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東拓前的印象(2)

東拓前的東線列車外觀非常鮮明,就是黃白色。列車等級分四種,依速度快慢分別為「光華號」、「對號快」、「平快」、「普通」。但是,車廂外觀看起來全都一樣,搭乘時得看清楚車種與目的地。

陳列在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的光華號車廂 (2012/06/16)
小時候家境不是太好,老爸必須非常節省,習慣用時間換取金錢;加上老家大富是花東線的小站,只有普通車停靠,因此我沒有什麼機會搭乘普通車以外的車種。印象中只搭過一次「對號快」,那是因為急著要趕回花蓮,搭乘公路局的金馬號通過蘇花公路北返。

被放在台北車站西側的光華號車頭,可是我總覺得以前印象好像不是這個樣子? (2012/08/18)
雖然搭過的車種不多,但我對舊東線窄軌木造車廂有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為普通車用的多半是最舊的車廂。它有兩側長條的座位,車殼和地板都是一片片木板組成,跟優等列車的鐵殼完全不同。小時候最喜歡跪在長條椅上,探頭看窗外的風景,過馬太鞍溪橋之前的爬坡,也就是光復~萬榮間,靠山側的林相景緻至今仍歷歷在目。

車廂銜接處,小時候有人告訴我這是一個「北」字,是為了慶祝北迴鐵路通車特別設計的。真是這樣嗎? (2012/06/16)
另外有一次晚上的時候,意外搭到窄軌臥鋪車廂,但該車次並非臥鋪夜車,所以現在想想也覺得很奇怪,有可能是迴送或是其他調度原因。不過當時我非常好奇,還要求帶我同行的姑姑讓我爬到床上去,現在只記得全是木造的上下鋪,淺藍灰色的塗裝(?)。從那之後,我未曾搭過或見過臥鋪列車,直到將近三十年後才有機會在日本重溫舊夢。

說真的,比起很多年輕的鐵道迷而言,我算是幸運的,親身體驗接觸過東拓前的最後幾年歲月,而不是只從照片或文字中去追憶。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JR最東南西北端的車站(附帶介紹日本四個極點車站)

在日本坐火車,總有一些目標可以去達成,從難度很高的JR全駅踏破(每個車站都下車)、全線踏破(每條路線都坐過)、最長片道切符(不重複路線能經過最遠的路程),到比較容易達成的新幹線全線踏破、三大車窗、秘境駅等等,其中有一個就是JR最東南西北端的車站。看看日本地圖就知道,最東最北在北海道,最西最南在九州,一般安排兩次旅行,不會太辛苦就可完成。想要一次挑戰勢必就得進行列島大縱貫,在北海道新幹線部份通車後,大約需要四個整天。


我沒有刻意去跑這四個點,但就在「既然到了附近,就順便前往一遊」的概念下,也都到過了。

最北
稚內(北緯45° 25' 03'')
2003年9月6日、2015年7月14日
第一次的北海道之旅就去了稚內,稚内車站是宗谷本線的終點,以前還可直接通往港口,銜接往樺太(庫頁島)的稚泊航路,但日本戰敗後這當然也就沒了。2011年稚內改建成新站房,但幾處重要標示都還留下來,換到不同的位置。







最東
東根室(東經145° 36' 05'')
2011年9月9日
第二次到北海道去了根室,東根室就在根室前一站,但因為鐵道路線彎了一圈才進入根室,所以反而是東根室的經度比較東。這是個無人小站,沒有站房,位於根室市街東緣山坡上,位置稍高,可眺望整個市區。




最西
佐世保(東經129° 43')
2011年9月16日
佐世保原本不是JR最西端,松浦線的「たびら平戸口」才是,但日本國鐵分割民營化之後,松浦線變成松浦鐵道經營,JR九州只留了到佐世保的佐世保線,所以這裡就變成JR的最西端車站。



最南
西大山(北緯31° 11')
2008年6月14日
西大山位於九州南部的指宿枕崎線,離鹿兒島還有一段距離。這是個無人小站,但從車站眺望美麗山形的開聞岳,堪稱鐵道絕景之一。




最後順道一提,JR最北的稚內與最東的東根室,現在仍是日本所有鐵道最北與最東的車站;日本最西和最南的車站,在2003年沖縄都市モノレール(單軌電車)通車後,分別讓給了那覇空港駅(東經127° 39' 08'')和赤嶺駅(北緯26° 11' 36'')。造訪時間是2016年6月。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東拓前的印象(1)

先解釋名詞,東拓=台東線鐵路由特窄軌(762mm)切換成較寬的窄軌(1067mm),也就是台鐵一般路線的軌距。真正國際標準軌是1435mm,那是台灣高鐵和台北捷運、高雄捷運的軌距。

在1980年北迴線通車之前,台東線鐵路一直都是封閉的系統,與台灣其他地方的台鐵幹線軌距不同,跑的列車也不一樣。北迴線快要完工通車的1978年,台東線鐵路也開始改為與其他路線相同的1067mm,並於1982年完成切換。除了軌距調整,路線也有一些改變,還建了兩條當時台灣首見的河底隧道;車站有廢除有新增,但最可惜的是,所有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大量木造站房全部拆除,統統改為一樣的大理石黃磁磚水泥站房。

很幸運的,我夠早出生,經歷過那段變革。東拓前的台東線鐵道,我留有不少印象,但只有花蓮~大富這一段路線。因為當時我年紀還小,只有跟著坐火車回老家的機會,不可能到其他地方。唉。

先談談車站。

「花蓮舊站」是大火車站,人潮眾多,蘇花公路客運終點,換乘火車繼續南下的必經之處。除了是台東線起點,還有往花蓮港的路線,配合花蓮輪到港和出發,以及早晚學生通學所需,都有行駛列車。花蓮舊站曾經和新站(現在的花蓮站)並存過一段時間,也就是北迴線通車到東拓切換前。在這段期間,北迴線可坐到花蓮新站,再換接駁列車至吉安,在吉安就可換乘從花蓮舊站發車的窄軌列車。東拓完成後,花蓮舊站本身和連接到吉安的路線都廢除掉,只行駛現在的路線。

「田浦」,花蓮吉安之間的小站,有著跟其他站不太一樣的木造站房,也跟著廢除。

「吉安」,舊站位置比較偏南邊,木造站房,在新站開始營運之後還有很短一段時間並存,不過很快也就廢了。我記得東拓前對號快和光華號幾乎都不停吉安,反而會停豐田、志學等站,這讓從小就熱愛時刻表的我非常生氣,因為吉安是鄉耶,豐田、志學只是壽豐鄉的村而已,怎麼可以這麼不公平!其實,我對吉安的執著是因為我有親戚住在這裡,我希望有多一點火車停靠。

「南華」印象不深,但我喜歡這個站名;「志學」、「平和」、「壽豐」、「豐田」是我以前不喜歡的車站,這一段都沒有親戚,小時候認為這些站應該都不要停。

「溪口」印象極為深刻,火車南下開到這裡會先看到有三、四條軌道斜斜滑下來,最後變成跟列車走的軌一樣高。而且,這一站常常要停好久好久,還會先倒退再開,到底在搞什麼?長大以後才知道,這是折返式車站。或許我該說是幸運,對台灣已經不存在的折返式站場還有印象。

「林榮」這一段鐵路繞到山裡面,很靠山。「南平」木造站房很小,但這一站對我而言很重要,因為有親戚在這,而且有同年齡的表弟,常來這裡玩,也常在這一站看火車。

「鳳林」是大站,不是木造站房,而且是有親戚住的地方。感覺上這裡比較高級,加上是鎮,很重要。接著過河(萬里溪),到「萬榮」,木造站房的大站。然後又往山裡繞,再過河(馬太鞍溪),一段長下坡,火車在這裡都開很快,回平地接著就到光復了。「光復」是我小時候心目中的大城,火車站不是木造的,所有列車都停,要買東西、辦事情、搭快車趕時間上花蓮,都要來光復。對了,光復還有糖廠,有健素冰、月見冰可以吃。

光復以南都是甘蔗田,但在半路上有一招呼站「大興」。我一直記得一個情景,火車停在公路與蔗田間,一個小小的候車亭,有一位中年大叔上車,然後火車繼續往前開。

接著,就到我的老家「大富」了。它原本也有一個漂亮的深綠色木造站房,矮矮的月台,直接穿過軌道的出站動線,旁邊有黑紅白相間的好幾組轉轍器,包含舊東線所有的美麗特質,但是東拓後,一切都不一樣了。