種古老售票窗口,中間窗戶可以開啟,露出一格空間賣票。
老式木造站房幾乎都有這種低矮的長條木椅
親自試躺一下
對外的進出口是在桌子旁邊,我個人非常喜愛開關這種門的聲音,會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
小和田車站進出口特寫
再複習一次小和田車站的木造站房整體
下一段影片是從進入站房開始,拍攝整個木造站房內部,再沿著屋簷移動到月台上,最後以天龍川的遠景結束。最前面可以聽到開關門的聲音喔。

離開車站之後,向下方的步道起點。
左前方的圓頂涼亭裡面就是情人座椅;右下方則是廢屋的屋頂一角。
情人一起坐在上面,可以帶來幸福?
小和田車站著名地標:廢屋一棟。左邊角落可以看到指標,往鹽澤聚落1小時,往荒廢的高瀨吊橋25分。
2008年的廢屋外觀
2015年的廢屋外觀,窗戶開關的位置有一點改變,應該有人進去探險過。
下面這段影片是從上方走下來,經過廢屋(拍了一下內部),最後到達天龍川河畔的過程。

2008年往小和田池之神社的步道暢通,指標也在,走過去5分鐘(其實不用這麼久)。
這就是迷你的小和田池之神社,如果我中樂透頭獎一定會再去一次。
2015年往小和田池之神社的路徑變成這樣,無法通行。如今狀況不明。
2008年,小和田車站附近的天龍川,碧綠的河水波光粼粼,緩緩流動。
2015年小和田車站附近的天龍川,因為連續降雨造成水位高漲,河水也變成灰褐色。

5 則留言:

  1. 天龍區也是日本過疎化最大的政令指定都市區吧,可以跟台灣的原住民區比了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這裡真的是最不合理的市「區」了,總覺得日本的市町村大合併也有點過頭了,造就出許多怪物行政區。濱松市人口約80萬,但面積超過1500平方公里(比新竹縣還大),其中近三分之二是天龍區,轄區人口不到3萬。

      刪除
  2. 2008年的廢屋照片兩張照片感覺不太一樣耶,是光影角度的不同嘛?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我寫錯了。第二張是2015年的照片。真的是一點都不能大意啊。

      刪除
  3. 今年如果真的有去的話也麻煩跟新一下 XD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