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2016台鐵各站客運狀況分析(下)

最近台鐵公佈了2016年度的各項統計數據,包括我最關切的各站客運量(上下車人數)。除了儘快將新的數字更新到各個車站頁面,我也撰寫了這篇數據分析,歡迎有興趣的網友閱讀。由於內容太長,我把它分為「人數增減與排名升降」和「各路線區間内相對變化」兩篇。

●各路線區間内相對變化

縱貫線北段
基隆   15﹐546  - 5﹒54%
三坑    2﹐675  + 7﹒50%
八堵    5﹐555  + 5﹒51%
七堵   11﹐646  - 2﹒17%
百福    4﹐891  + 0﹒17%
五堵    3﹐352  + 5﹒59%
汐止   19﹐039  + 1﹒37%
汐科   15﹐710  11﹒23%
南港   17﹐058  15﹒15%
松山   32﹐494  + 2﹒23%
臺北  127﹐062  - 1﹒91%
萬華    8﹐189  - 1﹒00%
板橋   43﹐026  + 0﹒90%
浮洲    5﹐233  + 3﹒14%
樹林   31﹐223  - 3﹒28%
南樹林   1﹐523  61﹒37%
山佳    3﹐356  - 7﹒53%
鶯歌   17﹐309  - 2﹒38%
桃園   58﹐111  - 4﹒19%
內壢   16﹐701  + 1﹒12%
中壢   55﹐788  - 2﹒54%
埔心   10﹐735  + 1﹒00%
楊梅   10﹐199  - 1﹒14%
富岡    3﹐347  + 0﹒89%
北湖    2﹐068  - 3﹒06%
湖口    7﹐796  - 2﹒64%
新豐    9﹐754  - 0﹒77%
竹北    9﹐477  - 0﹒37%
北新竹   3﹐784  + 7﹒33%
新竹   40﹐689  - 4﹒94%
三姓橋   1﹐403
香山    1﹐061  - 1﹒33%
崎頂      425  15﹒70%
竹南   15﹐676  - 4﹒82%
台鐵最繁忙的區間,2016年雖然還是囊括各項頂尖指標(前三大、前十大之中佔7席、擁有17個萬人大站),不過人數下滑的車站已經多達一半,基隆、七堵、台北、樹林、鶯歌、桃園、中壢、楊梅、新竹、竹南等主要車站都處於持續性的衰退。另外一處反轉的信號則是湖口/新豐/竹北區段,原本年年成長的新豐、竹北等站,這次也出現了小幅下跌。南樹林、三姓橋的登場也使得前後站(樹林、山佳、新竹、香山)的業績明顯受到影響,此態勢在今年可能還會再延續。在成長的趨勢方面,基隆~台北區間(但不包括頭尾兩大站)還是最大贏家,汐科、南港兩站尤其明顯,其中「通勤站」汐科甚至已經超越「一等站」基隆的進出站人數,而南港應該是受惠於高鐵站啟用帶來的效應。其他就只有北新竹、崎頂兩站表現較佳,

山線
造橋      602  + 1﹒52%
豐富      852  26﹒88%
苗栗   12﹐028  - 8﹒51%
南勢      197  13﹒28%
銅鑼    1﹐498  - 0﹒07%
三義    1﹐641  - 0﹒43%
泰安      849  11﹒10%
后里    4﹐059  + 0﹒75%
豐原   15﹐842  + 1﹒85%
潭子    5﹐452  + 6﹒89%
太原    6﹐081  + 7﹒94%
臺中   54﹐437  + 1﹒31%
大慶    4﹐582  + 4﹒05%
烏日    1﹐531  - 8﹒67%
新烏日  11﹐364  - 6﹒80%
成功    1﹐498  - 2﹒11%
2016年山線豐原~大慶段高架化通車啟用,另外還有遷移後的豐富新站開業,這兩件事對該路段整體業績影響不小。豐富站的成長非常驚人,豐原~大慶之間的各站也都一片榮景;其中台中車站高架化之後動線變化、設施又有許多讓人詬病,但還是能增加旅客人數實在是不容易。另外南勢和泰安這兩個秘境小站,進出人數也持續增加。至於其他幾個衰退中的車站可就笑不出來,苗栗受到高鐵站開業的影響,出現了近年來少見的跌幅;新烏日的漲勢也突然中止,不僅自己下滑還拖累旁邊的烏日。苗栗和新烏日的山線第三大站之爭,因為雙雙下跌而沒有激起漣漪。而成功站今年本來就應該輪到下跌,不過只有2.1%算是蠻少的。

海線
談文       76  20﹒05%
大山      260  - 5﹒05%
後龍    2﹐473  - 5﹒03%
龍港       51  -19﹒36%
白沙屯     494  + 8﹒24%
新埔      147  + 8﹒50%
通霄    1﹐851  + 1﹒54%
苑裡    2﹐987  + 2﹒59%
日南      567  - 1﹒71%
大甲    5﹐199  + 3﹒30%
臺中港     160  + 2﹒57%
清水    2﹐331  - 0﹒08%
沙鹿    4﹐766  + 1﹒16%
龍井      820  - 4﹒66%
大肚    1﹐398  - 4﹒37%
追分      847  - 8﹒76%
2016年海線可說是漲跌互見,但自強號六大站的態勢並沒有變動,大甲稍微又拉開了與沙鹿之間的差距,後龍與清水慢慢接近不過還是領先,通霄也不再把大肚放在眼裡。談文、白沙屯、新埔成長較多,感覺上是觀光的影響;大山、後龍、龍港和龍井、大肚、追分各自連續三站呈現較大跌幅,不過追分是輪到雙數年,不跌也不行。

縱貫線中南段
彰化   29﹐892  - 0﹒39%
花壇    2﹐046  + 1﹒73%
大村    1﹐739  + 3﹒21%
員林   16﹐429  - 0﹒05%
永靖      901  + 8﹒50%
社頭    2﹐410  - 2﹒85%
田中    6﹐108  - 6﹒39%
二水    2﹐651  - 6﹒46%
林內    1﹐490  + 0﹒35%
石榴      310  + 3﹒90%
斗六   13﹐148  - 6﹒50%
斗南    4﹐592  - 9﹒32%
石龜      283  + 9﹒48%
大林    3﹐391  + 0﹒12%
民雄    4﹐039  + 0﹒36%
嘉北    1﹐613  + 2﹒18%
嘉義   21﹐184  - 0﹒93%
水上    1﹐307  - 0﹒89%
南靖      409  - 0﹒52%
後壁    1﹐237  - 3﹒42%
2016年縱貫線中南段不太樂觀,主要大站全數下跌,彰化、員林、嘉義算是輕微,但田中、二水、斗六、斗南則損失慘重,很大部份是受到彰化、雲林高鐵站開業的影響。成長最多的是永靖和石龜這兩個無人站,其中永靖將來也許可以成為千人等級無人化大站。

縱貫線南段
新營   10﹐884  - 3﹒11%
柳營    1﹐879  - 6﹒23%
林鳳營   1﹐190  - 0﹒76%
隆田    3﹐220  - 5﹒72%
拔林      307  - 0﹒75%
善化    6﹐979  - 4﹒03%
南科    2﹐438  - 0﹒59%
新市    5﹐557  - 1﹒08%
永康    6﹐603  - 1﹒00%
大橋    6﹐907  + 0﹒31%
臺南   52﹐849  - 0﹒38%
保安    3﹐519  - 3﹒67%
仁德    1﹐647  10﹒90%
中洲      990  - 3﹒65%
大湖    3﹐864  - 4﹒64%
路竹    3﹐721  - 1﹒96%
岡山    5﹐914  - 1﹒86%
橋頭    2﹐927  - 0﹒98%
楠梓    5﹐125  - 3﹒17%
新左營  16﹐027  + 7﹒08%
左營    2﹐190  + 3﹒94%
高雄   39﹐656  - 4﹒30%
2016年的縱貫線南段有點崩盤的感覺,22個車站僅有4個成長,其餘全數下跌,連拔林、南科、台南這些近年來的強者都不例外,猛將大橋也只剩下0.3%。新左營加上左營的增加數字,這次也抵銷不了高雄的損失,總之看起來就是一片慘綠。唯一的亮點只有仁德,似乎仍在蜜月期,不過它不斷侵蝕的保安和中洲的客源,也讓人高興不起來。所幸這個區間雖然衰退的車站雖多,但沒有出現太誇張的跌幅。

屏東線
鳳山    9﹐109   3﹒23%
後庄    1﹐306   1﹒68%
九曲堂   2﹐296  - 4﹒81%
六塊厝     189   4﹒41%
屏東   19﹐799  - 5﹒06%
歸來      221  72﹒75%
麟洛      175  88﹒88%
西勢      742  57﹒59%
竹田      451  33﹒97%
潮州    6﹐552  34﹒25%
崁頂      401   4﹒63%
南州    1﹐014  -23﹒58%
鎮安       42  - 1﹒21%
林邊      764  -11﹒28%
佳冬      365  30﹒05%
東海      107  - 5﹒04%
枋寮    1﹐853  - 4﹒45%
2016年可說是屏潮計畫驗收的一年,縱貫線大量班次拉到潮州發車,沿線各站受益良多,尤其是歸來、麟洛、西勢、竹田、潮州等站,漲幅是從30%起跳,最多的更高達88%,可說是全台鐵最火熱的路段。但屏東車站本身反而被拉走了一些乘客,造成明顯跌幅。至於潮州以南則出現很極端的現象,有南州、林邊的大幅衰退,卻也有佳冬莫名其妙的大幅成長。不過整體而言,屏東線南段的狀況並不好,枋寮站更新之後的站房似乎也沒發揮多大作用。

南迴線
加祿       17  -19﹒63%
內獅         -42﹒15%
枋山        3  -20﹒10%
古莊        1  -51﹒53%
大武      411  + 3﹒82%
瀧溪       59  - 2﹒72%
金崙      617  + 5﹒67%
太麻里     324  + 2﹒41%
知本    1﹐233  + 3﹒71%
康樂       35  - 1﹒40%
註:實際上為0.57
2016年的南迴線,知本仍是唯一每天超過千人進出的車站,且每年都還維持一定的漲幅,不過去過的人幾乎都抱怨,知本火車站離溫泉區實在太遠了。金崙、大武、太麻里等主要大站依序列在知本之後,而這四站也就是南迴線本年度有成長的車站,其中最值得探討的還是金崙,它的人數不僅早就超越大武,甚至已經接近太麻里的兩倍,但停靠班次仍然只有大武、太麻里的三分之二左右,不知道台鐵到底是怎麼想的。此外,南迴線四小站人次都跌得亂七八糟,古莊甚至直接砍半,看來還是需要我這種人去挹注一下票房。

台東線
花蓮   28﹐966  - 2﹒71%
吉安      714  + 0﹒31%
志學      600  + 3﹒15%
平和       37  - 0﹒47%
壽豐      549  + 6﹒28%
豐田      192  - 3﹒70%
南平       44  24﹒58%
鳳林      657  - 3﹒29%
萬榮      114  + 5﹒43%
光復      861  - 2﹒52%
大富       20  + 9﹒85%
富源       98  - 0﹒27%
瑞穗    1﹐154  + 3﹒40%
三民       12  -15﹒23%
玉里    2﹐603  + 0﹒70%
東里       40  - 9﹒92%
東竹       34  - 7﹒98%
富里      391  + 0﹒89%
池上      955  - 3﹒40%
海端       14  -22﹒22%
關山    1﹐183  - 1﹒77%
瑞和       24  12﹒74%
瑞源       85  - 3﹒96%
鹿野      425  - 7﹒42%
山里       16  + 0﹒20%
臺東   10﹐564  - 0﹒30%
2016年台東線漲跌的車站比例跟去年差不多,不過最大的成長都集中在小站,包括南平、大富、瑞和,基本上無足輕重;其餘就是志學、壽豐、萬榮、瑞穗有一定比例的進步;至於玉里、富里、山里這三個「里」字輩車站,每次去都覺得人好像越來越多,不過實際上也只有零點幾趴的成長。而在花蓮車站帶頭衰退之下,台東也首次跟進,鳳林、光復、池上、關山、鹿野等站亦無法倖免。比較大的跌幅則集中在小站,海端和三民這一對難兄難弟,包辦台東線最大跌幅前二席,人氣直直落;東里、東竹的狀況也不好。而經過一年的努力,瑞穗又更接近關山了,志學則把追趕的目標放在鳳林身上。

北迴線
永樂       53  12﹒52%
東澳      643  - 3﹒47%
南澳    2﹐220  - 2﹒67%
武塔       43  20﹒52%
漢本       49  + 8﹒81%
和平    1﹐363  + 7﹒94%
和仁      114  15﹒18%
崇德      102  17﹒23%
新城    5﹐310  -16﹒64%
景美       32  - 9﹒79%
北埔      389  -24﹒77%
隨著中國熱的落幕,新城也終於面臨盛極而衰的命運,對映著它剛擴建完成的巨大站房,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北埔也像是一個卸下重重濃妝的村姑,歷經有如Gold Rush般的瘋狂日子,總算回到原本的純樸面貌。而位於兩者之間的景美,也難以抵擋頹勢。而花蓮、北埔、新城三站合計所減少的65萬上車人次,代表的幾乎全是北迴線的票房,就算大部分只是區間車或莒光號的票價(中國團客通常不會被安排搭乘自強號),我相信帳面上還是相當可觀。不過,北迴線倒也有另外一股熱潮,那就是蘇花改施工帶來的工程人員乘車需求,從永樂、武塔、漢本一路往南到和平、和仁、崇德,每站都有不錯的業績成長,其中武塔站在這5年間已經增加了一倍。

宜蘭線
暖暖      693  18.92%
四腳亭   1﹐076  + 6.75%
瑞芳   12﹐838  - 0﹒55%
侯硐    1﹐570  - 1﹒04%
三貂嶺     190  - 1﹒93%
牡丹      273  + 2﹒22%
雙溪    1﹐783  - 2﹒26%
貢寮      431  - 0﹒42%
福隆    2﹐350  - 4﹒91%
石城       62  - 8﹒74%
大里      439  + 4﹒98%
大溪      447  + 3﹒07%
龜山      196  - 4﹒87%
外澳      244  + 7﹒16%
頭城    3﹐046  - 6﹒84%
頂埔      262  - 8﹒08%
礁溪    3﹐610  - 3﹒58%
四城      262  - 4﹒64%
宜蘭   10﹐260  - 0﹒41%
二結      286  + 6﹒32%
中里       68  + 5﹒86%
羅東   12﹐376  - 1﹒77%
冬山    1﹐307  + 7﹒88%
新馬       43  - 9﹒47%
蘇澳新   5﹐962  -20﹒12%
蘇澳    1﹐425  - 2﹒41%
延續前一年的低迷態勢,宜蘭線仍然處於衰退階段,約三分之二的車站都是負成長,包括所有大站。首當其衝的便是蘇澳新站,進出站人次一年之間減少兩成,約54萬人次;但有趣的是,此站的進站(上車)人數是增加的,所以也許實際售票金額搞不好還成長哩。另外比較明顯下滑的車站包括福隆、石城、龜山、頭城、頂埔、礁溪、四城、新馬等等,不過幸好瑞芳、宜蘭、羅東三個頂級大站都只是小傷。在成長的部份,所謂「西有永靖、東有暖暖」,暖暖又締造了光榮的成績,這5年來幾乎成長了快一倍。其他像是四腳亭、外澳、二結、中里、冬山也都表現不錯,不過看這陣容就知道都是偏小的車站(只有冬山有對號列車停靠),對全局影響不大。

内灣/六家線
千甲      576  - 6﹒83%
新莊    3﹐135  + 2﹒85%
竹中    1﹐343  -13﹒83%
上員      133  - 8﹒20%
榮華      288  - 5﹒50%
竹東    1﹐147  - 4﹒93%
橫山      241  - 4﹒35%
九讚頭      98  - 7﹒31%
合興      266  - 7﹒88%
富貴       28  - 9﹒38%
內灣    1﹐413  -10﹒55%
六家    4﹐251  - 3﹒49%
前幾年風光無比的台鐵觀光支線,經過了鈍化的警訊之後,2016年可說是踢到鐵板了。首先是內灣線,看上去是一片綠,只有新莊一站成長,而且這一站跟觀光化是最沒有關係的。各站跌幅都從4%起跳,竹中和內灣甚至還超過10%(哼,內灣站只因當時無車班,就連我想刷卡進站拍照都不允許,這下有報應了吧)。台鐵可能要想想辦法,拉抬一下內灣線的人氣了。至於六家,這幾年差不多也到達了人數的瓶頸,很難再有所突破。

集集線
源泉       52  + 2﹒01%
濁水      312  - 7﹒61%
龍泉       46  -28﹒97%
集集    1﹐283  - 5﹒20%
水里      392  - 3﹒24%
車埕    1﹐341  - 7﹒56%
集集線也是一片慘綠,唯一增加的源泉,基本上也是觀光客最不會到達的一站。其餘各站都是從負3%起跳,龍泉更是創下讓人害怕的29%跌幅,似乎大家都忘了綠色隧道的魅力。車埕的旅客人數和衰退狀況跟內灣有點像,不過兩站的格局其實大不相同,我個人比較偏好車埕,也覺得它應該還有賣點。而集集站是觀光化過頭了,很多人來到這裡根本不知道真正該看什麼,現在恐怕也越來越難吸引遊客。

沙崙線
長榮大學  2﹐013  + 0﹒15%
沙崙    4﹐164  + 7﹒83%
聯絡性質的沙崙線又度過持續茁壯的一年,沙崙站人次已突破4000,來到非常接近六家的成績。一想到2013年被爆量成長的六家超車,沙崙或許有機會在2017年復仇。

平溪/深澳線
大華       24  -23﹒27%
十分    2﹐681  + 2﹒34%
望古       34  + 1﹒08%
嶺腳       70  + 1﹒39%
平溪      881  - 1﹒78%
菁桐    2﹐563  -23﹒16%
海科館   2﹐044  -26﹒00%
八斗子   1﹐345
平溪線再怎麼厲害,路線能負荷的班次最多就是這樣,即使假日加掛到6節車廂,載運容量還是有限。但我也沒想到,菁桐站會面臨這麼大的衰退,十分站雖只有小小的成長,卻已足以躍升為平溪線第一大站。這兩站其實就決定了平溪線的態勢,十分所增加的人次遠遠抵不上菁桐的流失,加上平溪站也出現下滑,所以整體而言是在走下坡。至於與平溪線直通營運的深澳線,海科館站熱潮迅速消退,年底八斗子新站開業更拉走大部分遊客。2016年帳面上海科館站仍有約2000的平均人次,但相信2017年會急速銳減,八斗子站則會取代成為無人站中的王者,並在一、兩年內達到人數高峰,可能會與海科館站的全盛期接近。

<總結>

2016年台鐵再度面臨明顯的下滑,受中國觀光客抽腿的影響,衝擊最大的當然就是花蓮到蘇澳新站的北迴線區間。然而還不只如此,縱貫線北段、南段、台東線、宜蘭線、三條觀光支線等都是處於衰退狀態。山線高架段和屏潮高架段是少數表現較亮眼的區間,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台鐵只有大幅改動的更新路線,例如地下化或高架化,才能有突破性的發展呢?舊有路線該怎麼維持營運力道呢?未來的變化,大家繼續觀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