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干城車站

干城車站 (2014/04/05) 裁撤後沒有經歷改建或人為破壞,保存狀況極佳。只可惜前面的樹有點大棵,無法拍到完整全貌。
位置:花蓮縣吉安鄉
廢止時間:1994年
現存:東拓標準站房、原島式月台(現為岸式)

2014年我利用返鄉掃墓的機會走訪干城車站,家人也一起前往。在車上老爸一直堅稱,干城車站以前叫初音,而且不是我所聽過的初「英」,是初「音」(初音未來?)。我憑著以前背站名的絕對印象,也堅持說干城以前是叫南華,不是初音也不是初英。到了干城舊站房的時候,我還指著上面的站名痕跡跟他說,只有南華的字樣,沒有初音。

我錯了。

干城以前確實叫初音沒錯,那是日本時代的站名,唸法應該一樣是はつね (Hatsune),在1930年代的鐵道地圖上就依序標示著「花蓮港、荳蘭、吉野、初音、賀田、壽…」等站名。戰後國民政府把它改成初英,差一個字但唸起來幾乎一樣,其原因不明。後來在1960年,因為當地地名為南華,所以把站名改為南華,這也是我長久以來的站名印象。東拓後南華站繼續存在,但妙的是在1989年,南華突然被改名干城,原因是它實際上是位於吉安鄉的干城村,不是南華村。這變化很有意思,因為南華站的設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行政區域也不是那一年才突然改成干城村,已經用了二、三十年的稱呼,卻瞬間就改了車站名;而且,車站附還近有南華國小、南華派出所、林務局南華工作站,都一樣位於干城村,它們並沒有跟著改名,這表示南華是被視為地名,不完全是行政區域名稱。而干城其實是軍方喜愛用的名稱(國家的干城…),全台灣有好多眷村叫做干城,硬改一個車站名來跟其他地方的干城搞混,實屬不智。更酷的是,僅僅維持五年,1994年干城車站就因為客運業績清淡、貨運需求不再而被裁撤,從此走入歷史。

南華變成干城之後,沒多久立刻廢站,凸顯出台鐵欠缺長遠考量、決策草率,是典型公務體系的通病。

小時候對南華車站的印象就是大理石,每次經過都看到許多運材車,還有堆積在貨運月台上的石材,在東線車站中,站場算是非常寬闊。改名干城後的存續時間不長,搭車經過幾次但印象很淡。不過干城車站相當幸運,1994年裁撤後除了把側線拆光之外,其餘設備包括站房、月台都完整保存;而且站房被當地社區接收後獲得細心維護,沒有破壞也沒有改建,除了加裝鐵窗和封住內側出入口之外,整體狀態跟營運時期幾乎一模一樣,堪稱東拓標準站房的活化石;另外它的月台也奇蹟似地撐過電氣化施工,到現在都還佇立在路軌旁,只可惜它雖然是大理石鋪面,但並不是東拓標準月台的規格,而且遮棚樣式也不同,還增建了類似行控室的房舍。在站房的前後大理石牆上,你甚至還能看到「南華」的字跡,反而比較看不出「干城」。車站旁邊有個小小的鐵道公園,不過並沒有跟鐵道相關的設施。

干城車站有一點難找,我甚至有一次明明都看到它的月台了,卻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繞過去。不過若用30年前的交通動線來揣摩就可以理解:以前的花東公路要繞經鯉魚潭,也就是現在的9丙,那是因為木瓜溪非常寬闊,早期工程技術難以克服,所以繞到上游大概只需要五分之一的長度即可跨越。南華車站當年的設站位置當然是考慮主要幹道,所以從9丙去找就對了。在9丙的北上側,注意一下南華派出所的指標,彎進去就會找到。

干城車站正面,只能從這種斜斜的角度拍攝。除了站名被去掉之外,基本上跟裁撤時的外觀幾乎完全一樣。
干城車站正面原本漆上站名的位置,仔細看可以隱約發現「南華站」的痕跡,反而看不到干城的字樣。
干城車站站房內部空間,這個位置是售票窗口,旁邊的行李窗口則被打通以便出入。
干城車站站房內部,這是昔日候車室的空間。似乎有一些稻草正在曬?
干城車站站房內側,剪票口及旁邊辦公室的門被封死。
干城車站剪票口及外牆的大理石都還在
干城車站站房內側的「南華」字樣。兩面都只剩下南華的痕跡,看不到干城,很有意思。
干城車站原設計出口,這幾乎是東拓時的原貌,非常難得。只是我有點想不通,怎麼會有人這麼喜歡把車停到站房裡呢?正門口有一輛,這裡也有一輛。
干城車站保存下來的月台
干城車站月台上有一棟比較特別的建築物,推測是調度室;而它的遮棚也與一般東拓月台上的不同。
南下DR2900型柴聯自強號通過干城車站月台
干城車站月台北端,往吉安方向。
干城車站月台南端,往木瓜溪橋、志學方向。
從台9線花東公路這一邊所見到的干城車站月台
干城鐵道公園,乏善可陳。
干城車站的聯絡巷道
干城車站對面的南華派出所,不是干城派出所。
從派出所旁邊的通路可銜接台9丙(鯉魚潭道路),這是拜訪干城車站最快的路徑。
南下志學車站 北上吉安車站

19 則留言:

  1. 這個車站在我的記憶當中一直是"南華"車站,
    也曾經聽父親提起過最古早時稱做"初音",
    但是我卻沒印象它從什麼時候變成"干城"車站,
    畢竟改名前我已經到西部讀書、接著工作,之後就沒再去過了,
    然而這卻是我懷念中年幼時和父親經常前往的車站。

    在隱約的記憶中,小時候的假日大概兩個月一次吧,
    父親會帶著我從田浦搭車到南華,為了什麼呢??
    因為南華國小那附近有很好吃的大滷麵!
    p.s.現在網路上提到的都是煎麵,已經忘了當年有沒有這道,
      也或許是我們不愛吃煎過脆脆的麵,所以我只記得大滷麵,
    在我小小孩的印象中,那個大滷麵有夠大、料有夠多的,
    感覺上碗公比我的頭還大呢,而且好像只要十塊錢,
    所以對幼小的我而言,"南華車站 = 好吃的大滷麵",
    吃完麵後父親會帶我到車站前坐一陣子再搭火車回家。
    四十多年過去了,已經不記得車站內外的景物,只有站場頗大的印象,
    但和父親吃大滷麵以及在車站前聊天的畫面,還是記得很清楚。

    您提到的台9丙線,的確當年是聯絡花東唯一的公路,
    父親有時假日會騎機車載我到鯉魚潭,我們會在湖邊靜靜坐著看風景,
    有幾次特別在天剛亮時就過去,再健行到對面山頭的三台轉播站,
    當然中午回程經過南華時還是會大滷麵一下。
    此外沿著台9丙線南下過了干城後路邊是花蓮監獄,
    這個監獄早期是在市區的中山路上,小時候總覺得那個圍牆高得嚇人,
    監獄遷移後原址變成郵局,現在據說旁邊多了個自由廣場。

    兩個月前閱讀您這篇文章時,久遠的畫面在腦海中緩緩播放著,
    也一直想著我該怎麼留言,南華車站對我而言有著難以訴說的特別,
    不僅僅是幼年時的回憶,更是對父親的深深懷念!
    我真的(無法表達)...要感謝您介紹這個已經廢止的車站,
    現在想到的是:我一定要再回去沿著記憶走一趟、再去吃大滷麵。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下次問問看我父親,也許他也知道大滷麵。最近我們家出現一些芋頭,母親特別解釋是來自南華的芋頭,感覺上特別好吃。

      刪除
  2. 干城車站附近有一個公車站,他也是叫「南華車站」(google地圖上有),而不是干城車站,看來連公車站也都沒有被改成干城車站。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我看到了,大家還是習慣南華啊。

      刪除
    2. 昨天到干城車站去,特地走到台9線上去看那個站牌,兩位說的真是對極了,那個站牌還真是寫著"南華車站"呢! ^_^

      終於吃到回憶中大滷麵的人 敬上 ( 那個大滷麵的滋味依舊沒變呢!)

      刪除
    3. 喔,抱歉還有...
      如果干城車站也能夠像山里車站那樣蓋個觀景平台,那就真是棒極了!

      刪除
    4. 「干城鐵道公園」目前很殘破,如果地方政府有心,真的可以整修一下,建個您所說的觀景台,拍攝火車通過一定很不錯。

      刪除
    5. 有趣的是,大滷麵還在花蓮客運干城站(我看到的是干城而非南華)的後三站,站名竟然就叫做大陸麵店

      刪除
    6. 沒錯,您看到的"大陸麵店"站牌是在"台9丙"線上(經過鯉魚潭的路線),而"南華車站"是在"台9"線上(不經過鯉魚潭的路線)。哎呀其實不管是什麼站,主要是那個大滷麵真好吃,至於煎麵,那就依個人喜好啦!

      刪除
    7. 老闆是不是統派的XDD~

      刪除
  3. 我在2017年8月17日剛好經過干城車站,只是我拍照的地方是站體對面,但比較看的到站房整體,站房外觀看起來保存不錯,月台的狀況大致上還不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一站站房有社區維護,月台不能進入所以也沒有破壞,保存狀況良好。

      刪除
  4. 聽說干城站東北方的加油站旁有中華紙漿側線遺跡

    回覆刪除
    回覆
    1. 按方位來看應該是這裡沒錯,下次有機會去找找看。

      刪除
  5. 未來希望至少可以讓這站升格號誌站
    不然吉安志學間距太長
    以後增班很麻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問題是,花東雙線化完成之後,也不需要號誌站了。

      刪除
  6. 上次校外教學經過干城的月台時,雖然是坐另一側,還是迅速拿出手機拍了下來~

    話說雖然看的到月台,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到站房那邊去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現在被改叫初音驛了,看來就是要吸引動漫迷前來朝聖吧,只是我來的時候還是沒有人囧

      刪除
    2. 改名後沒有其他特色設計,很難吸引人啊!

      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